iantsai74 wrote:
要不要去了解2000年前後的VIA,2010年前後的HTC是怎麼被專利手段搞死的?
為什麼你可以覺得,各大企業的CEO都沒有你聰明,會不約而同在專利申請上面浪費金錢?你是什麼成功大企業的CEO嗎,所以你覺得你有這個資格嘲笑他們?
如果不是,那你的嘲笑其實挺可笑的。...(恕刪)
小弟的發言若造成版友之誤解及不悅, 在此先行致歉
雖然本文稍稍離題, 但小弟還是覺得有必要去導正看倌對專利的基本觀念
小弟發言僅說明兩個事實
1.專利數量的多寡, 真的不代表這家企業創新研發能力或者是企業獲利能力
2.賺錢的專利, 百分之99.9是掌握在遊戲規則制定者的身上, 而台灣企業百分之99.99都不是
所以....當你看到一家非該業界領導地位的企業在吹噓他的專利數有多少時..
就如同..在電視購物台看到某一產品吹噓獲得多國專利是一樣的, 真的..看看就算了
稍微有觀念的都知道, 專利分成發明, 新型, 新式樣等三種
(真正有用的是發明型的專利, 但...很少, 很難...)
上述是用類別來分, 事實上並無太大的意義
一般業界的從業人員是把專利分成
1.攻擊型專利(拿它來杜絕他人使用, 或要求別人支付你權利金)遊戲制定者或大廠才做得到
2.防守型專利(ME TOO的觀念,別人拿上述1來打你, 你用這種專利來回擊)台灣廠商在努力的事
3.裝飾型專利(無法攻擊他人, 也無防守功能, 僅為了要有而有, 用來騙無知老百姓用的)
所以, 針對版友的指教,小弟只能說
中興, 華為這種公司的CEO當然可以玩專利的遊戲, 這是他們的權利
但, 若是台灣的中小型企業要這樣玩的話, 小弟誠懇建議, 就免了, 很花錢的...
小弟的工作,就是在台灣的某半導體公司法務部管管專利的事務, 所以應該是可以稍稍參考
另, HTC是否是被專利搞死, 小弟並不知,
但確定的是, VIA的衰退是與專利無直接相關, 版友是否是誤會了什麼???
paul_1116 wrote:
這張圖表與數據還真...(恕刪)
經濟部統計處
http://dmz9.moea.gov.tw/GMWeb/common/CommonQuery.aspx
spencerk wrote:
小弟發言僅說明兩個事實
1.專利數量的多寡, 真的不代表這家企業創新研發能力或者是企業獲利能力
2.賺錢的專利, 百分之99.9是掌握在遊戲規則制定者的身上, 而台灣企業百分之99.99都不是
所以....當你看到一家非該業界領導地位的企業在吹噓他的專利數有多少時..
就如同..在電視購物台看到某一產品吹噓獲得多國專利是一樣的, 真的..看看就算了...(恕刪)
華為及中興分別是世界第一及第四大通訊設備製造商 . 而隨著5G世代即
將來臨 , 這類公司緊鑼密鼓加強專利申請備戰這是一定有必要的 ! 事實
上同樣競逐5G市場的高通 , 專利申請數也高達2,466項 排名世界第三哩 !
當然 台灣沒有這領域的大型公司 , 所以有些不明瞭的網友取笑這些跨國
公司申請專利目的是跟電視購物台一樣 看看就算了... 這也是免不了的事
情呀 !!
不過老實說 一面罵中國沒有科技創新 , 等人家拿出數據反駁後 又說數據
沒有意義 數字遊戲 騙無知老百姓 台灣沒有必要學 ... 這種討論方式頗沒
意義 ~
piwu0536 wrote:
經濟部統計處
http://dmz9.moea.gov.tw/GMWeb/common/CommonQuery.aspx
感謝
我也將原始數據做了一些簡化如下表:

可以看出,即使拉到11年前,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也只占全部的3.2%,2年前更是降到1.2%
回到本棟樓的主題
前天剛剛結束的天貓雙11活動,一天的銷售額是1682億人民幣,折合台幣為7650億元
台灣pchome在2016年的全年營業額是台幣258億元
天貓一天雙11的營業額是pchome一年營業額的整整30倍
這其中還有一個數據,就是7650億銷售金額中 有90%是透過手機終端下單支付的
當然 天貓雙11算是世界奇蹟
直接與pchome比較的意義也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是業內人士,有看到最近這6~8年來兩岸電子商務的變化
對台灣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及pchome的發展,真的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
真的是把一手好棋下成一盤死氣沈沈的棋
macacafly wrote:
我倒是覺得 piwu0536 貼圖表有用.
跟用感覺講話的人, 還是要先有數據.
對我或對我以往的工作來說
數據本身就是DATA而已,沒什麼幫助
要的是數據分析出來的information,然後對我能做什麼才有用
圖表哥就是貼數據,貼一次、兩次有點用阿
幾年來那同樣的幾張數據起碼貼幾百次,你貼幾百次TSMC的2012營收、營利數據給我要幹嘛
更何況就只是超級表面的數據,要貼以現在大家都能GOOGLE,一般的數據都能自己找到
對我而言,我要的不光是數據後面的information,對我真正有用的是know how(怎樣做才能做到)和know why(是怎樣決策的,風險和可能得到的利益是怎樣評估的)
要我貼數據不難,甚至大家自己google就可以找到,但商業層面上說,真正有價值的資料都得花錢買了(有專業的在做這個),更別說know how and know why,有人願意分享一點點就不錯了(樓主就有說了一些核心基本觀念,那個才是真正有用的,同一份東西,懂得人能看到其中的價值或商機,不懂的人就是一般新聞而已,看過就忘)
光會看數據對自身能力不是多大幫助,能夠分析理解數據才真的有用
圖表哥如果有好的論述分析他貼的那幾張,我會看重他很多,不然就.....
piwu0536 wrote:
難怪這幾位要恨得牙癢癢說甚麼貼圖表台灣不會變好 貼圖表意義不大
這些牛馬不相干的話呀 !
反正你就自己慢慢貼
我已經簡單解說過為何你貼圖意義不大,看得懂的人自己心裡有數就行了
至於幫助性,人人心中一把尺,自己吹那是沒用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pencerk wrote:
小弟的發言若造成版...(恕刪)
從專利有用與否的角度來說,你這個說法是正確性很高的
VIA和HTC成敗其實很大部分絕對不是專利造成的
他的爆發性成功從商業角度看可以說在市場空白的某個時段,他有能填補空白的產品推出來
然後快速的取得不錯的市場占有率
敗的部分從事後諸葛來論述,就是沒有辦法持續推出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但這個是事後諸葛的結果論,在經營的當下,都是有投資和發展相關產品,甚至行銷相關產品
但有產品跟消費者買不買單那是看現實的,用事後諸葛,知道下場去一直批評,不算客觀合理
真正有價值是即時的提出對策,事後諸葛的意義不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對我或對我以往的工...(恕刪)
哈哈 ! 只要你們這些人重複在那邊跳針說些與事實不符的東西 , 本來就要
小心人家貼出數據打臉呀 !
例如你說的TSMC的2012營收、營利數據 , 如果被有群人一天到晚刻意抹黑
說成衰退誤導別人 , 你是不是會見一次就用數據糾正這些人一次呢 ?
數據就是數據 , 就是有很多人連google都不會 , 所以這些年來才會被媒體
牽著鼻子團團轉呀 !
你有你的主張 那就先拿數據出來說話 ! 要不然一張嘴在那邊自己腦補誰不會
你不知道那些只會高談闊論的人 最怕拿出數據嗎 ? 因為只要你舉出數據偏頗
, 人家馬上就能另外查出數據來打臉 !!
數據不重要 ? 那主計處 IMF那些專門負責統計數據的員工乾脆通通裁撤好啦 ~
iantsai74 wrote:
你對中興或華為的專...(恕刪)
實在是很不想再回應這白癡的問題.我不需要去知道他們的專利部門.上谷歌或是USPTO都可以知道它們的專利
究竟是有用還是沒用.基本上,中間有專利的人回應過了類似的問題.
專利多不是你厲害,而是你申請的比別人早也比別人錢多.專利和技術層次從來就沒有正相關的連結.
申請專利,第一要務是錢多.第二要務是攻擊型專利,第三最好是發明專利.中興和華為多半申請的是硬體和軟體.
這種專利普遍是新型或新式樣專利居多很難懂嗎?
你以為發明專利很好申請哦?發明一個硬體不意味你可以申請到發明專利.所以為了避免申請不通過被審查委員核駁
所以多半申請新型專利.如果對手有類似產品.通常就會形成訴訟戰.
專利真正有意義的地方在此,訴訟戰!利用法律的目的阻止對手在當地販賣.你可以去查中興的專利在USPTO
他阻止不了蘋果,三星在北美販賣類似技術的商品.因為新式樣專利對手根本不會怕你
要花錢老子也多的是,加上屬地主義的保護.中興申請那麼多專利多半是壯膽而已.當然錢多也是值得鼓勵的事
在台灣,新式樣專利通常不會被自己家裡的legal同意的.那個能產生嚇阻的效果很有限.
利用專利在教育你一件事.蘋果的SMART KEYBOARD包覆上了纖維布料.其申請的大陸和美國專利正是新式樣專利.
何解?按照該專利claim的範圍包山包海.任何一個鍵盤只要包覆了纖維就是侵犯.但因為是新式樣專利不是發明專利.
是不是侵權還要就訴訟的攻防戰來探討.而蘋果並不是不想申請發明專利而是絕對不會被審查委員通過的.
如果你寫出專利是人類通過生殖器官以外都能繁殖生命.這種發明專利claim任何生化的範圍.並且被審查委員核准
恭喜你.只要不是男女結合生出的人類.應該都要付你一筆權利金.至於為什麼不寫人類生殖器官繁殖生命的專利
因為這叫廢話.審查委員不會讓你通過的.
我認真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