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沒前途?對它是傳統的但是你只有高職畢業才是沒前途之前聽到有人說我們身上髒髒的尤其是手油油黑黑的,但是我們真的拿的薪水可能比公務員的多很多,機械系你未來可以做焊接 金屬噴砂 CNC 鑄造 沖孔....還有很多有人說工作會很熱有些真的會很熱但現在蠻多都有冷氣,可能比坐辦公室還還輕鬆(是沒那麼誇張啦
鬆餅2512 wrote:傳統行業沒前途?對它...(恕刪) 不是很想嘴你講的那些黑手技術對岸、歐美、東洋有不少都全自動、機械手臂代勞了甚至大宗訂單都被對岸給併吞原物料取得比台灣更容易人工價格也硬生生比台灣更便宜在台眾多傳統廠都是硬撐而已現在還進這個圈子,未來真的很危險很多廠其實早就趨向聘請外勞可以說比台灣人更便宜、 耐操、配合度高台勞這部分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較有sense的廠也早就大量引進全自動機台且你說的這些技術對於機械系業界來說,是最low的選擇只剩部分技術專精年資極深的老人強留年輕人會投入這種夕陽產業的大半均是學店出身玩四年的阿貓阿狗拿不出像樣的本職學能,簡稱沒料沒有大廠要收才勉強投入學歷不錯的會直接去科技廠卡RD或是搞全自動化工程賺得還比較多,社會地位也較高至少不會被貼上工人的標籤所以我還是建議要趁年輕考高階證照、執照往上爬至少中年過後體力、視力、關節走下坡的時候不被淘汰能出一張嘴規劃、管理也可以坐辦公室固定上下班錢賺來看醫生就失去意義現場工作危害因子甚多傳統產業哪個師傅不是職業病纏身?更多的是慢性病纏身甚至職災傳統產業是極度不重視職安的每年每月幾乎一定會出職災從我入行職安十餘年來看傳統產業一直沒有進步薪資福利也一直沒有什麼進步只有監造、主任、高考技師才有一定的行情
機械範疇廣,就像其它科系,讀機械系有一半學生不合適走這條路,興趣是主因,有無興趣自己最清楚高一入學後考性向測驗,機械推理與空間概念我得分名列千多人新生前茅,其中有3年後醫科狀元,其它科目得分低,很清楚就是走機械路線大學聯考我填志願1,機械 2,工業設計 3,建築; 只填2個台北後段班學店,沒錯!就是要去台北玩; 因為彼2學店無工設系所以只填機械與建築再加上幾個吊車尾錄取分數科系造這些玩具還有比讀機械系更合適的科系嗎?職場一直走產品設計開發路線,年紀大了台灣不適合打工就自己創業開發產品這幾天在罔變蠓
個人是一所頂大機械系畢業,但畢業沒有朝本質學能發展,反而衝刺資訊業,學非所用。職涯前10年,因為是業務工作,我衝刺得很快,晉任及工資都比同學優秀。但是職涯第二個10年,因為是資訊業多變,譬如程式語言、新技術一直出來,新的技術就替換舊的,無法累積,我只得重新學起,但這年紀的我反而羨慕起所有機械系的同學,因為新領域新知識是年輕人的天下,但是搞機構設計的同學都升官當主管或是技術累積都有一個不動如山的腳色或位置。而我在資訊界面臨隨時歸零,以及被新人挑戰的窘境。總結,待傳產的好處就是待久就是你的,所有累積的經驗不容易被傳承,而資訊業的知識是被顛覆。不用像我年紀大還得擔心因為知識學能不足被幹掉。真的學新知識很累。
canon300 wrote:為是資訊業多變,譬如程式語言、新技術一直出來,新的技術就替換舊的,無法累積,我只得重新學起 有C語言神功護體,學什麼語言都特別快,程式只重其義,不重其招,忘記所有語法,就變成程序員了!
frank7488 wrote:看了以上,我發現其實(恕刪) 中国的大專科系見風轉舵,更新課目最快! 20年前台資廠招徠工程師大半是讀機電專業大專生,針對家電與民生消費性產品,10年前大多數機械系都改成"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因應山寨文化快速生產製造台灣的機械系雖有增加自動化學分但是必修科目並無多大變化, 力學依舊古典,製造方法也無多大變化,不走力學與製造相關項目還叫機械系嗎? 我當時的機械系必修學分最多,144個學分 - -化學與實驗/電工學/電子學- -都是必修課
機械系 做的東西"看的到,摸的到",所以一堆阿貓阿狗都可以來指指點點電系相關 做的東西"看不到,摸不到",一般阿貓阿狗不敢碰怕被電怕碰壞人性對於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都有某種的恐懼與拒絕,所以做這種看不到摸不到的行業薪水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