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物渣人 wrote:之前在ig上追一个...(恕刪) 那麼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出國? 你的推論不合理啊是不是?我個人更傾向於日本已經走到資本主義末期, 有錢的都是老年人, 年輕人很想出國但沒錢, 畢竟1990年代日本泡沫化之後, 到現在還沒真正站起來而中國正處在經濟擴張期(雖然越來越慢了)但資本膨脹造成人民敢勇於消費
meridian wrote:其实我觉得香港还好,...(恕刪) 日本通胀很低工资和物价常年都没怎么变一些物价涨一点是能接受的毕竟就像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如果一个东西这家店卖贵了毕竟便宜的店当然销量更好日本遍地都是711 剔除掉运费相关成本 一个在城里711的东西凭什么比 农村的贵或便宜现在中国农村都和上海一个物价了 你有上海人一样工资么 肯定觉得贵就我在的城市就上面的冰红茶超市和零售之差0.1元 又有谁会为了那点钱专门跑超市买还有一点在日本一些蛋糕店5店之后一些东西半价销售 在中国你就很少能见到这其实体现一点中国人的效率低下 让规模经济没能很好节约成本 再加上租金和劳动成本的上升导致总体成本的上升在发达国家 都是名牌和服务行业很贵 如理发医生 牙医会很贵像麦当劳这些规模生产的东西十分便宜
meridian wrote: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恕刪) 就她们孩子那么大夫妻起码35岁到40谁月收入40万左右差不多 绝对不是那总刚工作拿20几万的年轻人 日本人生多本生就有国家补助看她们家也绝对不算穷就像你们台湾人成天说自己穷每年去一次出国旅游还是做得到的一问一些人 我家在花莲独栋你来我们这里看看什么是穷人你叫他出去玩任何时候都没时间 别说还有时间去旅游以前拼命工作稍微有点钱好不容易放假一天 国家节假日各种打折扣 你哪有时间去玩
日本人做事認真不馬虎,發展地方觀光也是不遺餘力,當地沒特色就"自創"文化,上下游行銷做得很好,市容乾淨整齊機車又少,是真的在發展地方,不像台灣搭個景立個牌子就了事,覺得台灣地方發展最大的問題是走到哪都差不多,都有夜市、賣的東西也差不多,地方特色不夠強,行銷完全不行
有一次在京都要從南禪寺走哲學之道到銀閣寺,到了銀閣寺外圍時怎麼覺得好像在郊外,安靜得不得了,路邊還有一些雜草,還以為走錯路了,心想怎麼國際級的景點周邊像廢墟一樣,順著圍牆走到正門時才熱鬧起來,不過商店就是大門前參道那一條街,再往旁邊就是住家而已,如果在台灣在寺院周圍一定是商店和路邊小吃擠的水洩不通,這次的體驗讓我很深刻,顯示日本人很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質,竟然沒有什麼人當起景點路霸來,奇也怪哉。
meridian wrote:至於墾丁海灘的問題, 我想問的是, 墾丁海灘算是代表台灣特色的地方?... 墾丁有段海灘是被海水侵蝕的岩岸,確實非常漂亮有特色當地政府卻在漂亮岩岸上鋪了醜陋水泥道路,拍照都不方便,然後柴油車來回運送旅客,把空氣搞得很髒。這只能怪墾丁當局規劃水平太低現在很多國家公園進出都是電動車,避免空氣汙染。建築也不應妨礙攝影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