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失業5年又怎樣? ?至少不偷不搶@.@?


pansbd wrote:
就是吃閒飯阿,什麼主婦...(恕刪)


所以你是否認自己的價值囉? 還是只是很氣前妻(?)這樣想呢

一個保母費用約2w5上下;到府清潔[單次]就要2千不等;另外管理家裡瑣事煮飯保全等這些價格以時數百分比來算的話,主婦/主夫的勞動內容換算成聘用的約需支付四萬多元的薪資
更不用說小朋友親情的陪伴與教育 這個是無價的

所以主婦/主夫是很有價值的也很偉大,但我也不贊同做全職家管,還是要有自己獨立的金錢來源才行

legitimate9527 wrote:
我一個好友說 他...(恕刪)


連父母都還在工作

一個好手好腳的人為什麼不去工作賺錢養自己

難道碩士學位是拿假的嗎

所以樓主也是多年沒工作?還在靠爸媽養的?😱
當廢物跟不偷不搶其實是兩回事喔

nick667 wrote:
他沒說錯耶...人...(恕刪)


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賺錢)~~~這目的可以達成很多需要的目標或責任~~~

除非家裡有錢~另當別論~

人會遇到生老病死~自己包括家人~人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當父母生病時~帶去看醫生還能付錢~當父母年老離開~能馬上拿錢處理後事

不管你一個月只賺2~3萬或1萬~都是好事~

但5年不工作.............太扯了!!!!...........就算不想做正當工作也去弄個遊走法律邊緣的錢來賺........

不過不要學我堂弟去幹了台灣第一人去把提款機拖走這種事.........太好笑了



legitimate9527 wrote:
我一個好友說 他的...(恕刪)
你沒結婚 都沒工作 沒關係 只要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就好 加油 不過人不要閒著沒事幹 做點甚麼都好 不一定要工作
情有可原與否外人不得而知,但從這事情被描述的跡象判斷時,比較可能是有病症然後沒有處理好,不是太好確定問題是否僅在父或子或兩皆有之,這世上奇怪之事本多,台灣島本來又就是滿天神佛彰顯著無數神跡於此大地,故一切皆有可能…
碩士畢業,總會有獨立的想法(這算好高騖遠嗎?),能在家裡蹲5年,可見家中整體經濟無虞,每個人對金錢的觀念或有不同.在這多元的社會裡只是少數族群罷了,還沒到異類的程度.如果樓主所提到主角人物是像李安導演這樣的人才,那短短5年沉潛,絕對超值.就算不是個人才,他不偷不搶,沒造成社會困擾.干卿何事呢?讓人生有個意義,實現自我價值,不一定要靠養家活口的沉重工作,前提是必須生活無虞就夠了!


住在台灣的日本人大原扁理,過著每週做二休五的生活,並且已經邁向第8年了。他不社交、不辦手機、只買生活必需品,平均一個月只賺4500元就能負擔開銷,而且,還能存錢。 (有中文字幕)
失業5年又怎樣? ?至少不偷不搶
失業5年又怎樣? ?至少不偷不搶
失業5年又怎樣? ?至少不偷不搶



;;; 等你的小孩失業5年了,上來po文感想??
相反的「一個美國的清潔工薪資」比一個「印度本地的的IT工程師」還要高5~6倍

或者換一個方法說 「 美國麥當勞賣漢堡的工人薪水=印度麥當勞賣漢堡的薪水20倍」

或者台灣的竹科工程師=美國的清潔工工資

所以川普完全沒資格談「公平貿易」光「兩國基本工資就相差5~6倍」還談平等貿易?



你看看你看看這和開發中國家工資差多少倍?

比印度高快20倍 比中國高6倍 比台灣高2.5倍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7年印度人均GDP僅1983美元,印度人均年工資2000美元

美國平均為59000美元 最低年工資27000美元 中位數工資至少也有4萬美元以上


高學歷與高失業率的根本原因●合成繆誤

高學歷與高失業率的根本原因●合成繆誤
高學歷與高失業率的根本原因●合成繆誤

失業5年又怎樣? ?至少不偷不搶@.@?

最近看到這篇文章

長期以來我有個感想,但一值沒時間說

過去家長會打算把子女送去高等教育是希望 ,畢業後能找到高階工作岡位

那就是高學歷和普遍性的高等教育普及的原因

但是這犯了「合成繆誤」的經濟學邏輯錯誤,等下我會解釋什麼叫合成繆誤

人人讀高等教育並不可能改變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你畢業有很大機會失業

因為高階工作岡位的就業機會是有限的,例如高階工作固定的佔國家總就業崗位20%比例

例如過去50年前大學生佔總人口比例例如是10% 過去高階工作岡位占總就業比例10%

平均每個大學生都能分配到高階工作岡位


現在大學生佔總人口比例是50% 但是高階工作岡位只成長了10%變成20%

就會有30%的人材供給過剩,多的人就會被排擠掉


原來可能只需要國小畢業+高中生就能做的工作、

現在門檻就被「人為墊高門檻」成大學生、碩士生才能做 還增加了成本背負一堆就學貸款債務

高失業不是台灣教育素質差的原因,而是整個國家產業結構沒有升級高階工作岡位不夠多

總體上陷入零和博弈


所以一大堆大學生和研究所、碩士都會失業 去競爭一堆原本高中生就能做的低階工作
(例如7-11超商店員)


資管碩士找不到工作,只好當保全(新聞)

而除非你政府的政策把其他國家的高階工作崗位搶奪過來,把這種困境丟給別人

可能解決你自己的內部問題,比如用高關稅+壓低匯率出口導向模式增加就業

現在川普和中國在打的就是這個,他要在美國製造足夠多的「高階就業崗位

就會造成其他國家的工作機會流向另一個國家

什麼是合成謬誤??


合成謬誤是薩繆爾森提出來的。意思是說,它是一種謬誤,對局部說來是對的東西,僅僅由於它對局部而言是對的,便說它對總體而言也必然是對的。在經濟學領域中,十分肯定的是:微觀上而言是對的東西,在巨集觀上並不總是對的;反之,在巨集觀上是對的東西,在微觀上可能是十分錯誤的。

  現實生活中「合成謬誤」的例子俯拾皆是。如,雖然某一個人用惦高腳尖的方式來看慶祝遊行,可以讓他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如果所有人都這樣做,並不能讓大家如願。雖然一個人使用透視麻將,可以讓他贏錢,但如果向全社會推廣透視麻將,則不會讓所有人贏錢。一戶人家教育小孩刻苦學習,考上大學,成了人上人,但家家都這麼做,卻無法如願。這最後一條,可能有些人不贊同。但看看今天大學生、碩士生和工人一起競爭保全和零售業服務員低階接崗位,就知道我言不虛。

  經濟學中也有很多這類例子。比方說,一個國家搞出口導向,發了財,但所有國家都拚命出口,卻不僅發不了財,反而會陷入「爭做最差」的陷阱(參見帕利的文章)。當年南韓和新加坡走出口導向式道路,成就了亞洲四小龍奇蹟。李光耀把這些經驗介紹給了中國,也讓中國光景了一番,同時也導致了東南亞金融危機。今天,當西方的消費需求萎縮時,中國的「世界工廠」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出口導向式發展已經走入了合成繆誤式陷阱。

  一個資本家剋扣工人工資、殘酷壓榨工人,必然會讓他贏利增多。但是,如果所有資本家都這麼乾,則市場需求萎縮,東西賣不掉,資本主義要陷入泥坑。



但是請不要以為我支持凱因斯的消費主義,這只會造成停滯性通貨膨脹惡化經濟成長率的問題而已

其實失業的本質是「資本主義內在邏輯矛盾」「生產資料被私有化」造成的

這種矛盾很難克服,除非慢慢擴大建立某些低創新 低突破 科技成長緩慢 無法發展生產力

「有經濟地租」效果產業的公有制 但這只能解決一部份問題而已


另外高階就業剛為要靠夠多的高端產業例如高科技製造業 和高附加價值產業來支撐

如果沒有這些底下的低階就業岡位也會分配不到任何東西(剩餘價值)

因為高端產業鏈「壟斷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手裡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就是一個價值分配系統,從外部輸入大量剩餘價值,和低廉消費品

最頂端的高端製造業是生產附加價值的產業(高於勞動價值的交換價值賣出他國), 然後再分配給低端的產業和就業

這就是一種帝國主義壟斷模式,不要以為二戰打完之後就沒帝國主義

看看那些亞非拉(許多亞洲窮國、拉丁美洲、非洲)

他們就只能出口農產品+勞力密集產業如紡織去交換別人的高端製造業產品而已

比如俄羅斯高等教育普及得益於前蘇聯的教育制度

大學生占全國總人口50%,其他開發中國家只有10%大學生佔全國人口 例如巴西和中國

但是俄國大學畢業還是找不到高階工作岡位,因為這國家沒有高端產業

頂多去石油天然氣產業工作 但這還得靠關係


而好不容易花費高昂成本訓練出來的高端人材也是流失到國外去工作而已


以下是回覆網友
革命難以輸出到已開發國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的工人是工人階級的貴族,也就是列寧所說的「貴族工人」並不是真正的「國際無產階級工人」,這是「帝國主義」國家的工人被資本家收買的結果,國際無產階級的誕生是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環境下和產業自由遷移人口自由移民條件下,達到各國工資均衡條件(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開發中國家提高工資),但為什麼達不到,列寧認為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出了本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你只要想一想「美國麥當勞的工資為什麼比印度麥當勞的工資高20倍?」就明白了,因為有跨國剩餘價值的轉移,因為最底層的工人也分配到了剩餘價值,而已開發國家中的資本家就拿從國外賺來的剩餘價值去收買他們的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勞工貴族」,因而表現為已開發國家的勞工收入水平比較高,資本家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完全有理由收買他們,因為歐美國家國內存在工會,比如說「美國麥當勞工人的工資是印度麥當勞工人的20倍」,即使考慮購買力平價PPP也相差5~10倍,並不是因為美國麥當勞工人比較努力和聰明,因為是同一家企業的大致相同的工作內容在不同國家卻有不同工資,理論上印度和美國麥當勞員工他們勞動價值相等,做相同同樣的工作卻不同薪資,同工不同酬,理論的核心是不平等交換,即外圍和半外圍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用較多的本國勞動換取較少的外國勞動。即向核心國家無償輸出剩餘勞動,用通俗的話講,就是「進貢」。不平等交換的途徑主要有如下三個: 較早開始資本積累的國家(核心國家)具有較大的資本存量和資本有機構成,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其產品以高於價值的生產價格交換,而外圍和半外圍國家產品的價值卻高於生產價格。因此,核心國家的產品包含價值(無差別人類勞動)較少,半外圍和外圍國家產品包含價值更多。故而國際貿易中核心國家事實上在剝削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剩餘勞動。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部門,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部門。 核心國家佔有較先進的科學技術,並通過知識產權等方式強化技術和准入制度等的壟斷。這種壟斷主要被現有國際分工、市場份額、軍事和地緣政治霸權等因素所鞏固。核心國家由於佔有了這些先進的生產資料和壟斷了市場份額而佔有了外圍半外圍國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即免費勞動,如專利費和品牌溢價等。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地主階級,外圍半外圍國家的資本家階級則類似於租地農場主,核心國家獲得的壟斷收入則相當於地租。 第三種情況則是由於外圍半外圍國家勞工組織較弱,環境保護較差,金融市場不完善,跨國公司可以規避諸如工傷賠償、保險、教育、污染治理、金融監管和部分稅收等成本,以低於當地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價格支付工資。這種勞務外包、產業轉移和金融投機的本質是剝奪性的原始積累,即以不可持續地壓榨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勞動力、自然資源和破壞社會安全網絡的方式來攫取超額剩餘價值。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這相當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掠奪。 對於外圍半外圍國家來講,該國統治階級對待上述三種途徑的態度和政策決定了該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基本國策。任何強化上述三種途徑的政策,都會強化核心國家對本國剩餘勞動的搾取,鎖定本國外圍或半外圍地位,這是充當國際資本在華利益代理人的買辦資產階級國策;任何對抗上述途徑的政策,都會弱化核心國家對本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嘗試突破外圍半外圍地位,乃至改變世界體系格局。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15.htm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年1~6月)

‧ 一 生產集中和壟斷
‧ 二 銀行和銀行的新作用
‧ 三 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
‧ 四 資本輸出
‧ 五 資本家瓜分世界
‧ 六 大國瓜分世界
‧ 七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階段
‧ 八 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 九 對帝國主義的批評
‧ 十 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如果沒有全球50~60億的中低所得開發中國家人口的勞動 那麼已開發國家就沒辦法在過去積累自己的資本

早期資本的積累模式是
1.西班牙的模式 直接搶劫和殺光北美洲印第安人的黃金、白銀剝奪他們的土地

2.後來進化到大英帝國模式,從非洲輸入黑奴隸到北美去種植棉花,然後廉價原料出口到英國去強化英國本土的工業資本 然後再傾銷產品回殖民地,完成這種壟斷優勢強化的迴圈

3.最終這套英國模式面臨德國的競爭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英國霸權隨之落幕 但現在卻是資本主義3.0的美國模式,這是一種美元和軍事結合掩蓋起來的霸權和帝國主義 透過金融+科技手段不斷剪全世界羊毛來達成

帝國主義國家的特色就是
1.高度集中化的趨勢形成壟斷壟斷優勢變成的一種阻礙競爭的手段,幾家大型跨國企業壟斷了產業市佔率的大型卡特爾、托拉斯、辛迪家
2.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結合形成金融資本
3.對外資本輸出成了主要利潤來源,本身只做非生產性勞動例如金融服務業 和高附加價值產業少量的勞動 就可以對其他國家向收取貢付一樣,印美鈔源源不斷的輸入商品 這典型的國家就是美國

但是這種情況最近正在瓦解 ,從中美貿易戰中可以觀察出來,高技術產業正在擴散到開發中國家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壟斷,例如中國的2025計畫,也就是減少了美國能夠分配到的剩餘價值,因此底層的工人貴族才會去支持川普搞民粹主義和新納粹主義,最終貿易戰博弈的結果假如是美國失敗很可能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內部從外國榨取的剩餘價值量變少,這種情況下美國社會內部矛盾會加大,然後出現資產階級難以分配他們國家內部的底層足夠的剩餘價值這狀況帝國主義會解體,甚至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也會減少,就有可能發生內部革命


摧毀腐朽的帝國主義的可能途徑和3種方法.
1.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將以開發國家的工資要壓到全球的均衡點,製造內部不穩定,帝國主義及壟斷資本主義的基礎就可能瓦解,世界革命就可能會發生..
2.在開發中國家內部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提高自己的技術和生產力,一放面開放市場引入勞動密集型產業累積資本,減少已開發國家獲得的的剩餘價值分配.
3.在已開發國家內部大量採用自動化設備和研發AI人工智慧,取代人工增加「相對剩餘價值」.


1.開發中國家的確從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中引進勞力密集產業獲得好處 ,

相反的帝國主義國家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利用過去積累起的資本

利用這種優勢進行不平等交換,人均59000美元GDP的國家跟9000美元的國家談甚麼平等?
開發VS已開發國家「基本工資就不平等了」少的差距3~4倍 多的差距10~20倍 川普有什麼資格談平等貿易?
一開始這種交換就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交換基礎上的,
絕大多數人均GDP高的地區都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過去累積的資本優勢(幫括甘願當帝國主義魁儡的小型國家),並利用這種優勢在全球化中獲得更大的不平等優勢

2.美國最近採用的反自由貿易和反移民主義本質上是帝國主義的一種表現,本質上是在恢復自己的製造業逐漸失去優勢以後一種傳統

3.歷史上英國 德國 日本 美國等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在19世紀和20世紀都是透過殖民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帝國主義來扶植自己的工業

等取得產業優勢以後二戰後才再開放自由貿易,這種自由貿易是弱肉強食強者永遠輾壓弱者的擴大的良性循環,對弱者來說是惡性循環
(例如出口飛機半導體 和金融 VS出口農業和原材料的國家,這兩者在自由貿易上後者絕對不可能取代前者)



各位好好想一想

或是有不同的答案可以回答我????

為什麼掃地阿婆的工資=IT工程師的工資


不是掃地阿婆比IT工程師聰明

如果沒有跨國剩餘價值的轉移 和跨國資本的剝削(帝國主義)

這又怎麼可能?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