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準備衝國考


ae8e wrote:
今年屆齡五十了由於...(恕刪)

等你考上在說吧
ae8e wrote:
請問一下,帳戶總額8~900萬元,如何達到?(恕刪)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提供的資料
網址如下---按這裡檢視網頁

如何計算月退休金

一、年金生命表
採用內政部公告105年之全國簡易生命表(單一年齡組、全體)為準。(點選內政部網站105年簡易生命表)。
二、平均餘命
採勞工申請退休金時之年齡,依前開生命表所載該年齡之平均餘命計算,並計算至整數,小數點以下4捨5入(點選附件檔)。
三、利率
依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告之新制勞工退休金全年平均保證收益率前3年(即104年至106年)之平均數即1.1843%為準。
四、金額之計算係採用變動利率,並隨利率調整重算其月退休金金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一)申請時:
試算公式

(二)利率調整時:
試算公式

Annuity為根據預定利率每次發放之固定月退休金金額。
SPr為勞工申請退休時購買之延壽年金躉繳保費,在勞工申請退休之際,將視購買延壽年金保險內容,於帳戶價值中扣除(延壽年金尚未開辦,其扣除金額為0)。
AVr為勞工申請退休時之帳戶餘額。
Tr為該退休勞工依據年金生命表於r歲退休時精算出之生命餘命,Tr隨勞工退休年度不同因所公布年金生命表之平均餘命而有所不同。
為根據預定利率與平均餘命所計算之期初年金現值因子。
五、月退休金計算範例
勞工年滿60歲,平均餘命24年,利率1.1843%,其月退休金之計算步驟如下:
步驟1:依利率(1.1843%)與平均餘命(24年)計算出「期初年金現值因子」為20.917535268。
平均餘命公式
步驟2:帶入計算公式
月退休金金額=試算公式
={(個人專戶本金及累積收益總額)/期初年金現值因子}/12
(一)個人專戶結算累積金額100萬元,可領月退休金為3,984元。
1,000,000÷20.917535268÷12=3,984元
(二)個人專戶結算累積金額200萬元,可領月退休金為7,968元。
2,000,000÷20.917535268÷12=7,968元

備註:年金生命表、平均餘命、利率以勞工申請時適用之資料為準,嗣後至少每3年檢討一次,並報請勞動部核定後公開之。調整後之內容對已受領月退休金之案件,其年金生命表及平均餘命不再變動,僅利率須隨每3年之調整重新計算月退休金額。
............................................
大概是作者的一種推算金額,算法如下
紅字(二)個人專戶結算累積金額200萬元,可領月退休金為7,968元。
乘以4倍,個人專戶結算累積金額800萬元,可領月退休金為31,872元。
...............................................
舊制年資結清退休金移入勞退個人專戶
一、勞工選擇適用勞退新制後,原適用勞退新制前的工作年資(以下簡稱舊制年資)應予保留,勞工必須等到符合勞動基準法退休金或資遣費請領條件時,才有向雇主請求發給退休金或資遣費的權利。
二、如果要結清舊制年資,必須要勞工與雇主雙方合意才可以,雇主不得強迫勞工結清,勞工也不得要求雇主一定要結清。結清舊制年資的退休金(以下簡稱結清金),應按照勞基法的退休金給與標準辦理,也就是前15年的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與2個月平均工資,15年以後的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與1個月平均工資;結清金,雇主應在30日內一次發給勞工,不得以分期給付或其他方式辦理。結清舊制年資,只針對退休金的部分,與年資有關的其他權益(如特別休假、預告期間等)不受影響,仍應該要按照勞基法的規定,自勞工受僱日計算勞工工作年資。
三、另外,勞工與雇主約定結清舊制年資之結清金,其所有權屬於勞工,是不是要移入勞保局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應依勞工個人意願決定,雇主不可以將移入個人專戶作為結清的約定條件,也不得強迫勞工移入,否則將侵犯勞工個人財產權。如勞工個人意願決定將結清金移入勞保局之勞工退休金個入專戶後,必須要等到年滿60歲時才可以請領。

stifler wrote:
我比較好奇你原本事...(恕刪)

樓主本身是專技人員
轉任或是參加國考都有機會
所謂轉任是指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公務人員條例進用之人員
不用經國考即可進用,例如土木技師、原為執業醫師,轉為公立醫院醫師。
勞保加勞退領的比較多,千萬不要想不開。

大蝸牛 wrote: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提...(恕刪)

感謝您這麼晚還在回答我的問題

沒有月退俸 只有一次領

要月退俸 要符合85制 年紀加年資 >85

50歲到65 只有15年資 +2年當兵=17

65+17=82 <85

未來會改90 制更不可能

THX

ae8e wrote:
如果加上兩年服兵役的年資有達到十五年
無論什麼職等
月退是否一定可以領到32160元?


你想太多...
樓地板的定義不是這樣!!
退休..你只能領1萬多..
樓地板是..月退未達32160..不砍..
而不是全部都捕到32160...
未達32160的..還是一樣未達32160...
所以你只能乖乖的領1萬多...
你現在50歲..普考當公務員薪水3萬多起跳...
這樣有比較好??
------------------------------
考量到:
舊制退休金是以勞工退休前6個平均工資乘以基數得之;而所謂基數是以工作年資計算,工作每滿1年為2個基數,工作超過15年的部分年資,每滿1年為1個基數,最高以45個基數為限。舊制退休金的工作年資是以勞工任職於同一家公司為限,一旦勞工在退休前(至少滿25年)離職,舊制年資就會消失。
所以說先做滿25年領到舊制退休金,如果有機會將來再併入新制退休金,是嗎?
ae8e wrote:
考量到:
舊制退休金是以勞工退休前6個平均工資乘以基數得之;而所謂基數是以工作年資計算,工作每滿1年為2個基數,工作超過15年的部分年資,每滿1年為1個基數,最高以45個基數為限。舊制退休金的工作年資是以勞工任職於同一家公司為限,一旦勞工在退休前(至少滿25年)離職,舊制年資就會消失。
所以說先做滿25年領到舊制退休金,如果有機會將來再併入新制退休金,是嗎?
(恕刪)

選擇新制,舊制年資如何保障?
朱瑞陽 Cheers雜誌53期 2011-08 《Cheers》從本期開始,每期將針對即將於7月實施的勞退新制進行系列報導,為這項攸關上班族權益甚鉅的新制度,提出實際而深入的說明。
【案例】今年剛滿30歲的葉小美,在A公司已工作了5年,從今年7月勞退新制實施開始,由於年資還不算長,將來還有工作變動的可能,因此她決定採用新制。只是她心中不免有個疑惑:今年7月以前的5年工作資歷,到底還有沒有用呢? 審稿——朱瑞陽(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律師,現任台北縣勞資協調發展協會常務理事)【案例】今年剛滿30歲的葉小美,在A公司已工作了5年,從今年7月勞退新制實施開始,由於年資還不算長,將來還有工作變動的可能,因此她決定採用新制。只是她心中不免有個疑惑:今年7月以前的5年工作資歷,到底還有沒有用呢? 對大部分年輕上班族而言,今年7月即將上路的勞工退休金新制度,或許沒那麼複雜,因為在工作年資還不算長,以及在新制法定退休年齡60歲之前,也都還有工作變動的可能性,因此新制似乎是最簡單的選擇,同時也可以充分享受退休金可攜性的優點。只是如果你在選擇新制之後,仍繼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短期內並無離職的打算,那麼對於選擇新制前的舊制年資,有些重要的權益與觀念,你不能不知道。
舊制年資採保留不保障原則 所謂「保留不保障原則」,意指員工的舊制年資的確可以一直保留到員工退休或資遣時,作為領取退休金或資遣費的年資計算,然而員工卻不一定領得到舊制年資的退休金,因為他必須等到符合舊制退休規定,也就是在同一公司工作年滿25年,或滿15年並已55歲時,才能將舊制年資實際轉換為退休金。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選擇新制,之前的年資將會一直被保留,但卻要等到你在同一公司工作滿25年,或滿15年並已55歲時,才可以領取舊制年資這一部分的退休金。 就拿案例中的葉小美為例,在今年7月採用新制之前,她擁有5年的舊制年資,如果她在同一家公司繼續工作30年直到60歲,那麼她已同時符合新舊制退休規定,葉小美可以領到的退休金總共如下: 舊制退休金部分: 5年×2(註)×60歲退休時的平均工資 新制退休金部分: 30年來雇主累積每月提繳6%的退休金本金與收益 以上在計算退休金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新舊制退休金必須分別按照新舊制退休規定來計算,舊制保留年資的退休金必須在同一公司工作年滿25年,或滿15年並已55歲時才可向公司自請退休領取,而新制退休金則必須等到60歲向勞保局領取。 所以如果員工已符合舊制退休規定,卻未滿新制退休規定的60歲,原則上是可以先自請退休,向雇主申請領取舊制保留年資部分的退休金。而無論員工在領完舊制保留年資退休金後是否繼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都得等到60歲才可向勞保局請領新制部分的退休金。 另外有一種特殊的情形是,倘若你屬於中年轉職,今年已經55歲卻只有5年的舊制年資,等到你繼續工作至年滿60歲,除非公司強制要求員工60歲就退休,否則屆時你只能領取從今年開始計算的5年新制退休金,而無法領取之前的5年舊制保留年資的退休金,因為你尚未達到舊制退休標準,也就是「在同一公司工作年滿25年,或滿15年並已55歲」的條件。 不過,要保留舊制年資仍需要一個大前提:上班族必須在選擇新制後持續在「同一家公司」服務至退休。一旦你退休前轉換到其他公司工作,那麼舊制年資便自動消失,無法在退休時轉換成退休金。被資遣時,舊制年資又如何計算? 當上班族在今年選擇新制後,遭遇到被公司資遣的情況,雖然這是每個人都不希望碰到的事,但在資遣費的計算上卻相對簡單許多。同樣以葉小美的情形為例,假設當她在今年選擇新制後,繼續在同一家公司又工作了8年,由於公司縮編而被資遣,則她可以領取到的資遣費總共如下: 舊制資遣費部分: 5年×1×被資遣時的平均工資 新制資遣費部分: 8年×0.5×被資遣時的平均工資 在員工資遣費計算原則上,新舊制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基數的計算。在舊制規定中,資遣費給付標準為1年1個月,新制規定則調整為1年0.5個月,且最多6個月為上限。不過,在新制中被資遣的員工除了可領到資遣費之外,年滿60歲後還是可向勞保局領回之前由雇主每月提撥的6%退休金。
總而言之,如果上班族目前的工作環境屬於體質良好、穩定的企業,且有把握不跳槽,無論目前有幾年舊制年資,都建議繼續選擇舊制,因為和新制規定,每月由雇主提繳工資6%的退休金相比,舊制退休金規定中「員工前15年年資1年折算為2個基數」,約等於由雇主每月提繳工資16%~17%的退休金,其中的差別可見一斑。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