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導演找一堆年輕人來演,要劇本深度沒有,要演技也沒有,想要走市場路線也沒票房沒收視。
特別是偶像劇,根本就是國小生程度,為什麼台灣婆媽愛看韓劇不看偶像劇?本土劇有些收視也很差
中國6~7年前就開始學習韓國了,找韓星 買韓劇 挖南韓電視台團隊 挖人才 舞者 音樂創作者。
連阿里 百度一堆大企業都搶著入股南韓三大經紀公司,就是看到韓流的成功。
現在韓流的版圖已經跟美國差不多了,現在全球最紅的明星就是韓團BTS,推特人數全球第一
歐美的青少年愈來愈多人都在看韓流。BTS連在美國都是超級巨星。一年在全球賺了10幾億台幣。
在某些地區韓流是遠遠勝過歐美娛樂的。很瘋的地區包含日本 南亞洲 南美洲,北美+歐洲也很紅
10幾年前我認為亞洲人想要成為全球明星是不可能的,只有歐美人唱英文歌才有可能。
但南韓真的做到了 不僅在音樂上,每年都在進步,連電影 影劇,他們的作品也是每年都在進步
台灣人就是看不清現實,一堆業界人士 包含音樂 影劇 文化部自吹自擂台灣創作能量在亞洲前段班
更甚者自吹自擂,台灣是華人流行文化中心 亞洲最有競爭力,別鬧了
人家中國7年前早就不甩你台灣了,就算王偉忠 詹仁雄去大陸,也只會被晾在一旁的份。
人家中國現在都是跟韓國合作 要不就有韓國團隊 請不起就抄韓國。完全的韓化
連中國年輕人也都是韓化,台灣流行文化現在土氣的要命。中國年輕人看不上眼
沒錢、沒能力、沒市場。說坦白,就算文化部有千億的經費,台灣也提升不起來。
除了一堆編導+藝人申請補助,拍爛片+爛節目,有A經費之嫌,本身實力就不夠。
我相信台灣還是有實力的,但錢不會到有實力的人手上,台灣影劇如此蕭條。
老人搶資源生存都不夠了,根本不會提拔新秀,這點不管是在電視台還是影劇圈都一樣。
文化部+圈內人士根本不瞭解國際流行文化的競爭程度和走向,做出來的東西出不了台灣
但是都滿自豪的啦。但真的跟國際一比都微不足道就是了。
台灣不管是在音樂+影劇 品味+眼界+對國際競爭瞭解不足。
創意跟國外一比就是遜色很多,台灣影劇文創的創意其實還滿平庸的
我覺的台灣對於行銷包裝和文創時尚創意一向都很差,品味也不佳。
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審美觀也比國外的差。台灣的教育啊,該改一改了
台灣企業只會做機能性產品或是代工,真正要做外觀設計質感都賣不贏國外
可能台灣人生活在沒有美感的都市環境吧,沒有浪漫 也沒有想像
台灣的文創 時尚品味 都不如泰國有競爭力和國際市場。
泰國的服飾 文創 影劇 都比台灣有競爭力和活力。
台灣現在就是死氣沉沉一片。連節目都一直走回10幾年前的風格
沒未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