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有沒興趣來加拿大闖闖看

加拿大是退休以後可以住的地方 這是對於台灣移民來說 多半都是這樣的狀況

有一定年紀但還在工作的人 其實多半早就有一些資產可以過活而不是重新開始

有人講到航空公司的維修人員 我講兩個故事給還在做夢的聽一聽 就發生在溫哥華地區

溫哥華南邊有一個維修廠 當年加幣對美金大概0.7左右 包了DELTA的767的維修來做

全盛時期整整雇了一千人 後來加幣升到0.9以上 DELTA就把分包的工作收回來 合約沒了

這個維修廠從一千人立即裁到三四百人最後兩百人 當然了 或許失去了工作再去找就好

只是這些工作絕大多數都在內陸各省 小孩念書 老婆上班要怎麼辦 唉 後面自己想一想吧

第二個故事就是AIR CANADA自己的故事 當年AIR CANADA把自己的維修部門拆開獨立出去

誰也沒想到 過幾年竟然一腳踢開這個自家維修公司 這個"維修公司"無法維持下去就倒了

這些維修公司工失業技工只好到機場旁的馬路來抗議 十幾個機場 幾千個員工都沒有工作

看這些白人大叔在機場舉白布條與標語抗議的模樣 讓我想到很多過去的種種

我不否認維修公司或許人事成本太高又有許多人吃大鍋飯 失業也有錢可拿內陸也還有工作

但真的 這種做法實在是很可怕 這要是在台灣 不就吵翻天了 跟那些高速公路收費員一樣

唉 要去加拿大討生活 麻煩在台灣先存個幾桶金 萬一不好玩了 當作退休移民也沒有關係

兩袖空空 念個專業技術學校的風險實在不小 工作多半就在底層打轉 要慎思阿


cocobeex wrote:
BC 物價貴到翻天了
我的薪水 都已經扣到 46% 的稅...每年繳 5-60K 的稅
感覺還是不夠用.

剛結婚, 老婆台灣過來, 還在試著適應,之後她有工作,雙薪生活可能會輕鬆點.
還在付房貸中...一個月 2K CAD

以下是生活開銷
兩人伙食費約 700 CAD - 一半在家自己煮,一半在外面吃
手機費 130 CAD - 這還沒台灣吃到飽方案...才10GB 用量
網路費 175 CAD - Shaw 網路費 250mbps Broadband (舊計畫)
車油費 500 CAD - 每天上班路程來回 50km
車保險 300 CAD - ICBC 貴到翻...今年聽說 還會漲價 10-15%
車保養 250 CAD - 一年約 3000 CAD, 月平均 250 CAD
水電費 150 CAD - 家裡電腦多...
兩人雜物及亂買東西費 1000 CAD
寵物開銷 200 CAD - 家裡三隻貓 含了飼料費,貓砂,及每年健檢費
房屋稅 250 CAD - 每年約3000 CAD, 平均出的數據, 住 Townhouse...這已經算少了
健保費 75 CAD - 今年降一半

這樣共 5750CAD 每月...有時屋子有地方要補修...或車子大修...直接再噴個 1000-2000都可能

物價貴,服務費也貴...甚麼都貴
貴就算了...服務也沒到位.
我在這20年了,習慣了...但老婆急性子的人,罵翻這裡辦事效率之差


46%的稅應該是邊際稅率而不是平均稅率. 若是平均稅率的話, 那收入要百萬CAD以上. 如果只是邊際稅率的話, 那平均稅率大概只有33%左右. 我猜3000CAD/年的房屋稅應該連房子價值的0.5%都不到, 算是很便宜. 車保費3000CAD/年是保幾個駕駛還有幾台車? 看你的車油費應該是兩台車,兩位駕駛.每年繳50k-60k的稅那收入大約落在150k - 180k.稅後每月實拿應該超過10k. 每個月存3000應該沒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不夠用...

BC是適合退休的好地方,但不適合年輕人去闖.薪水不高,工作機會也不多.要闖,要高薪請去亞伯達或者多倫多.

我快要五十六歲,英日文都通,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機會呢?
NHL wrote:
看了一些分享的文章,...(恕刪)

PatrickTang wrote:
我快要五十六歲,英...(恕刪)

我不知道你的要求多高
去上學,四年下來,都六十了
在這肯做,就有收入,比較沒有年齡限制
不像台灣,40歲之後,只能自己當老闆了
只能說在台灣移民加拿大的資訊不多
最多的資訊還是移民顧問公司的投資移民方案
必盡投資移民方案的商業模式是找現存有錢人
商業效益快速可見
移民加拿大的方式很多,加上加拿大近年來也因政黨輪替
在全世界主要移國家在進行移民政策的限縮時
加拿大反而更開放 細節自己去查吧
不走投資移民方案 主要還是要看能不能在那個地方活下來
如果有專業又有心想要移民加拿大可要好好把握了 不然誰知會不會又來個政黨輪輪替政策轉彎了
隨便以加拿大的醫療體系來說護士短缺加上人口老化基本上問題是跟台灣一樣的
但就護士一樣的的工作環境跟得到的回饋就天差地遠了
別說護士那樣的專業好了 就說保姆工作
如果有親人或有顧主願意請台灣的護理師,家保科系,幼教科系畢業生去當二年的保姆就能全家轉移民了
這些畢業生就不需要被遊學顧問公司當羊宰了,細節不說了不然擋人財路啊
Bobohobo wrote:


46%的稅應該是...(恕刪)

150k 實拿只有100k
貸款繳了剩70k
一個月剩不到6k
怎麼存3k...

kpthsu wrote:
別說護士那樣的專業好了 就說保姆工作
如果有親人或有顧主願意請台灣的護理師,家保科系,幼教科系畢業生去當二年的保姆就能全家轉移民了


Nanny移民不是明年起要取消了?
看新聞有一些想申請Nanny移民的有去跟政府抗議。
我在東岸,養三個青少年小孩, 一年90k剛剛好花光光
100k年收(大約是社區的平均家庭收入), 一年存3k是有可能的
fque wrote:
150k 實拿只有100k...(恕刪)


大家嚮往的先進國家不就是如此嗎?

你要的是共好富裕的生活,

但每人生而不平等,所先進社會一個制度讓社會更為平等

其實有能力繳高額的稅是幸福的,你更能享受到的是均富以及你周遭的人文素質是一致的社會,

而不是像落後國家有錢的很有錢,窮的卻在路邊吃土。

在先進國家你賺的錢雖然是你勞力爭取來的,但也是這個國家能給你的機會,

因此,你賺的並不全然屬於你自己的,

當你走出家門看到的是美景。而不是像台灣窗戶打開後看到的是別人家的窗戶,

當你走在路上,吸的是新鮮空氣、翠綠整齊的草皮及青山綠水

路上有嚴格執法的警察,你看不到違停,與腦殘駕駛,

良好的教育,甚至是安全的食品,這都是靠稅收打造出來的,都是需要人去規劃、執行、與把關。

華人多半只求自己好自己有錢,家裡富麗堂皇,走出家門後看起來還是一個貧民窟,

而忽略人是群體動物,應該讓整個社會、國家一起共好。

我想資本主義下,勞工階級,不論在哪生活可能日子從沒輕鬆過

都有其壓力,差別只是當你走出家門後,你希望看到的是哪一種社會罷了
Sagrado
+1

之前台灣長輩朋友說seneca college的business program比uoft好,seneca的engineering也比waterloo好,比較容易找到工作,所以他的小孩才去讀seneca。



anchusa wrote:
為什麼沒有台灣留學生唸BCIT
其實不是沒有,只是多半唸的科系不一樣
BCIT的定位比較像台灣的四技二專,兩年制學院,拿到的文憑也不是大學學位
比較像職業訓練學校,只是因為訓練科目還蠻重專業技術層面,在當地評價不錯
我當年住在溫哥華的時候,因為還是青春年少,認識的朋友群也都是十幾二十歲還在唸書的孩子
以我當時認識的朋友而言,絕大部分都是台灣移民(很小就去當地)
當年台灣、香港移民是大宗,不像現在是以中國移民為主
台灣移民的小孩其實多半都還蠻受台灣父母思想影響,基本上就是怎樣都要唸個大學
所以UBC、SFU,或者往其他省份去的都很多
以我當時認識的朋友來說,往往是UBC、SFU申請不上,才會去唸學院
而且很多寧可去langara或douglas讀一兩年之後,轉到UBC或SFU
台灣父母的觀念與期望就是這樣,BCIT很好,出來也很容易找工作,但是就是不符合這種期望
再者,我認識唸BCIT的人,很多也是唸台灣傳統認定的好科系,例如電機、資訊

前面有網友提到,加拿大要找到坐辦公室的高薪工作不容易
東岸不曉得(據說好很多,但我只去旅遊過,沒住過),溫哥華確實不容易
我認識的人裡面,幾乎多半不是回亞洲就是到美國生活、工作了
在當地真的長久生活下來的,幾乎都不是往白領的路走
說真的沒有好壞,就是當地的選擇多寡而已

樓主說自己兒子在加拿大長大,顯見應該是起碼十幾年前就移民的
我們家也是屬於差不多時間到加拿大的,當年的房價真的不比如今
溫哥華的房價近幾年已經被炒作到太離譜的狀態
說真的,如果不是早期就進去,已經有房子住,或者現在口袋有很多餘錢的話
現在才搬到溫哥華真的很辛苦,那個房價有種永遠追不上的感覺

工作機會多得多的美國,反而房價飆漲速度相形失色⋯⋯

至於拿加拿大籍到美國工作,樓上有個網友提H1b申請困難問題
其實加拿大跟美國之間有特屬條約,只要符合特定職業別(類型蠻多的),拿的是非常容易申請的TN visa
完全不用去跟其他國家的人搶h1b名額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