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傳統菜市場會不會越來越沒落?

現在的傳統市場上次聽攤販在聊天
他們現在週休5日.....
所以生意差......

Benson0121 wrote:
自己本身在菜市場工...(恕刪)


我實在無法接受邊抽菸邊咬檳榔處我要的食物

我做很久了 只是覺得今年特別難做,有時候出去租金還做不到
_Jin wrote:



你可能才剛開始...(恕刪)


不會, 我愛逛菜巿場多過大賣場
但我很討厭一堆人邊騎摩托車邊買菜
空氣會蠻很差
感覺我在菜巿場裡吸了很多廢氣

Benson0121 wrote:
自己本身在菜市場工...(恕刪)


沒時間去買吧

早上都要上班
哪有時間去採買

唯一比較可能的就是過年前
請個假去採買


傳統市場有時候某些東西不錯
但是一開始也是踩地雷


Lisa_Hsu wrote:
近剛好就是沒菜市場,然後


敝人剛好是相關背景出身的,之前曾經做過相關試驗,不過對象是豬肉,比較傳統市場的豬肉和CAS冷藏豬肉的生菌量,
一般傳統市場的溫體豬肉為凌晨屠宰,並送至市場待售,光是這個過程就有很高的機會增加汙染風險,許多攤商甚至只有用一條布覆蓋屠體,在氣溫比較高的狀況下生菌數很快就上來了,依據經驗,市場上的肉品若是沒有低溫(4度C)儲藏,在超過9點後就已經無法用傳統的細菌培養盤算出菌數!可見生菌數上升的非常快.
而CAS認證豬肉,從屠宰到分切包裝都在冷環境下處理,中間也必須經過層層檢驗把關,所以相對傳統市場,生菌數量比較低. 後續運輸與販賣過程也必須在冷藏冷凍環境下,也降低了細菌生長與接觸汙染源的風險!
同理,活禽現宰存在許多衛生與防疫上的缺點,一般有認證的屠宰流程並非簡單只是將動物宰殺這麼簡單,中間有非常多必須控制的地方! 所以若是基於肉品"衛生"的角度,我會選擇冷藏冷凍肉品,例如:台糖豬肉。

最後我還是必須說,傳統市場並非無法克服這個問題,在歐洲肉品市場,他們是以屠體計價,動物屠宰後根據"屠肉的品質"來制定價錢,並且也是使用冷藏冷凍車載運至市場,抵達市場後,攤販會將肉品放入低溫環境保存,並供消費者選購。 這個也是目前政府有意在推動的方向之一. 如此也能降低消費者對於市場環境與肉品衛生安全的顧慮.
我家也是經營早上傳統菜市場

20年前婆婆媽媽 是家管 現今婆婆媽媽 大多上班 下班直接黃昏市場了


Benson0121 wrote:
自己本身在菜市場工...(恕刪)

Lisa_Hsu wrote:
驗生菌數的話,現宰雞鐵定比昨天晚上宰的冷藏電宰雞少很多
...(恕刪)


可是現在市場也沒有現宰雞了啊,
是殺好放在檯面上的。
有的會鋪冰塊,也有的攤販引進冷藏櫃了....
現在真的不太鼓勵溫體囉。



先別談市場還做不做得下去.......
您知道台北的士東市場嗎???

貝里歐 wrote:
一般傳統市場的溫體豬肉為凌晨屠宰,並送至市場待售,光是這個過程就有很高的機會增加汙染風險,許多攤商甚至只有用一條布覆蓋屠體,在氣溫比較高的狀況下生菌數很快就上來了,依據經驗,市場上的肉品若是沒有低溫(4度C)儲藏,在超過9點後就已經無法用傳統的細菌培養盤算出菌數!可見生菌數上升的非常快....(恕刪)



我很少在傳統市場買雞鴨豬魚
偶而會買排骨
但我都是上午7點就去買
而且是氣溫涼爽時

為何
因為我看那條豬清晨就趟宰那裏了
在沒有冷藏的狀況下
居然有人會接近中午才去買
無法想像,被細菌汙染的狀況

還有
很多食材
包裝寫要冷藏
在傳統市場都是放在室溫
這一類的
我會改去全聯/大賣場買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