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澳洲大陸薪資成長幅度不是你能想像的


螺旋丸狗 wrote:
自我感覺良好 認為...(恕刪)




你..........

你...................

你.............................


我還想看戲阿


ake999 wrote:
澳洲薪水年年漲吸引...(恕刪)




你知道澳幣跌了嗎?

你知道打工要開始課稅了嗎?

睜眼說瞎話 好嗎?
在澳洲還是有分 “澳洲人” 和 “度假打工”...

在澳洲, 真正好的工作, 都是澳洲籍, 如果找不到工作, 可以飛歐洲跟美國, 因為語言跟護照有通...

對於度假打工, 別太神聖化, 就是在澳洲工作, 多領一點錢...

工作不分貴賤, 但是別把澳洲打工神聖化...

去度假打工的, 都是沒有錢的, 有錢的, 是已經洗成澳洲籍的...

不過, 那也是換個環境生活而已, 也還好... (我根本不羨慕, 我選擇定居在台灣)

我可以選擇在大陸或美國工作, Offer 跟Pay 都下來了, 但是我選擇在台灣, 親情無價, 很多時候, 都是選擇的問題, 非對錯的問題

還有一點,我很在意種族歧視的問題...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幫我叫媽咪進來 wrote:
澳洲的最好的櫻桃,100%是供應中國市場的,,澳洲本地人都吃不到

168RMB 每 500克,一飛機的貨下去,一搶而空

樓上的大陸同胞你有點誇張了

100%供應中國,那我在台灣買到的是啥

澳洲頂級10ROW的櫻桃在台灣頂多一公斤800元台幣,合人民幣180

500克也就RMB90

賣168是一路發嗎

難道傳說中的,人傻,錢多,速來,在吃櫻桃看到了
(恕刪)



這你就不懂了

全球範圍來說,中國對櫻桃的進口標準是全球最高的,比日本英國都要高

因為中國山東也大量產櫻桃的

所以進口貨的標準必須比國內農民種的高

10ROW的櫻桃中國是不進口的

一般在32-35mm直徑,屬於 5ROW 的櫻桃,全球最頂級的櫻桃了

而且中國對頂級櫻桃的需求巨大

所以中國水果商拿到的價格,別的國家都拿不到

如果別的國家要拿最頂級的櫻桃,一般都是到了香港,再從中國水果商手裡拿掉一部分,屬於二級代理商



另外中國還從 智利 美國 進口頂級櫻桃

但路程更遠不說

美洲地區,,美國人自己就可以吃掉好多,能拿得出手,可以出口到中國的貨占總量的20%不到吧
拿破崙成功法則這本書裡面說道:

要成功的元素是相乘不是相加

裡面包含了: 情緒, 智商, 儲蓄, 明確目標等...
也就是說, 你如果有一項是零分, 即便你再聰明, 目標再強大, 儲蓄是零,
相乘之後都是零分, 你無法成功...


澳洲WH就是短時間可以解決台灣低薪的金錢問題(抱著去那邊體驗人生+花錢的蠢想法, 還是乖乖地在台灣卡位吧)
不過別忘記終究最可能落地生根的地方還是台灣, 回來還是要盡速解決業界低薪問題.
我家的印尼看護也是秉持著來台灣工作3年抵過印尼30年

那我可以說她也是來台灣體驗人生,增廣見聞,兼學中文(第二專長)

請問去國外"打工度假",跟印傭越傭來台灣"當看護"

到底差在哪裡阿?

求解

Kanyil wrote:
你以為寫程式的就不是做苦工? 眾生皆苦啊...(恕刪)


寫程式當然苦啊,我只是要說明「真的不是每個去澳洲的人都是在採水果跟殺牛」

我沒有氣憤,我只是覺得「尊重別人的人生、尊重別人的工作」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社會的運作也是需要各行各業的人互相幫忙,不應該去否定別人的人生、去否定別人的工作

或許很多人覺得採水果、殺牛什麼的,是很低階的工作
但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這些人這麼辛苦的工作,哪來的水果可以吃、哪來的牛肉可以吃?

新聞一天到晚在報導,那個誰誰誰放棄百萬年薪,跑到鄉下種田
又那個誰誰誰放棄高階主管位置,跑去開咖啡廳
真的每個人的價值觀、對生活的態度都不同,想要過的人生也不同
反正別人要過怎樣的人生,甚至選擇當一個廢人,其實都與我無關,所以我選擇尊重每個人


那位A兄一直提到「尊重別人的人生、尊重別人的工作」

其實如果是針對個人去評論,那是應該抱持尊重的態度
但如果是針對某個事件或生態
提出自己的看法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只要是理性分析的建議都是可以給大家參考的

那位K兄想必是看過一些經歷working holiday的人或朋友
這樣的經歷,對於人生的豐富度其實是有幫助與帶來成長的
不過由於這篇主要是談到薪資方面的判斷
如果考慮到長期的發展,working holiday的確是值得商確的

我們尊重這些建議年輕人出國賺錢打拚的想法與作法
但A兄也可以尊重我們對於working holiday所提出的忠告

我的忠告是:
working holiday對於年輕人提昇外語能力,感受異國文化,增加國際視野及累積自己的現金等都可能是有助益的,只是幫助的幅度與找的工作及自己的努力有關
但是,真的不宜過久,尤其是出於個人工作生涯的規劃
我認同K兄提到的對於公司主管或招聘流程來說,working holiday的經歷加分真的是不多,甚至對某些主管來說可能有減分的效應

Tom_Deng wrote:


你知道澳幣跌了嗎?

你知道打工要開始課稅了嗎?

睜眼說瞎話 好嗎?...(恕刪)


澳幣跌很久了...

還有打工一直都要課稅,只是WH不再適用澳洲人的免稅額而已

an5250 wrote:
所以我說你不懂嘛,...(恕刪)


我還沒去過澳洲

不過我可以幫你問問我親戚當年為何在墨爾本大學拿兩個學位後不在澳洲打工要來台灣給人操的要死要活

台灣操完現在在新加坡奮鬥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