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jay27 wrote:
事實上鴻海用這種方法,不見得代表這種方法就值得被鼓勵推廣
有很多公司是擺明了不作鴻海生意的,尤其是在經過了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波過後
另外拖欠不付款或刁難驗收的習慣尤其不值得鼓勵
至於還有人說這是競爭力或是商場慣例的,我也只能呵呵.....(恕刪)
是的,可以理解身為下游供應商的不滿
但是,商場是殘酷的
鴻海組裝一支iphone賺4塊美金
客戶賣出一支iphone賺400美金利潤相差一百倍
鴻海敢考北考姆,客戶已經養肥了和碩可以轉單
和碩敢考北考姆,還有緯創等著接力
好人,誰都想當
但當好人之前先想想自己夠不夠資格
假設你是業務副總
背負百億的業績壓力
要協助公司提高設備嫁動率降低庫存成本
在總裁面前你很有骨氣說這個單我不接
總裁問你庫存沒有出海口和營收缺乏現金流該如何支應
難道就呵呵兩聲問題解決?
那大概明天也不用來上班了
商業遊戲有其規則
找方法活下去才能生存甚至有機會壯大
鴻海草創時也是一路這樣走過來
做個黑白電視開關也被歌林大同殺價到破皮見骨
後來轉行精密連接器下注PC產業崛起才有日後的兆元營收
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
光是忿忿抱怨規則不公,人謀不臧
而不把憤怒化成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
你的事業將很難找到出口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任何人抱怨就有所改變
兩年前,戴正吳在還在乙盛精密的時候
有個客戶也是皮到不行
不管怎麼催收就是不付貨款
乙盛所有主管完全拿他沒轍
戴正吳親自出馬,奇怪就收到錢了
什麼叫人才,這就叫人才
拿的出辦法解決問題的就叫人才
只會埋怨客戶無恥然後兩手一攤無能為力
說白了,是一種無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