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工廠應徵,先問老闆「有沒有加班」,
有加班表示這家工廠訂單多,可以久待,薪水加班費也會多些。
現在則是問老闆「要不要加班」,
通常都是責任制,沒加班費。
說台灣會因為爭取休假而降低競爭力,
實際上卻是競爭力弱,所以只好藉由壓低成本、榨人力的方式競爭。
能爭取休假,當然要爭取。
WOWO88 wrote:
說的比唱的好聽
24小時商店的店員
怎樣才能上 23小時 營業24小時
現在是要討論老闆還是員工呢?
對員工來說, 上班12小時就是賺12小時的錢.
對老闆來說, 雇用你12小時, 就要能夠賺超過12小時的薪資,
所以老闆越來越希望便利商店的員工文武雙全, 樣樣精通,
也投資更多的設備, 讓你不只是去便利商店買吃的,
像是集點活動也是經過設計, 提高客人來消費的平均金額, 這都是在進步.
WOWO88 wrote:
若能一直提升
最後是全機器化 要勞工幹嘛
你那麼會提升
就自己出來創業阿
這是以製造業來說嗎?
全面機器化不是不行, 你能機器化, 別人也能機器化, 最後淪為比賽跑步游泳, 大家爭的是那零點零幾秒,
老闆要動腦, 塑膠花競爭不了, 就要拿這個技術換個產品做, 而不是守著塑膠花產業.
創業不是不行, 只是劣幣驅逐良避,
現在政府一昧的縱然無良企業, 導致良心企業也快撐不下去了,
不從根本上去改變, 創再多的業, 也只是在比誰比較狠, 能從勞工身上榨出更多的利潤.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