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原來學會怎麼讀書,為了是幫人打工

Bimmerfly wrote:
台灣中小企業多如牛毛,
不是每個行業都需要大筆資金的.
像我要創業大約200就夠了.

~能夠創業成功者,要讀個碩博士學位,應該也是跟吃飯一般的簡單~
這句話真的是你想太多了,嗯或者是你想太少了.
我只是提出我適用的個人偏見,各個行業的特性不一,需求的特質不同,
會唸書是一回事,做研究寫論文又是一回事,做生意又是另一回事.
...(恕刪)


你的論點挺社會化的,建議也很好

認同你的論點
會唸書是一回事,做研究寫論文又是一回事,做生意又是另一回事.

我有個前同事,學歷也不差,以為搞通路很簡單,結果一頭熱搞了快兩年,目前1千萬的銀彈也快燒完了,創業真的太多棉角了,要投入進去後才知道有多複雜.

他那種不眠不休的精神,如果拿來讀書,肯定拿個博士學位應該都不困難吧,我是這樣認為,我讀書努力的程度都比不上他創業的困難度的1/10,哈哈 這是個人的偏見 我真的無法長期睡眠時間一天最多五小時
這數據的參考價值……0

樓主噴那麼多只不過想催眠大家當老闆的都是技職出身,給老闆打工的都是大學碩士生 。

乾脆叫下一代都國中國小畢業後馬上出去夜市擺地攤做生意或去當三年四個月的學徒好了,這樣可以印證國中國小畢業也是當老闆 不用幫人打工了。

YKK104 wrote:
樓主噴那麼多只不過想催眠大家當老闆的都是技職出身,給老闆打工的都是大學碩士生 。
乾脆叫下一代都國中國小畢業後馬上出去夜市擺地攤做生意或去當三年四個月的學徒好了,這樣可以印證國中國小畢業也是當老闆 不用幫人打工了。…...(恕刪)


這是偏見,我可沒這樣說

這數據參考價值絕對不會是0

以下順便一說

社會所需的打工族還是居多數,必須提供大量讀大學的打工仔供創業者,公務系統使用

而有心賺大錢者,讀書這條路可行性不高,這路主要是受限度的發展

想賺大錢者,趕緊擁有工藝技術,否則就早點到社會歷練,吸起經驗,成功率就越高
要當老闆需要有承受壓力 ; 冒險 ; 業務人脈 ; 經營策略....的精神特質 , 跟你技職 ,大學是啥對比關係 ??

都已經號稱自己年薪200w ; 領了20幾年了………還對錢那麼想不通,

bobbycomboy wrote:
這是偏見,我可沒這樣...(恕刪)

YKK104 wrote:
要當老闆需要有承受壓力 ; 冒險 ; 業務...的精神特質 , 跟你技職 ,大學是啥對比關係 ??...(恕刪)


跟這些較無關,

但跟工藝技術相關度很高.創業除了膽識外,就是工藝技術 人脈 跟金流,最重要的是對現況不滿

或許這是你故意忽略的吧

bobbycomboy wrote:
跟這些較無關,但跟...(恕刪)


方便請問你的學歷是至?我沒完全完全弄清本樓所有討論。有些討論沒詳細資訊 若再花時間研究就是耗我自身光陰。不如直接請教比較快。

以我認識一名外貌約三千萬倍林志玲以上的女子,她若願再讀 台大、台科大某博士班對她而言不難。

她家人更是強,已經讀完上面所述N年了。(但還是在吃人頭路,或許年薪有兩三百萬吧!將來可能會轉教職?)

再來就昨天所提過醫學系畢的那些...

感覺樓主自覺有些懷才不遇FU?


YKK104 wrote:
要當老闆需要有承受壓力 ; 冒險 ; 業務人脈 ; 經營策略....的精神特質 , 跟你技職 ,大學是啥對比關係 ??


以我們這邊做傳產二三十年的經驗。
技術,廠房,土地,機器,經驗各方面都有。
就是沒銷路。(可能最一開始就是走代工路線。) 後來開始重心轉到賣給代銷店家(他們只需負責不被倒帳,賺的利潤比我們這邊還高)。(我們這邊很怕被倒帳 因曾經被倒過800w 很慘痛)
可能一切原因還是在大陸吧!(自從十幾二十年前它開始壯大之後,全地球應該有許多產業受影響很大)


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或許存下了幾千萬!目前遇到的還是,有廠房有土地有資本,但沒行業可以做。甚至做了之後要怎麼穩定獲利十數年? 這十數年間的獲利能達到當初投資初期所設定之目標?

過程中所有虧本風險考量等等?


是因朋友他們要在越南設廠,我是又想當小股東(1000~2000w),又不確定究竟是否能成功?感覺要考量到很多事。
如若真有那冒險精神投入2000w 或許第三年起 能每月淨利30w(最低),雖然利潤不是很高,但也有一份穩定獲利來源,對將來娶太太算是很有幫助!(再加目前本業...想說再做也沒幾年了 應該要尋得另一穩定經濟收入來源。)


我的問題是 到底能不能賺錢?若能賺 就投入了! 若不能賺到錢 當然不投入
既然無關 ; 那你提的數據跟論點是在娛樂大家 ?

若你認知讀書只剩下專業技術 其他啥通識教育都不是 ; 那你的高度就只是在打工 .

把自己的眼光設限在台灣local思維 , 對下一代人生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 .

bobbycomboy wrote:
跟這些較無關,但跟...(恕刪)
Mirage-Ulysses wrote:
方便請問你的學歷是...(恕刪)


這則調查主要說明以下兩點

1. 根據2015年資料顯示
全台企業主總數是這樣的=45.1萬個企業主
60歲以上的企業主佔16%
60歲以下的企業主佔84%

2. 學歷部分,全台企業雇主學歷分布較廣泛,
2.1 其中又以高職學歷者占比較高,約占26.91%,
2.2 其次為專科占19.84%,
2.3 而大學則再次之、占16.68%。

-----------------------------------
然後個人是事後諸葛,推論一下認為這是馬太效應

也就是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
個人理解馬太效應,在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

這群高職生及專科生,創業成功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馬太效應的累積優勢,也就是技藝累積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

而學會怎麼讀書者現實社會中無法累積,往往經驗是無法持續到工作上,最多是往學術或公務系統發展,他們被塑造成可變動性較高,但創業率低.

結論就是
高職或專科畢業(15~20歲)的創業者他們之所以能創業成功,最大主因是擁有專業的實踐能力,而且較專精,並及早接觸社會

用人類學習的角度看
及早學習專業技術工藝者(15~20歲),並及早接觸社會,翻轉人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創業成功及存活率就越高.

Mirage-Ulysses wrote:
以我認識一名外貌約三千萬倍林志玲以上的女子,她若願再讀 台大、台科大某博士班對她而言不難。

她家人更是強,已經讀完上面所述N年了。(但還是在吃人頭路,或許年薪有兩三百萬吧!將來可能會轉教職?)...(恕刪)


這問題挺有趣
1.三千萬倍林志玲以上的女子,她若願再讀 台大、台科大某博士班對她而言不難。
>>意思就是他並沒拿到學位,然後呢??後來他從事那方面的事??跟林志玲的工作一樣嗎

她家人更是強,已經讀完上面所述N年了。(但還是在吃人頭路,或許年薪有兩三百萬吧!將來可能會轉教職?)
>>這則正說明了學會讀書的可塑性高,但也限制了發展度,跟樓主述及的結果是完全相襯的,並無矛盾關係
讀書上大學,是在有喜好的方向前提下
去提升
1.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會找資源查資料及團隊合作
3.驗證學習內容
4.知道自己還有哪些基本技能不足

學習後才知道想的跟做的有差距,最後才會是放棄與轉系

很多理科的人當了主管與老闆,還不是要再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
從過去的從技術手冊查找,改為管理技能查詢與合作
沒有讀書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及瓶頸
如沒有遇到貴人,就卡關不知道卡多久..

很多商科的人當了主管與老闆,還不是要尊重老師傅 或 達人級職工的想法與需要
怎麼驗證這些需求是正確的有幫助的
不會讀書查資料的還是得靠 貴人,沒有貴人就可能被耍得團團轉..
浪費了許多資源在採購的回扣上..

你說讀書重要嗎 ?
不重要

你喜歡做的事 有興趣做的事 你就會有動力與熱誠去做
發自內心去做,去達成,想更進步提升成果
再回來讀書
自然會有加乘效果..

過去上課不知該怎問問題,現在會問了..因為你想完成那件事,就是必須知道..
一個功課不是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你就是會知道找哪個同學分工合作.
這時候你會發現讀書一點都不難..因為大多數的東西都是你想知道的..

基本的共同科目會過就好,重點是後面你想知道的專業科目,只要你想學,就能一個個學分慢慢拿..
到這樣的階段,自然就不在意那個鬼文憑.. 那只是附屬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