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我發現其實很多人沒搞懂...
為什麼公司沒賺很多錢,老闆的車都比貴的。
說穿了兩個字「節稅」
有人可能認為我瘋了,那是你們自已沒當過老闆或沒有研究過。
(我沒當過老闆,但我研究過)
公司賺了錢,一部份是要繳給政府的,但如果有成本開支,
就有一部份錢可以扣扺,變成報給政府的營收要扣掉一部份
才拿來算稅金。如何把可扣抵的限額用到盡是有方法的...
買車(公司車)是個很好的方法,而且那車一定要用租賃的方式。
因為一次買下去能扣抵的金額有限,例如800萬的車只能扣抵
當年營收的300萬,而且只有一次。但如果是租賃,每個月繳的
錢是幾乎全部可以報支出的,等於買車的錢100%可以把營收抵掉。
(如果算得剛好的話)
就好像我們租房子租金或房貸利息的支出是可以申報扣抵所得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用租賃的方式買車比用現金買貴很多,還是一堆人要用租賃的,
原因就是這樣。
當然這也是有一定的規定的,總不可能我公司一年膁200萬,然後
這兩百萬都抵光光一毛稅也不用繳,政府也沒那麼笨。所以公司一年
賺多少錢,該買什麼車,預算多少,分多少期,這都要算過才知道。
至於公司賺錢有沒有分給員工的義務,其實沒有耶...從公司來看,
你的勞務已經用薪水支付了不是嗎? 公司賺的錢從法來看是所有股東的。
所以如果賺的錢要分一部份給員工是要股東會同意的,或是公司規章
有明訂公司利潤如何計算分一部份來獎勵員工。 也不是老閭想分就分的
(當然老闆佔最大股甚至過50%的話是可以他說了算)。
至於幫這個老闆工作划不划算,當然獎金紅利也是算在內的。
同樣業種別家公司年薪就是比較高,那好的人才自然會離開,公司就要
想辦法把條件變好留住人才。現實上來説,自已薪水成長最快的方法
是每隔一陣子就換公司(當然自已要有一定本事)。怪老閭如何,
對自已的薪水一點幫助也沒有。
我們不必要自已跑去當老闆,但是我們要至少多少要懂一點老闆是怎麼當的,
公司是如何運作的,這樣幫這個老闆做事到底自已有沒有虧到才知道啊~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