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問各位月薪破十存款破百到底怎麼做到的?


油漆王 wrote:
我讀書時考試都倒數,...(恕刪)


這樣很好阿~
生下來就是富人家
生活過得好就好
不用在意人家的眼光 甚麼靠爸啦...
那都只是酸葡萄心態
因為別人沒爸爸靠 當然會這樣說

這個世代物質世界這麼豐富誰不想一步登天阿
有爸靠當然最好阿

既然你已經有爸靠了
我覺得不要染上毒.賭.色就好
一旦染上其中一項 就完了 會富不過三代的

那剩下時間要幹嘛?
當然不是吃喝玩樂 因為玩也會膩的
可以找一項技藝.或才藝類的來學習
不要有壓力的學 還有 要有固定運動習慣
身心都顧到 這樣才會活得健康 有意義


往自己家裡去覺察
我以前也不知道原來家裡有一個這麼寶貴的資產
有時候心念一轉 你會發現其實最好的就在你眼前.你身邊而已
只是你還沒覺察到

fayever wrote:
我家養三隻喔,都是買兩包約七公斤的海陸饗宴或其他的混在一起。
買一次約三千六吃兩個月,所以算一個月1800。
貓砂買700一大包的木屑砂,用了不知多久@@


養貓改成養魚 馬上又省一筆 又能裝飾房間
養貓還會亂破壞房間 還要把屎把尿
每月飼料很便宜幾百塊看你養哪種魚
魚缸.換氣機器(才幾千塊而已用好幾年)
33歲, 月薪54k, 加上兼職接點外快, 跟父母住, 上班帶便當, 騎腳踏車上下班, 把生活費壓很低, 從22歲開始存款兼投資目前過了11年, 目前資產部位的上上下下常常比月薪還多, 目前狀況如下.


順便以業餘理財的狀況講點心得,

1. 賺錢難, 但是存錢更難, 要累積資產的第一步要想辦法壓低開支.
2. 然後要專注本業把薪資或兼職收入衝高.
3. 最後要把存下來的錢找合適的投資.

個人心境變化如下

第一階段.

0-200萬
資產在 0 - 200萬時, 會拼命找明牌, 找飆股, 想要一夕翻倍又不想賠錢, 頻繁交易
此時有可能會因為過分關注投資而影響本業. 當然, 資產會浮浮沉沉, 這時候薪水還可以補足投資損失.
ex. 100萬投資虧10%=10萬時, 2個月薪水就回來了.

順便跟算一筆小帳, 台股買進賣出要負擔的成本約是0.5%(手續費+證交稅)
一年中交易10次就是成本5%, 交易100次成本就是50%, 基金更貴, 因此玩當沖的能賺錢的很少, 因為成本就吃光獲利了, 靠頻繁交易賺錢的是券商銀行或是政府, 上班時這樣玩反而有可能危及本業.

第二階段.

200-500萬
當有幸衝破200萬後會開始對理財有點概念, 會想要把錢守住, 會開始研究穩定標的, 因為此時投資損失以薪水比較難追回來.
ex. 300萬損失10% = 30萬, 靠薪水要半年才追得回來.

這時候如果找到穩定投資方式, 通常會經歷一兩波景氣循環檢驗, 賠了上百萬, 景氣復甦時上百萬又回來的話, 表示該投資方式可以撐過景氣循環. 投資標的與方式逐漸固定下來的話會慢慢進階到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

500-1000萬
這時候投資標的與方式已經固定下來了, 這時候心境上也有一定的水平, 具備了一定的知識, 由於對自己的資產配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不會因為大漲跌影響工作情緒.
這時候資產部位一年的起伏常常比年薪還多, 投資收的孳息(被動收入)也會漸漸的從總收入比例慢慢拉高.
會開始幻想哪時候 被動收入 > 支出 = 財務自由.

第四階段
1000萬以上.
等我有了以後再說.
樓上的大大您的本金有家人資助吧 ?

投資部位的成本 6155825 ( 我還不算上您手中的現金存款 )

工作11 年 , 共 132 個月

假設從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22 歲開始就每個月收入都是 54000 沒當兵不吃不喝不繳稅不孝親

11 年也只有 7128000

等於你 11 年來只花了 972175 平均一個月花 7300

如果要繳稅 孝親 一個月 7300 應該鐵定不夠 , 小弟我每個月光孝親就是兩萬 , 更別提保單

大大的狀況手邊現金應該長期都是 0

怎麼算都奇怪


另外大大提到

" ex. 100萬投資虧10%=10萬時, 2個月薪水就回來了 "

一般人月薪54000 很難真的兩個月可以存到 10 萬

怎麼可能沒有生活費 各種必須開銷 譬如孝親 預扣保稅費

所以推估大大的CASE 跟想法應該偏向家境優渥造成的原因





另外這份投資單子有 etf , 要專業投資人 PI 才能買賣境外ETF

專業投資人至少要有 2000 萬的資本才勉強可以申請



這三檔ETF 能持有也是不錯 剛好歹到 2012~2014 這波世界股指大多頭

但是發文的版主如果家境也這麼優渥應該就不會問怎麼做到的了



hillside wrote:
在比較有利潤的行業在...(恕刪)


BINGO~
你先去了解會給"比較多員工"年薪百萬或接近百萬有什麼行業如何?
目前知道:
1.建築業
2.科技業
3.資訊業

服務業好像給的都不高...


鄭家豪 wrote:
樓上的大大您的本金有...(恕刪)


您好, 本金沒家人資助, 父母不需要孝親費到是真的, 另外月薪54k不代表一年只有拿12個月, 一些比較有規模的公司一年拿14, 15個月算基本的. 有些公司有到18-20個月. 另外有兼職case, 一年多200k到300k這部分過年包紅包給父母給掉了. 能花費這麼少的原因是

1.跟父母住(免付房租, 這筆開銷不小)
2.帶便當不外食(帶昨晚剩飯, 成本比外食低)
3.上下班騎腳踏車(車費0).

這樣會造成一個月實存46k以上就是. 那不要一個月存46k這麼多, 一個月存10k好了, 照比例看11年也能存到200萬資產左右. 另外美股etf不用專業投資人, 元大, 富邦, 永豐, 凱基....etc. 開美股複委託就買的到了(不保證賺, 請自負投資風險). 至於一個月連10k都存不到, 那真的不用玩了, 每個月沒有存錢, 何談存款破百.

至於工作收入......這跟呆的公司與接的case有關, 只能不斷加強自己的專業與能力去衝高薪. 相同版面有個在討論薪資的, 54k在裡面算中等, 還有看到60k 70k以上的.
但是大大

我的假設狀況是您不用當兵 , 22 歲就進入職場且月新資就有 54000 - 此已是人中龍鳳狀態

已經算是超額計算 , 應該可忽略職場後半段所謂的一年可多領到2~6 個月的 bonus

大體的狀況很少人22 歲就能有如此的薪水+年終 , 除非大大是業務 第一個月起就高底薪又高獎金


不然即便年收有到 18 個月 ,

應該也不是剛出社會就可以這樣吧 ?

基本上如果沒有外在優勢 , 是怎麼算 怎麼擠壓都會覺得奇怪



假設您22 歲出來工作 , 11 年來每年都是月領54000 甚至每年都領到額外四個月的全薪bonus

也就是11年來每年都有 16 個月全薪 , 11 年下來共 9504000

投資部位成本共6155825

也就是說11 年來總花費 3348175 , 每月開銷 25364

以此狀況的年薪 , 用最低最低 5% 的稅率 每個月就要吃掉約 3500 的所得稅

還沒算自提比例的退休金與健保

大大34 歲不用孝親費 又是住在家裡, 自己又沒買保單 , 11年來每個月開銷壓在兩萬以下是有可能

前提是不買車開家裡的,交個會分攤的女友或不交,

娶老婆辦婚宴賺到錢或不娶 , 養小孩有家裡資助或不生 ,

精打細算克難的國內旅遊或不自費出遊,吃喝家裡公司提供

但是以上的舉例都算完美且僧人狀態



另外大大的投資成本 6155825

6155825 除 132 個月 , 等於每個月要存 46600 , 且第 132 個月才會有這樣的本金

以您提供的這張表 , 成本 6155825 並不是第132個月才投入的 , 因為帳面看到以經有豐厚獲利

代表投入的時間點肯定是好一段時間之前 , 也就是說大大沒在132 個月滿期前就存滿 6155825

唯有可能的解釋是大大乃一介操作神手 , 中間來回做了好幾趟高獲利報酬才會可能




好吧 不管怎麼算 恭喜大大 每個人的出生背景本來就不同

以大大的case 應該完全優越於開版人的背景 光是沒孝親費跟居住開銷就打死一票人


我本身月收450~550k , 是業務 , 年紀比你輕

但是每個月孝親,前面說20k , 其實是23k , 我娘也說不需要給且她確實日子過的不錯

但是該給的就是得給

很多小朋友打工賺的比我少10倍 , 對家裡雙親的付出確可能比我還多很多

這些人要翻身真的很難阿 ~ 



要如何月入破10 , 存款破百  最後我在加上一個前提 : 賺的健康

很多人是幾乎做不到   因為他們根本沒機會

沒機會去學習  沒機會去放開手邊微薄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占用掉她們的時間

根本沒機會把頭抬起來  因為肩膀上的責任太緊迫拉~



惜福阿






藏王的雪 wrote:
那換綠野鮮食吧wdj...(恕刪)

鄭家豪 wrote:
但是大大我的假設狀況...(恕刪)


你講得真好

我最近常常在想

有朝一日若我大富大貴

再遇到如似今時的我

到底是獨善其身

還是兼善天下

我愈來愈不相信孔子了

鄭家豪 wrote:
我本身月收450~550k , 是業務 , 年紀比你輕



鄭大應該可以幹掉01裡98%的人了

依以存錢的速度,應該年存500w不是問題

我也被你超車過去了~~ 看來我還要更努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