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灣的薪資兼論中國經濟


tom7629 wrote:
我反而覺得台灣媒體都...(恕刪)


只是弱弱問一句,你看的是台灣媒體嗎?

tom7629 wrote:
我拿台灣跟日本只是舉...(恕刪)

參看韓戰,越戰對日本影響
是啊,中國是面臨經濟轉型了,從勞動密集型像技術密集型轉
而且已經開始轉了
千萬別提幫,那就是戰爭賠款的一個給日本臉面的說法
僅僅從東北日本掠奪了多少資源,日本賠償了嗎
反倒是沒受多少傷害的美國大兵,在日本摟著日本政府送去的婦女逍遙---看來還是拳頭大有好處。

日本跟中國還是不同的
美國戰後從來不認為日本會撼動自己,說句難聽的日本就是狗而已
中國不一樣。
歐美對華到現在還是戒備的,處處封鎖的
政治是骯髒,而且現實的。

以前中國人想利用日本開發,就只說日華友好,還為此特定簽了日華友好條約。
當時一樣有釣魚台問題,只是當時的中國領導閉口不談。
也因為這樣,到2010年時候的統計,日本佔中國援助的六成。
即使到現在,依舊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中國人,靠著偽照證件來日本賺錢。

但是這些中國人都不提,只提對自己有利的。對待台灣,中國人也是抱著這種心態。



cisco966266 wrote:
參看韓戰,越戰對日本...(恕刪)

tom7629 wrote:
政治是骯髒,而且現實...(恕刪)


那是因為中國沒有要日本戰爭賠償,中日建交後日本將賠償以無息貸款形式提供給中國,等於不要還。同時日本給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也非常豐厚。臺灣再哈日日本也。。。。。
tom7629 wrote:
以前中國人想利用日本開發,就只說日華友好,還為此特定簽了日華友好條約。
當時一樣有釣魚台問題,只是當時的中國領導閉口不談。
也因為這樣,到2010年時候的統計,日本佔中國援助的六成。
即使到現在,依舊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中國人,靠著偽照證件來日本賺錢。

但是這些中國人都不提,只提對自己有利的。對待台灣,中國人也是抱著這種心態。...(恕刪)


請看wiki:
http://zh.wikipedia.org/zh-tw/日本政府發展援助
2012年6月,日本外務省日本官方發展援助(ODA)發佈的資料顯示,1979年至2010年間,中國共獲得日本33164.86億日元(約2638億元人民幣)的開發優惠貸款、1557.86億日元(約124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以及1739.16億日元(約138億元人民幣)的技術合作資金,援助總金額達33164.86億日元(約2900億人民幣),涉及200多個項目[2]。


日本對華ODA中,開發優惠貸款2638億,無償援助124億,技術合作資金138,加起來約2900億人民幣。但這些錢的起因是中日建交的時候,雙方的約定:作為和解的姿態,中方放棄官方的戰爭索賠,日方以援助而不是賠款的形式提供補償,以體現中日友好和平。換句話說,當時雙方爭戰差不多六十年,一朝要實現和解和關係正常化,雙方政府在國內都存在壓力,因此兩國政府苦心商議出這樣一個辦法,包括釣魚臺問題,也是中方建議暫且擱置,以淡化國仇家恨。

換句話說,這些錢本來就是把戰爭賠款換一個名目說出來,所以不要說什麼“中國利用日本開發,只說日華友好”,那本來就是中國應得的戰爭賠償,因為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而延遲了30年,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其他人,都請不要認為這是什麼單方面的恩賜。

另外,這筆錢很多嗎?2900億的ODA中,只有無償援助是直接收益,技術合作我沒查到是怎樣的形式,應該是技術授權之類的,姑且也算作直接收益,其餘的貸款是要還的,無非是利息較低,2638億的開發優惠貸款以工業產品為主的形式提供,採購的全部是日本企業的產品。其中各種以舊充新、偷樑換柱,低價賣圓珠筆,高價賣筆芯之類的貓膩就不談了,反正經過那麼多對日採購,此後中國對外採購的技巧明顯上升,不再傻傻的吃虧。戰爭賠款變成這個樣子,您還會覺得中國佔了很大便宜嗎?

為什麼統計下來來自日本的援助會佔六成?因為中國二戰後接受援助的總數本來就不多,真正的援助,占大頭的應該是五十年代蘇聯提供的那一批100多個大項目的工業援助,此後就是來自國際上各種NGO的專項援助了。把日本的戰爭賠款統計到這裏面,占比看起來很高,但如果看不懂其中含義而拿來說辭,呵呵。

中國大陸官方統計,1979-2010年間,大陸實際利用外資12504.43億美元,這段時間前後匯率變化很大,前期1:3.x,後期1:8.2,算1:6就好,折算7萬多億元人民幣,這才是中國經濟發展起來的燃料。2000多億的ODA貸款就算沒有,中國的發展情況也不會有本質變化。

至於說“即使到現在,依舊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中國人,靠著偽照證件來日本賺錢”,個人是個人,政府是政府,不可混為一談。

======================
還是要回去討論薪資和經濟,不然管妹的刀子可鋒利得很!

我還是覺得,台灣經濟要發展,薪資要提高,就一定要跟中國經濟緊密聯繫。台灣地方這麼小,任何一個產業要想有規模經濟,就一定要依賴外部市場。放眼世界,除了大陸哪裡還有這麼大的單一市場呢?歐洲也是一個大市場,但你要進入歐洲市場,即便大半個歐洲處在同一個關稅同盟內,企業仍需要在幾十個法律、習俗各不相同的國家設置機構,產品要印製幾十種語言的說明書,要製作十幾種不同規格的電源插頭...

台灣20年前經濟突飛猛進,但產業升級做得不夠好。換句話說,台灣產品的質量和C/P值,只能支撐到2萬USD的人均產值。就好比HTC的旗艦手機,因為有一票大陸的中興華為小米步步高做對比,賣到600美金/台就上不去了,因為同樣性能的產品,大陸產的只要3、400美金。這種情況下你們拒絕對大陸開放服務市場之類的,有用嗎?就算把大陸新娘全趕回對岸去也沒用,只要有大陸的手機廠商在,HTC照樣會很難受。因為HTC的產品在功能和質量上並沒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真正的生存之道是像intel、谷歌、蘋果或者日本的好多材料製造企業一樣,提供別人無法提供的產品。大陸目前是“以別人無法提供的低價,提供中端產品”,並在許多領域試圖進入高端產品市場,當然,路還很長,仍須努力。台灣的產品呢?不知道你們的產業政策是什麼,但看起來好像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

光靠太陽花、反服貿,沒用的啦。說什麼大陸人假借投資移民到台灣,笑話,大陸有錢到台灣搞投資的人,還需要移民到台灣嗎?他們會買不起醫療保險?

iantsai74 wrote:
雙方政府在國內都存在壓力,因此兩國政府苦心商議出這樣一個辦法,包括釣魚臺問題,也是中方建議暫且擱置,以淡化國仇家恨。
請看wiki:htt...(恕刪)


這段話很重要。為什麼之前可以擱置爭議,現在不可以?
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現在需要日本的地方變少了。

而中日戰爭賠款給中國拿去了,台灣一點錢都沒有拿。
但是中國人只會說,台灣從中國拿了多少好處,卻對此事完全不提。

這就是政治骯髒的地方,各都挑各自有利的東西講。
所以中國常常說被占便宜,那真的是玩笑話。因為國家跟國家之間只有利益!
tom7629 wrote:
這段話很重要。為什麼...(恕刪)


您說的沒錯啦,政治上來說,國和國之間、勢力和勢力之間就只有利益的權衡,不會考慮太多感情之類的東西,最多是作為談判、妥協的幌子。各國皆然,兩岸關係也是這樣,不必驚訝和憤怒。

tom7629 wrote:
這段話很重要。為什麼之前可以擱置爭議,現在不可以?...(恕刪)

是日本先把釣魚島國有化,拋棄擱置爭議的兩國共識。

日本毀約,中國當然也沒必要守約咯。

tom7629 wrote:
我反而覺得台灣媒體都報導中國正面比較多。因為商業利益關係,很多台灣媒體沒把中國真面目報導出來。
例如中國的官場鬥爭,其實其他外國媒體都有報導,反而台灣媒體報導很少。
還有因為貧富差距,造成的各種社會對立問題。然後落後地區的中國人,繼續偷渡到先進國家。


我在facebook上,pTT,youtube上看到无数的台湾人在说你说的这些负面
如果按照你说的台媒很少报道这些负面,那为何这么多台湾人知道?

我在西欧几年,现在已经越来越没有偷渡的了
欧洲经济危机,经济不景气,华人生意越来越难做,而国内薪资又逐年升高
传统偷渡的福建浙江地区很多都是偷渡者的后代,草莓族,还偷渡?
借几十万偷渡来,生意不好做,打工工资也只是国内2倍多,他们又不是脑子有病
事实上华人在减少中

你要说与没有偷渡的?当然有,13亿人呢,这么大的林子,什么鸟都有啊
有东北被骗说欧洲一个月赚两三万的,结果花几十万过来后后悔不已的
也有在国内犯法的。。。。
tom7629 wrote:
還有因為貧富差距,造成的各種社會對立問題。然後落後地區的中國人,繼續偷渡到先進國家。
這些事情,普遍台灣人都不知道!


現在大陸人會偷渡到國外打工的很少了..會偷渡的都貪官比較多吧 呵呵
反倒是大陸經濟投資移民的人越來越多 讓很多國家開始..頭大



林林林林林 wrote:
我在大陸也是11年
可以說感受是完全相同
這裡的變化快到親身經歷有時都不敢相信
所以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受到的


沒有長期在大陸.光靠媒體報導和朋友講真不能體會出來
最近在考慮小孩子要拿哪一邊的國籍問題 傷腦筋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