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yuwang wrote:
會拿飲食業來反馭的真的可以取笑一下
飲食業跟口味有關,自然會有喜好及選擇
但其他的服務業呢?
例如電信,運輸,旅遊
這我也可以反駁一下,服貿的內容我也稍微讀了一下:
電信: 只開放第二類電信,第一類電信並沒有在這裡面,所以台灣還是會由電信三雄把持,頂多就是中資會投資三雄,真正該緊張的,只有不怎麼有影響力的二房東,像7-Mobile或家樂福和各小型ISP業者,反正這些二類電信的客戶數大概只有電信三雄的零頭,據我所知,電信三雄並不擔心服貿。
運輸:台灣的運輸業也是相當的寡佔。中資雖然已經入主大榮貨運,但是全台灣最大的運輸業者還是中華郵政。日本來的黑貓或本土的新竹貨運都打不倒中華郵政,就因為台灣人還是習慣上郵局,連台灣最大的網購業者PCHome也有和中華郵政合作。中資進來,也是改變不了台灣人的習慣。如果要打價格戰,這也是打不了太久的,像先前的上大郵通,打不過郵局,也是自己謝謝收看。現在很多國際的快遞業者,進來台灣也要找中華郵政合作,大陸業者進來,如果不和中華郵政打聲招呼,我看也是很難活得下去。
旅遊:在台灣早就做到爛的旅遊業,有沒有中資進來,或是打價格戰,早就沒差了。台灣人砍旅遊價錢比大陸人還兇,大陸很多旅遊的低價策略,就是從台灣學的,這一點實在沒有怕的理由,反正大家也知道,旅遊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太便宜的旅遊行程會有什麼遭遇,不言可喻。
很多例子,仔細想想,真的沒有什麼好怕的,有實力的人和企業,自然會在競爭中找到出路。台灣人的生命力和韌性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很多人都認同這一點,所以我覺得服貿倒可以去蕪存菁,把一些體質不良的店去除,留下真正有競爭力的!
我不反對服貿,但是也看不慣某黨想強渡關山的通過。逐條討論是好的,讓大家更明白服貿的好壞在哪裡,而不是偷偷摸摸的通過。當然我也反對全部不簽,畢竟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多看多想,才能讓自己的視野更宏觀!
敗家不歸路, 越走越恐怖
《摻沙子讓中國嚐到甜頭 大規模移民海外搞定俄羅斯、美利堅》
一直在網上看到有人罵中國的民族政策,我也跟著罵過(特別是高考時)。不過最近看了些歷史資料,特別是建國後自治區的成立和劃分終於明白了,現在的民族政策是有道理的,要不是80年HYB想搞西方那種民族自治出現反彈,現在會效果會更好些,書生治國啊!
具體的方法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摻沙子”。摻沙子也有三種方法:
一是把原來屬於少數民族聚集區的地方分一部分給漢族省份,比如藏族所在的青藏高原,要是按達賴的想法那就是一塊地方,卻把快一半地方瓜分給了新彊、青海、雲南、四川。 。凡是在邊上的都有份,總之不讓你一個民族就在一個區裡;
二是把漢族佔多數的地方劃給你。比如內蒙古,當時建區的時候把綏遠省、熱河大部都給劃進去了,就是不讓蒙古族佔多數。
更絕的就是第三招了,搞民族政策,引得漢族人口改成分摻進去,再通過聯姻等手段同化。這條是被人罵得最多的,其實是釜底抽薪。你想啊如果中國這些民族地區要搞民族自決,那範圍肯定是要在他的區裡面(就像科索沃自決時,塞爾維亞的阿族肯定是不能參與的),那裡面本來漢族就占主體了,你怎麼可能獨立?你當然會說,漢族的不算,就我們自己決,這說說也有點道理,可是那些為了加分為了政策改進去漢族肯定也是不會答應的,你跟西方國家說他們不是我們族的,那誰分得清啊!
所以說現在的民族政策說白了就是漢族的變像同化政策,你要是真把少民搞得純而又純,將來萬一真有機會搞民族自決,那可真是後患無窮,哪怕分你一個縣出去你也受不了。
基本是現在有民族問題的地方都是古時候羈縻統治的地方,漢族的核心地區也就是直接管轄地區在長城以南。西藏、新彊、東北(在國觀叫“滿州”會挨磚的)、內蒙、西南地區都是漢民族與當地少數民族反复爭奪的,真要說大一統應該從乾隆算起,你看看他那十大功勞就是在這些地方用兵。不過那畢竟不是漢人當家,真要算起很多民族主義者寧願從本朝算起,所以說現在的地緣形勢還是不錯的,幾個自古為亂中原的地區都納入直接管轄地了。不過進是進來了,民族問題可不是60年就能解決完的。下面就挨個分析一下各地區各民族的狀況。
東北地區原來是滿族的地界,現在看來滿族算是完了,別看滿族有1000萬人,可以從語言到服裝到外貌一習慣,誰分得清,說實話也沒啥分的,裡面假的太多了,加上闖關東關內過去那麼些人,早成熟地了,所以為患中土1500多年的東北地區算是完全成為漢區了;安逸倍增明智選,坐享其成翻一番
西南最大的算是壯族了,也差不多了。自古以來南邊那也就是時不時來的小叛亂,主要是沒有強大的外援,說實話只要漢族不欺負人,人家谁愿意跟你鬥啊!現在要不是為了發展旅遊業,早沒人願意過那半原始的生活了。
蒙古族這條來自北方的蒼狼就像漢朝的匈奴那樣分成了南北兩在塊。內蒙古的結局最終和南匈奴那樣,大部選擇了依附於農耕民族,而外蒙古並沒有像與他們同命運的北匈奴那樣西進,由於草原民族一直以來對中國北方的威協被俄羅斯所取代,外蒙反而成了中國的緩衝區。再加上人都是嫌貧愛富的,內蒙沒誰真的把他當祖國。
寧夏的回民因為宗教原因似乎總被有些人看成威協,但從明太祖就開始的摻沙子政策,早就讓他們從語言到體貌特徵上都已經漢化了,也正是如此,除去宗教極端分子外,如果再來一次恆邏斯戰役,我相信大部分的回民會站在中華一邊。
上面這幾部分都好說,因為都是黃種人,只要按照第三條往裡不斷摻沙子,根本不足為患。
W族是個大問題,宗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因為人種,往那上站就透著不一樣,你看他彆扭,他看你更彆扭。雖然他自稱是白種人,其實是黃白混種,只不過是白的多一些而已。而同樣黃白混種的哈薩克要和漢人的關係好很多,可能因為他們黃的多一些(開個玩笑,當然不光那麼簡單)。所以用第三招往裡摻人確實挺難的,但往裡面遷人卻要容易的多,左中堂大人早就已經開始做了,毛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現在看來北疆摻得比較好,還要再在南疆還要再多下點工夫。好在W族沒有強大的外援(哈薩克也防著他呢),要是能摻沙子把比例控制在三成以下會安全很多。
西藏是個大問題,他的問題跟W族正好相反,人種倒是差不多,可地方實在太高了,漢族人呆不住啊。解決他主要是靠了第一條,就是把他的地方給分了。但你給他剩下的那塊地方還是很難摻沙子啊!現在各自治區裡自治民族占主體地位的就剩他了。咋解決呢?還是得往裡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每個省都得派幹部,給我對口支援,呆不住一世還呆不住一時,換著班去,反正漢族人多,假以時日你就是塊冰也給你捂化了。
說了這麼些,就是想告訴大家,現在的民族政策還是有利於維護統一的。當然你要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也可以提出來討論,不過什麼種族滅絕一類的提議就算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