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還是繳了比較好。我也曾經沒工作過,但是那時候我依然還是繳了。因為家裡的長輩比較保守,總認為國家徵收的費用還是繳了為好。為了這個,我也跟自己的長輩爭執過幾次。畢竟誰願意啃老?失業當中,生活已經很緊,還要多繳這一千多(兩月計收一次),實在很氣。後來,家裡的長輩年屆65了。當時我只是好奇,他只繳一千多的國民年金,請領能領多少?結果出乎我意料。已經有某樓精算過保費回饋了,但我沒那麼專業,就講我自己的感覺好了。當初我跟家裡的長輩,每兩個月收一千多,等於一個月繳六百多。但是長輩現在每個月領國民年金卻是四千多。簡單來說,他繳了五年,收回的費用卻是當初每個月繳交的六倍以上,遑論繳交年資更久的長輩了。這樣算起來,長輩領十個月就回本了,過了十個月的就是多的了。在這個不景氣的時代,這樣的金額對長輩來說還真是小確幸。畢竟現在我們晚輩還不太穩定,實在無暇去照顧老人。但經由我們繳交的少許費用,卻讓多數老人可以少些負擔,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有許多老人可能僅有健保,其他什麼都沒有。如果每個月有國民年金,那真的算是功德一件。想想看,我們人一生做過什麼好事?我現在還無法孝順自己的長輩,但看到他們每個月有點小錢,反而我的壓力減輕了。彌補了我因為目前的收入而無法提撥的金錢,我覺得很幸運當初我每期都有繳國民年金。雖然只有四千多,但我相信連幾百都計較的人,肯定還是會選擇「暫緩」給老人家。現在小小的錢,可以讓國家給我們無法關心到的眾多老人一點小錢,我覺得沒什麼不好。
==============================假設陳媽媽今年60歲,過去投保勞保12年,平均投保薪資是3萬2,000元,因為家庭關係而離開職場,退出勞保。10月1 日國民年金保險開辦後,陳媽媽因為沒有勞保,也沒有其他社會保險,勞保局便會自動將她納入國民年金的被保險人。如果陳媽媽參加國民年金五年,那麼年滿65歲時就可每月領取國民年金保險的老年年金。另一方面,年輕時累積的12年勞保年資,雖可選擇「一次金」方式領取,但因為勞保加國保年資合計有17年,已經符合領取勞保老年年金需15 年年資的規定,所以她可以用「年金」的方式領取勞保12年的年資,將比「一次金」更划算。因此陳媽媽年滿65歲時,以12年勞保年資計算,她可月領5,952元。但是因為她已經選擇領取勞保老年年金,因此國保的老年年金只能選擇領取沒有3,000元保證的B式,也就是17,280元×1.3%×5年=1,123元。================================看不太懂, 有人繳5年國保之後一個月可以領4000多,但是最前面的例子是繳了5年一個月只能領1100多?差別在哪老人年金3000元呢?12年勞保年資加5年國保年資等於一個月5900???所以什麼都沒繳的阿公阿罵可以領3000元的敬老津貼繳了12年勞保加5年國保的只能領5900?樓上的媽媽繳了5年的國保可以領4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