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mark wrote:有興趣看看《雞毛飛上天》,講義烏的故事,現在義烏人80%的人口會講5門以上外語 說謊不打草稿嗎?就算是只會說三句也叫會一門外語,你也該考慮一下還有小孩和老人的人口數。80%? 照這標準,我會說韓文,日文,法文,中文,英文,粤語,台語,七種語言輕鬆達陣....跟一個成天看愛國連續劇(居然有44集)的人講世界觀,似乎有點浪費時間。
曾讚 wrote:蝦米喜 支那?李那...(恕刪) 我不是在罵大陸人,我只是在說ptt這個bbS論壇上的現像,整天在說中國什麼?那,看了就一肚子火,真的很丟臉。再來我要說這篇文章討論的各位,各位一直在說大陸的薪資高,有人在說大陸的薪資其實沒這麼高,還在說台灣台積電薪資也不錯這些話,看了我真的快先說我在台灣屬於外省人,我爸爸是山東來台生的,我爺爺、奶奶、大姑姑、大伯、二伯都是大陸生的,所以我們在大陸有很多親戚。還記得我奶奶過世,他的弟弟來台奔喪,說大陸生活沒台灣好,薪水跟台灣不能比。我爺爺他們有去大陸探親,還帶了很多錢去,買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等電器用品,我印像最深的是我爸當時買一台黑色的SAGA電動給他....我家親戚大部分是外省人,我外公也是山東人,我大姨父、二姨父也是大陸來台的外省人。聽我爸轉述我二姨父去大陸探親的經歷,大陸每隔5年左右地方建設就會出現大變化,生活改善了、收入也變高了。現在大陸有些城市薪水更是超過台北了。首先我要說大陸薪資為什麼能增加這麼多,是因為大陸自中共建國以來,強烈的實施五年規劃,到現在已經第13個五年規劃了,簡稱135計劃。而大陸又從1978年後改革開放,吸引大量外資投資中國,加上中國的文化講求富裕的人生、精益求精的態度,中國人又勤憤,你有的我也要有,你做得好我要做得比你更好,才有今天這樣的發展。看看全世界194個國家,人口唯二破億、土地排名第四,有哪一個像中國發展這麼快的。看看印度,印度也是13億人口的國家,跟中國比經濟有像中國這麼好嗎?而大陸的薪資增加代表,大陸的市場大。大陸從不會建高鐵,到現在自己建高鐵還可外銷國外,大家有想過為什麼?大陸有14億人口,它每年有500~700多萬的大學畢業人數,其中理工科系畢業的人數不知道多少?光單一科系像電機系就不知道有幾萬人畢業?而像高鐵這種專門產業的技術,而要非單一科系要跨科系,並且有非常專業的人材才有辦法建造。不只是造車體、還要建軌道、造橋等等,需要的人材有電機、電子、機械、土木、材料等等大學以上甚至硯博士以上的人材,每個科系相關人材每年都需要上萬人,並持續投入數年才有辦法成功。有過中國中央電視台記錄片超級工程第二集中國車就知道,中國這方面下了多少人力、資金、土地、成本?在記錄片說到中國跟日本、德國買高鐵,關鍵技術日本、德國不提供,因為這有商業機密,為什麼中國需要自己研發高鐵,因中國地方大、人口多,光一個春運就30億人口的流動,台灣財經節目57金錢爆主持人弟世光就算過。30億人口來回除一半15億、再除40天、再除一天需要多少747客機,算出來一天需要2.5萬架747客機,最可怕的是747全球才生產1500架。因為這麼龐大的交通需求,發展高鐵讓大規模的人口移動成為必需的。而中國對高鐵需求大,如果零件都跟日本、德國買,耗時又花錢會無法應付像春運這大規模需求,所以必須自己研發高鐵。而大陸真的自己研發成功了。大陸不只是研發車體,他們為了高鐵需要的軌道是無縫的,他們的鋼鐵場想辦法用機器人捍接,因為距離長有的還需造橋,的車還需要克服溫產過大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的是有各個不同的專業能力,相關人材少說每年需要上百萬,總投入人數少上幾千萬人的投入,甚至過億的人再研發。我想大家看新聞應該知道,現在大陸高鐵已經有所謂四橫四縱了,高鐵里程數達2.2萬公里,未來2025年要達到3.6公里八橫八縱。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大陸很多跟高鐵相關的產業都能因些受惠,你高鐵經過的車站會帶來人潮,你可在車站附近蓋旅館,讓來中國的旅客有休息的地方,你可蓋電影院、百貨公司等等,你在大陸會有很多新的工作機會,會有更多不同的工作產生。我只是舉高鐵一個例子,其他還有核電廠、造橋、建築等等,像跨長江的橋現在就有162座,還有1座正在建造中,共163座。我說這麼多了,只是想讓大家了解大陸現在在產生的變化,像前面有人說到台積電,他忘了台積電有這樣的成就,是當年孫運璿當年當經濟部長、行政院長,在台灣成立工研院把在美國的張忠謀從德州儀器請回來才有現在的成就。現在張忠謀老了,他走了台積電有沒有人能像張忠謀這樣對產業十分了解又有能力的我很懷疑。而台灣現在為了政府的非核家園,核四封存,核一廠二號機、核二廠一號機不啟用,台灣現在是處於缺電的危機,對台灣的IT產業我是非常不看好。說了這麼多,我的結論是如果你是高科技方面的人材,去大陸你會有更大發展。那邊不是薪水高不高的問題,是市場大公司收益大、利潤高、公司又多,自然薪水給得高。台灣市場小,又有關稅、人材不夠、缺電等等關系,薪資成長自然沒有大陸來得高,而且以現在我們的政府再拚政治不是拚經濟,薪資未來要跟大陸比是越來越難了。
Davinie wrote:我不是在罵大陸人,...(恕刪) 你這樣講,我就看懂了,哈哈若是高科技人才,去歐美還是勝過對岸先不提薪資福利,單生活環境就立分高下(空氣、土壤、水源的污染嚴重問題)在對岸賺的錢,有沒有命花才是重點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日企業對外派大陸員工,薪資高的主因
Miky23 wrote:你這樣講,我就看懂...(恕刪) 很抱歉你說錯了,不是歐美是美國OK?還有現在美國也不比30年前的美國了,怎麼說?第一高科技產業記得沒錯,是美國的強項,歐洲在這方面不強,不然台灣怎麼會有晶圓代工,再來我們的產品銷售大部分都是美國,表示歐洲這方面並不強。還有美國現在的科技快被大陸趕上了,前一陣子不是有超級電腦研發數量排名,大陸已超越美國二台成為全世界超級電腦研發大國,這還是美國限制CPU輸入到中國,中國自機研發生產CPU的結果,表示中國科技產業快不中美國了。再來不只是高科技產業,大陸北京現在在建多條地鐵,北京現在營運的地鐵有15條地鐵,2021年左右北京的地鐵將達到27條路線,北京地鐵現在單日運量是1200萬人,不知道以後單日運量又會是多少?
Davinie wrote:很抱歉你說錯了,不...(恕刪) 你說的沒錯,單論薪資歐洲當然不贏美國但是福利保障比美國好(工會會保護勞工,約聘不在討論範圍)美國薪資高,但是相對競爭壓力大,工作權保障也不及歐洲如果將薪資福利、工作壓力、生活環境,子女教育全部納入考量(畢竟,賺錢就是為了有好的生活品質、讓子女有更好的環境與未來)不管重點是哪個,歐美都贏對岸,更別提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