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簡報這回事,在我來看,上台報告的流程及內容才是最重要的,
樓主只要當成上台演戲,先擬好劇本,再將所需的"背景"放上PPT就可以了
P.S 別忘了找個觀眾看你彩排

美國花在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花費,30 年的總成本是440 億美元.
但是 美國身為世界軍力超強的國家 , 每年編列天文數字的預算來維持強盛的軍力 , 卻在這一次的疫情中受害最重,因為病毒死亡的人數遠超過戰爭所死傷的數字。
其實這一次的疫情 , 美國有足夠的經濟以及人力資源可以防範於未然 , 但是因為他們所選出來的總統個性使然 , 無法容忍任何反對他的聲音或是想法 , 所以自然無法收納優秀的人才為國效力 , 錯失了好幾個月的先機 , 也讓數萬民 美國公民的寶貴生命平白被病毒所終結.
不管是國家 , 企業 , 甚或是人生的墜落 , 其實都有跡可循 ..
像是就看到有人在網路留言 , 提到他剛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工作的時候 , 一些外文的資料都可以直接的閱讀回應 , 但是幾十年過去後 , 現在只能倚賴翻譯軟體 ..
常常會聽到有人會抱怨 , 自己就職的公司老闆一直在提公司的營運沒有賺錢 , 對員工的福利卻斤斤計較 , 但是昂貴的名車卻一直在換 , 或是把錢浪費在其他的事情上面.
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 ..
經營企業就是要營利賺錢 , 如果營運的機器老舊遲鈍 , 換來的新機器就一定會比原本的好很多 , 也更能幫公司賺到錢 , 投資更新機器的效益 , 顯而易見.
但是長期在公司服務的員工 , 卻不一定可以持續提升的效能 , 甚或會漸漸成為團隊的包袱 , 付出去的薪資與回收的利益 , 難成正比.
所以如果把自己想像成一台機器 , 可以持續的精進再生 , 成為公司運作的巨大動力 , 自然就會獲得企業的重視 , 有更好的職酬 , 或是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最近幾天,接收了 4 個訊息。
一是一位碩士生抱怨 , 自己單親的夫親因為收入微薄 , 而且工作有一搭沒一搭 , 所以過去 10 多年來是靠著跟銀行貸款來支付自己的學費以及生活所需 , 後來還是靠著繼承的遺產才能償還貸款.
上網求助如何讓父親能走出舒適圈 , 自食其力 , 不要讓他日後還要去照顧生父的老年生活 , 也希望祖父留下來的房產可以無損的讓他繼承.
另一個案例是剛結婚的男子 , 對妻子把夫妻的所得都拿去資助娘家的作法,很不能諒解 , 但是其岳父母對此事卻回應 , 為何婚後可以拿回娘家的金援反而變少 ..
對比的是兩則分別對 香港首富 李嘉誠 與 美國 星巴客 創辦人 Howard Schultz 的介紹 , 其中他們兩個人有一個共通點 , 那就是 ..
兩者的父母都是社會中下的階級 ,對他們的求學以及創業完全無法提供任何的資助 , 兩個人都是白手起家 , 但是都一樣有很強烈的求知慾 , 習慣在別人已經在休息或是在玩樂的時候 , 還是持續的閱讀和習知 , 不斷的再為自己的理念奮進 , 尋找更好的執行方案 , 或是可以介入發展的商業契機.
兩者的差別就在於 ..
成功的人會把出身悲微的家世 , 當成是人生奮鬥的起點,而缺乏意志積極向命運挑戰的人 , 對於自身的利益 , 就會非常的在乎與追究 ,就算面對的是他最親近的家人也不例外.
最近看到 中國一位經濟學家 , 針對最近 美國因應疫情狂撒四兆美金救經濟的作法 , 對國家金融操作所做的建議.
內容是鼓勵一些開發中國家 , 將手中的美國債務 , 換成以 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
而中國則是出售握有的 美元債券 , 換成美金幫他們償債.
如此一來 , 對 人民幣的國際化跟 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力 , 都會有很實質的幫助。
此外我也認為 , 中國很可能會建造超大型的油庫 , 趁油價跌破歷史低點的時候 , 大量收購原油儲備 , 如此可以調節國內能源的需求 , 更可以取得很大的市場波動利益.
長久以來我就很喜歡觀察周遭人的言行舉止 , 因為人類是最有趣的生物 , 雖然生長的環境大致上相同 , 但是想法與理念卻是天差地別.
我就有一次跟一群人去爬山 , 其中有一個人 , 因為跟對了人 , 所以跟著進入大企業任職 , 高職等 , 薪資優.
就很得意地提到接到銀行理專的行銷電話 , 自己稱道應該是該銀行 VIP 客戶裡的 VIP.
言下之意就是他認為他現在所處的位階是社會的頂層 , 理應在往來金融機構享有特別的禮遇.
我就聽過一位在銀行的朋友提到 , 他有看過所服務分行的客戶存款的清單 , 其中存款餘額超過千萬的人多到無法想像.
人生過得越久 , 就越能體認 , 人外有人 , 天外有天 , 周遭有能力的人其實很多 , 只是越有優勢的人 , 為人處事就會越低調 , 不會刻意的炫富 , 也不會刻意的提醒別人給自己特殊的待遇.
自己在別人內心的實質定位 , 其實只要用心去體會對方對自己互動的回應方式 , 就可以很清楚的體察出來 , 多說無益 , 此時此事 , 無聲勝有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