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創業老兵的自白-我正步履闌珊的走在創業的道路上(1/15更新)


email.vincent510 wrote:
在網路及智慧手機發達後,這些傳統人際關係將被動搖,所以,我倒不認為樓主寫這篇只是單純的抒發,會選在01平台發言,或許是一個試探,畢竟這裡也是記者會來撈新聞的重要平台,就像BBS,爆料公社一樣,以樓主優異的文筆,豐富的經驗,或許會被一些電子報記者看見而邀稿,也可能被某些以創業為主題的youtuber看見,進而受邀曝光,並與網友分享個人經驗談。如此持續增加個人知名度,將大大為自己或企業加分,就算沒有上述那些人,不管是臉書IG或youtube都能持續上傳類似的作品並與網友互動,以達到相同目的,這樣經營或許較慢,但卻是最紮實。...(恕刪)


謝謝您的意見,其實我並沒有想這麼多,
單純只是想找個地方記錄下自己的創業歷程,
我不敢說能夠給出甚麼厲害的觀點,但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失敗兩次的人,
失敗的經驗對一些正在走這條路的人來說,可能有些能避免走錯路的價值,
而在創業的議題上,台灣並沒有比01更好獲得具有深度及廣到討論的地方了
其實從我的文中可以看見,我盡可能的去避免曝光任何公司名稱及產品,
就是因為我不希望有任何的麻煩事,破壞單純心情分享的初衷,僅此而已

大家都發達 wrote:
這幾點大概是所有接案工作創業者的共同難處
我自己倒是沒踩進去,但我看我哥就是這樣
他倒是沒失敗,但我覺得也沒成功
在極小規模公司載浮載沉十餘載,或許就是前面某樓講得模式
考量機會成本,以他當年的條件跟當時的時空背景成就應該不止於此
我同學前幾年也是自己去開,我也跟他提過類似的問題,一開始倒是自信滿滿
結果跟我老哥有點像,不! 應該說更慘
我覺得他們還是沒找到解法
樓主有找到辦法解決嗎?..(恕刪)


這個很難說有沒有解決的辦法,畢竟每間公司的條件都不相同,
如果有機會讓我再來一次,我也不見得有保握能解決這個問題,

在過去,透過網路招攬生意會是小公司的選擇,但會上網搜尋設計公司的客戶,大多是口袋沒那麼深的客戶,
對公司生意雖有幫助,但說實在話相當有限
而大型的廣告設計公司,其實大多是靠著既有客戶得長尾生意在生存,
而這些既有客戶又有極高的可能性會比你介紹其他客戶,
小公司若無法爭取到一到兩個固定案量的客戶,靠散單要生存是很有難度的

我只能說,如果我再來一次,
我可能會選擇先從本身的專業形象打造起,
過去的曝光工具和方式並不像現在這麼多,產業相對來講比較封閉,
現在則不同了,有非常多的曝光方式及管道
以我自己過去熟悉的產業來說,倘若我是一個廣告人,
我要找生意前,首先必須要打造我自己的個人品牌,
過去,很多廣告公司的網站中,「案例」被視為重要的亮點,
而現在,若小公司沒有太多厲害的案例,
則「觀念」分享,就變成重要的招牌了,
對很多想要創業的人來說,都希望能夠找到人幫他打造合理的品牌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錢找大公司來承做,
網路很方便,許多人會試著上網吸收一些相關的資訊,或者報名參加講座等等
因為他們怕被騙,同時,也不想多花錢,
既然有許多這樣的對象,那麼對小公司而言,若能有針對目標對象需求的內容可以被搜尋
自然而然可以達到曝光的目的。
而透過FB、IG、網站等等工具,有系統性的進行教學內容的曝光,
可以藉此打造自身的專業形象,如果你的內容制定的夠好,好到有人願意分享,
生意自然就會主動上門了。
具體的方式,我無法花太多篇幅去說明;
我只能說,目標對象在哪裡,你就必須在那裡獲得曝光,
目標對象的真實需求是甚麼,你就必須能夠讓他以為你能滿足需求痛點,
用最單純的訊息,帶來最直接分享效果,遠比掉書袋有用,
做生意,賣的不是產品或服務,賣的是你與客戶間的關係,
讓你的目標對象相信,你真的很懂他們的難處,他就會相信自己可以跟你建立關係
如果,連自己都無法包裝,那麼你也很難能讓客戶相信你能夠好好的包裝他,對吧

sxdsxd wrote:
同為創業者,我創的業是與本業完全不相干的行業,就是人稱的隔行如隔山,目前經營三年,樓主的心聲和疑問簡直跟我這幾年遇到的狀
況一樣,想必過程之辛苦和問題也不用再多說。
但是我認為,創業,應該是創新,然後付出行動,使成為實際服務、產品或價值,如果創業只是複製前公司的模式或是競爭對手的模式,
必然會面臨很多問題,所以其實很多人再說的"差異化"真的很重要,就連現在的郭董都幾歲的人了都還在談創新,搞東搞西。
我不了解廣告公司的運作,但是如果以我的做法,我會檢視在這行業裡,目前欠缺的東西,然後想辦法創造出價值,這種價值才會帶給你
毛利,公司是要靠這個撐下去的,而不是削價競爭下的毛利。
身為老闆的我,每晚睡前腦袋都在徘徊,這個行業還有什麼價值沒有被創造出來。...(恕刪)


差異化的確是非常重要也極具價值的東西,但同時這也是最困難達成的價值
不論在甚麼產業,其實很多未被解決的問題都是顯而易見的,
但之所以長久以來未被解決,更多的原因是出在解決問題所付出的成本要高過於解決問題本身所帶來的價值,所以就被擱著了

我認為「創新」這件事情本身其實很弔詭,
創新並不等於差異化,創新遠比差異化來的難達成,
很多為創新而創新的東西,往往下場不太好,因為他可能偏離了目標對象當前的習慣認知,
當你沒有足夠的資源進行長久的溝通,說服消費者認定這樣的創新具有價值時,
很可能價值還沒產生,公司就燒到彈盡援絕了
郭董的創新,對我而言更像是用規模經濟來擠佔資源,
10個專案開發可能會有9個失敗,但只要有機會成功一個,
以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就有絕對的誘因可以持續做下去

且,更大的問題來自於,有時候的創新不一定是真的創新,它可能只是你以為自己發現了別人沒發現的問題,
曾經有個前輩告訴我:「當你發現了某個別人沒想過的商業模式時,你要嘛是天才,要嘛是白癡」
所以我一直認為,成功的經驗對一般人來說價值有限,因為成功往往無法複製,但失敗的經驗卻極具價值,因為90%的人幾乎都是用相同的方式失敗的。
箇中辛酸苦楚,只能自己體會了

談到差異化,以我自己過去服務客戶的經驗來說,
許多客戶坐下來就會先開始談自己的產品跟別人比起來多麼特殊、多麼有賣點
當然,商品的差異化是必要的,但這個差異化能不能被轉化為消費者利基,是另外一回事,
更多的時候,差異化只是一個方便用來溝通的語言而已,能不能具體轉化成銷售,還有很多布局必須要做,
我們以一則30秒的廣告為例,短短30秒的廣告,消費者看完後能記住的重點頂多2~3個
當有廠商天花亂墜的吹噓自己的東西多特殊,在所有曝光的工具中,把訊息放好放滿,消費者根本記不住!
這就是忽略了根本問題,「經營者所認知的差異化對消費者來說是否重要」?
如果夠重要,講一件事情就夠!如果不重要,才需要講那麼多來疊加自己的價值,其實產品本身就會給答案了
若這個差異化對消費者來說根本不那麼重要,花那麼多資源來描述,也很難成為消費者願意買單的驅動力,
市場是很殘酷的,消費者認為的利基才是利基,經營者自己講的不算!
所以,經營者必須先把差異化視為附加價值,要不要溝通這個可以討論,
但核心還是在於,當前的消費者認知是甚麼?需要的是甚麼?能不能滿足需求痛點?
如果其他競業也能滿足需求痛點,你才強調附加價值,
說起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要嘛花時間、要嘛花錢,
當資源有限時,就得面臨取捨。
我自己的經驗是,很多客戶認為因為沒花錢做行銷,所以銷售不好,
但實際上,有更多時候問題根本存在於客戶端在銷售歷程當中的某個環節沒有做到位,
這點帶來的影響,遠比沒做行銷來的更大!
以上是一點點心得分享
卡一位 晚點來看完

看起來滿滿的辛酸史 自己創業打怪真的是不簡單!
人是英雄錢是膽這句話真的沒錯

當時也就跟老婆說一句
你嬰兒服飾代購繼續做當拓客群
但是要做出一個自有商品來當品牌
我的薪水全交給你讓你運用
誰知道東西做出來後口碑這麼好
----------------------------------
靠FB社團營運(真的很方便)
學著租後台抓單
再找配合物流收寄貨(附近的全家和7-11鬆了一口氣)
上一年終於登記商行和開設發票

一步一步從無到有,一邊做一邊學。
追~~~~~~~~15551511

sxdsxd wrote:
同為創業者,我創的...(恕刪)


找外包
再從外包人裡找人才合作
創業真的不容易,樓主辛苦了,
資金週轉,人事勞健保,生財工具等當員工時不懂的隱藏成本都會在當老闆時一一浮現,
若有穩定的金主那還好,否則銀彈不夠經營者光是找錢就會耗盡心力,
年輕時有幾個朋友都趁著年輕出去創業,大多數也是跟樓主一樣,希望能複製任職公司的成功案例,從小單接起,
但最後都是靠借錢撐住公司,公司結束的同時往往自己也揹了一身債,無力再站起來,
經驗很寶貴,但設定停損也是很重要的課程,樓主加油。
Jason kid wrote:
這是一篇心情的抒發,(恕刪)


很多人創業都遇到你的現象。
很正常,不需要灰心,但是要作好未來的打算。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感謝樓主的創業真情告白,真的句句都是警世箴言,成立公司不難,難的是經營與成長的過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