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想利用假日去產地批菜回台北賣

首先我替農民感謝你想要幫助他們
但是我必須很務實的告訴你,很多很多的農民基本上都是在賭~
原因很簡單,產銷過剩的時候政府補助耕鋤,不會賠錢~,如果遇到天氣不佳產量變少他們就賺翻了~

再來~政府不是無做為,早就在監控並且示警告訴農民不要再種了,但他們就是要種政府也沒辦法~反正有耕鋤補助不會賠錢
台灣的政府不比日本,日本有管制肥料、種苗,但台灣沒有也不行,一但管制就開始民變了,政府不是不做為而是無法做為,這部份必須替政府說句公道話,不管任何政黨上台都一樣

台灣人啊~想賺錢又不想負責任,反正有問題都是政府的責任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請問雲林是菜品...(恕刪)


西螺的果菜市場是全台灣最大的農產品集散地
台北的蔬菜差不多都是這裡去的吧

雲林什麼不多 農特產很多
至於產地有沒有比較便宜真的未必

我剛好住雲林 前陣子搬家找來一個住西螺的大哥
他開15噸的車子做搬家生意
我請他幫忙一個全新冰箱下去高雄 運費開價八千
我問過運費  基本上一趟專車從中部下高雄就是六千起跳 (不是回頭車)
他還特地聯繫要去高雄的鳳山載水果回來賣
他說因為產地並沒有比較便宜~

現在產地蔬菜盛產 例如平地高麗菜
冬天是平地高麗菜比較能吃的季節
所以冬季平地高麗菜大出
我家附近有人開放自家高麗菜田
自備工具自採一顆10元
沒幾天看到黃昏市場旁的小發財車一顆才賣15元

盛產時產地價錢差
表示貴寶地的菜市場你也賣不到什麼高價
傳統市場價格不透明 會去的都是愛殺價的歐巴桑
年輕主婦偏好去有標價的大賣場買吧
你開小發財下去 想買現在盛產的便宜菜回來賣
能批的量有限
會不會連油錢都不夠貼
自產自銷的也就算了
你又想賣這又想買那
是能批到多便宜的東西
想想我剛剛說的搬家大哥 人家是開15噸的車子

而且高麗菜崩盤 基本上農民也沒啥損失
誠如樓上說的 他們就是在賭 賭今年沒有豐收 賭颱風 這樣就可以物以稀為貴
你可以google Lin bay 好油的高麗菜崩盤文章
高麗菜崩盤每年都來一次
我看完就不覺得農民很可憐了

vera775672931 wrote:
最近政論節目都在報...我有想法利用假日的時間開小貨車到雲林用比盤商高一兩成的價格跟菜農談價批到台北市賣(恕刪)
高麗菜白蘿蔔
菜農就靠妳

vera775672931 wrote:
最近政論節目都在報...(恕刪)

或許用網路宅配的方式會更好,現採現送更新鮮

這種事當然是可行 但無經濟效益

西螺就有交流道了 大卡車隨即上交流道 開夜車直達台北 3小時就抵達 不會有太多利潤的

台北市有兩大假日農市
一個在圓山花博
一個在希望廣場
都是當地農民直接販售
聽說主辦單位還提供冷凍庫供農民使用
至於銷量如何?
您可以去觀察看看
擺攤的農民都會將當日業績匯報給主辦單位

我家附近的公園
偶有人擺攤賣水果蔬菜
但應該比不過傳統市場和生鮮超市

台北人買菜的選擇太多元了
講究的可以到有機超市或有機假日市集買

我覺得要賺錢
要做到差異化
或者客製服務

光假日兩天
要運輸 要冷藏 要找地點 要計算損耗 客訴
可勞心勞力

那些大餐廳都有長期穩定配合的廠商

要當小蜜蜂只能應付散客
但是歐巴桑 歐吉桑 有的很愛計較 很盧 很煩

可以少量賣賣看
看有沒有這份動力繼續

產地不要跑太遠 浪費時間油錢
台北近郊的
金山的番薯 礁溪的溫泉菜 宜蘭的雞蛋 三星蔥 蒜頭等等

有想過一天的營業額要有多少? 獲利要有多少才夠?

有的鄉下農夫只是健身打發日子, 其實收入比上班族低又不穩定
老人家生活壓力比年輕人低

很多年輕美眉不喜歡曬太陽, 從事這種沒有空調的工作





我自己有和農民(種植者)直接進貨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你能夠把貨銷光,是有獲利空間的
但最難的就是銷售管道
我們拿前陣子的柚子來講好了
假設你一車帶回來10件(300台斤)的柚子
市場柚子價格一斤4-50左右,柚子今年價格崩盤,你會找的話可以找到品質不差一斤20-25的柚子
這樣你一斤我們就算有20塊錢的利潤
一車全部銷完你大概會有6000的利潤

但重點就在這全部銷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有空去台北市東區晃晃,你就會發現幾乎每幾條路口都有一輛小發財車賣水果
這些人也都是去產地直接批水果來賣的人

然後你記得扣掉找貨看貨的時間(非常重要,不懂的人常常和盤商買到爛東西還以為自己真的和農民買,不是到了產地就大家是農民,很多盤商是種一點點給人看,實際上他的量也都是去其他地方拿來的)
來往交通的時間,交通費用

你會發現實際上你這幾千塊錢的利潤前前後後可能要花掉你幾個工作天的時間
好像還沒有你乖乖上班一周的薪資高
現在菜非常便宜.高麗菜1顆10元.批去賣.一定會賠很多錢.油錢+過路費要1000元以上.
你的模式有人在做,只是沒有人真的知道,

夠吃,多賺,沒人出來說。


除非有人願意帶,像父母帶小孩,

不然賺錢的事,很難問到眉角的。


有財力的人,下去農民收購高一點,

以前人會被大盤警告吧,

現在公開、找熱心警察、熱心檢察官,

直播公審那些人,或許推翻改善的了,

只是還沒人做。。政府做會失去投票,所以不做吧。


產量多,就真的賣不掉,沒人要,又是另一種事了。

有人冷藏,屯貨,等價好,我相信有的。
光可以賣的地點感覺都不多
好像都會被開紅單

vera775672931 wrote:
賣得地點我也在思考...(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