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對岸來的426,可以回答大家關於大陸互聯網行業職場就業的問題

您好歡迎來這聊聊

順便請問一下
25000月薪目前哪邊算高或是普通
因為最近接觸到許多挖角的薪資
也都是25000起跳
福利另計


我在成都都不敢說是台灣人。現在負面的問題太多。尤其是榨騙。還有低工資。很丟人的。台灣人在那名聲不好。尤其是台灣自己人。很多都騙自己人

Alanleng wrote:
然後繼續解釋下薪資,你會發現我有一個從13000飚到25000的直線式上升。
原因有2點:

1、我2012-2015年所在的互聯網公司,經歷了快速發展、成功開拓美國市場、成功上市等階段,加上我所在的團隊做出了好幾個名揚全國的行銷case,這些功勞並不專屬于我一個人,但我也的的確確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從這家公司出來後,有一張非常吸引僱主的履歷表。這是人和。

2、我是在一家創業階段的電商公司拿到總監title和25000高薪的,那一年正是大陸風投VC看好“垂直電商”的風口,北京又是互聯網產業最聚集、資本最密集的城市。這家公司融到了一大筆錢,所以老闆也捨得給。這是天時和地利。...(恕刪)


正想續問這裡呢..
那想知道你新資部分..哪些是在同一間公司?
哪些是跳糟造成的??
為什麼你在2012-2015年時會離開原公司?純粹是因為薪水嗎?
嘲笑我們認為常識缺乏的事,是為了凸顯自身的優秀,好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中,逃避自我其實很無知的事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jerryho282 wrote:
依你發言內容的遣詞用字,實在很難相信你是個426,為什麼:
因為對岸不會有人自稱426,就如同呆完狼不會在大陸自稱是呆胞,這是個歧視名詞

奉勸你做人要實在,共勉之...(恕刪)


+1,樓主的用字遣詞,除了不像是一般的大陸人,還很像是台灣教育體系教育出來的。網路上果然假假真真,我不認為一個人會平白去做一件沒有動機的事情。


anderson-bear wrote:
您好歡迎來這聊聊順...(恕刪)


主要看企業規模和所在行業以及城市,25000RMB的月薪以企業總監級別的職位來看其實普通,算是入門級別,至少在我所在的北京是如此,在北京,大中企業IT行業的總監級別基本月薪要30000RMB/月起步,百度、Huawei之類企業總監級別職位月薪都在35000~50000左右,甚至直接年薪

大陸企業員工的收入不能只看月薪,因為還有其他部分組成,例如樓主提及的津貼,還有年終獎(通常都是很大一筆數字,最低也是“每年最後一個月雙倍月薪”的形式)、項目分紅獎勵、股票分紅(上市大企業在職一定時間后的員工通常會有企業股票可以每年得到股票分紅,很多時候月薪看起來平平的企業可是每年的員工股票分紅會大到讓人跌眼鏡,例如Huawei)

LOG109 wrote:
我在成都都不敢說是...(恕刪)


大陸普通民眾對台灣人的印象沒有以前那麼不好,尤其之前台灣旅遊火熱的時期,很多陸客到台灣遊玩,親身體驗和看到了台灣人的民風善良,素質很高,對台灣人的認識普遍都是正面的,而且大陸民眾也能區分政府是政府,民眾是民眾


isaactzeng01 wrote:
+1,樓主的用字遣...(恕刪)


樓主用426這個詞應該是想自謙一下而且可以拉近距離感,但是這個詞其實是帶有歧視性和狹隘偏激認知的,現在反而帶來一個問題:台灣人現在真的面對對岸大陸的人民以“426”來看待嘛?我覺得答案剛好相反

樓主對台灣民眾的認識和理解看來有些偏差,少數偏激狹隘之人的言行絕對不能代表整個台灣民眾這個群體的思維與認知

j90s5520 wrote:
第一次在這個版上回...(恕刪)


不用擔心會被排擠,因為不會,企業用人都是看個人能力和實力,同事之間要看社交能力和自我為人,這些都與地域國家沒太大直接關係

如果真的想到大陸打拼,其實需要了解的是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比如大陸的行業現狀、企業現狀、城市現狀、物價消費現狀等等這些大環境方面的要素,以及對自我能力和發展方向要有清醒的認知與定位,對企業面試招聘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大陸機會很多,但是同樣參與競爭者也多,淘汰率也殘酷,除能力外,踏實做人做事,務實,勤勉也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isaactzeng01 wrote:
+1,樓主的用字遣詞,除了不像是一般的大陸人,還很像是台灣教育體系教育出來的。網路上果然假假真真,我不認為一個人會平白去做一件沒有動機的事情。..(恕刪)


樓主的IP是美國舊金山那邊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