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四二輪班 ,有早晚班,下班時間到就交接給下一班的人 不用留下來加班。
而輪夜班部份,我看別的部門也是看員工需求,有的人喜歡作晚班有的喜歡早班
,於是就很多人長期作早班或晚班,當然也有長期作早班的偶爾輪一下晚班。
所以不覺得有爆肝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覺得累不累。
我覺得你要做機構還是設備都行,但機構工程師應該地位較高。
因為設備和製造的op 常是對立的關係,對部份的op來說不覺得你是工程師
,不覺得你專業。
因為也有能力差的設備卻還是可以作很多年的。
然後升遷真的還是自已要有野心決心往上爬,因為我公司廠長經理等 很多主管都
是從設備爬上來的,重點根本是工作態度的問題。
與你是做那一種工程師無關。
但我覺得機構較好,因為颱風天 不用像設備工程師一樣被迫來上班。
且只要你有心要爬 根本做什麼都沒差。
而設備只是靠加班賺錢 ,一開始是比新人的機構工程師薪水高很多,
但機構工程若一直做的好,隨著每年的調薪調的比設備多,後來好幾年後
你賺的錢仍會追上設備 並且甚至比他們多。
不過年輕時多接觸不一樣的領域是不錯~~但最後還是走機構工程師比較有未來
1.機構工程師 (大學畢業新鮮人沒經驗) 底薪 32K
welly1231 wrote:
各位版大好:最近我...(恕刪)
搞笑牛杯杯 wrote:
都不選!設備只是在...
...
難道這些從德國或美國而來的開發製造商原理懂的比你少,疏不知材質是模仿不來的。
都在亂改機台,看似解決當下A問題,有業績向上頭交代過去
...
(恕刪)
看到這樣的回答,基本上可以知道你遇到的設備工程師並沒有將問題吃透就改機台,為改機而改。我看過真正對機台有熱情且對設備有深入研究的設備工程師,他的意見連廠長都很重視,甚至設備原廠廠商都為之拜服。更何況,除了主機台可以改外,還有一堆附屬機台等著設備工程師去改,我就認識一位專研local scrubber的設備工程師,所有人一有local scrubber的問題,第一時間就想到找他,廠商開會時看到他,全都乖乖地不敢唬爛。
shadowiii wrote:
工作就只是工作,未來會如何一切在於你自己跟機運。
看過做機構工程師薪水少到受不了,轉設備工程師。
也看過設備工程師出身,一路升到處長級,副總經理。
工作久了,覺得做事的方法,與人溝通跟思考邏輯才是重要的。...(恕刪)
美光台中的廠長,就是一開始在新加坡廠做工程師,一路上升到日本當廠長,現在台中當廠長。
我認為一開始的工作主要還是累積經驗,累積人脈,同時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耐操?!喜歡機台?!喜歡挑戰?!喜歡管理人?!...),這很重要,要先認清自己的特質,配合外在條件(有沒有資金搞大、有相關知識的人幫忙與投資環境適合),就可以決定自己要朝哪個方向前進。新鮮人不用擔心未來沒頭路,只要做得好,一堆人會幫忙介紹新的工作,完全不是問題。
設備還是機構哪個好,我可以直接說,就去美光吧!!兩年後想要轉機構,都還是可以轉。只不過,屆時你會發現,你想去的那家公司,工作環境沒有美光好,福利沒有美光佳,甚至連面試你的主管薪水都還沒有你拿的多...

最後,回首我的職涯,我做過設備工程師,客服工程師(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設備製造廠的MFG副理、經理,以及現在在半導體工廠的一個部門主管,我很幸運基本上都有照我的意願找到我想要的工作,感謝朋友的幫忙,也感謝上天!!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與言論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使用該資料與言論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