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找不到人了.....建築工地還好找,一般外面的工地幾乎沒年輕了,我們都在考慮引進外勞了.....一天5~6小時?不只喔基本上是早8晚5,還要隨著工地到處跑問問監造就知道,如果手上好幾件案子的一天開車一定超過3~4小時(各個工地<-->家)基本上想改善就業環境就要改善最低標限制,大家都在那標不賺錢的 怎麼可能回饋到員工及改進環境
y968811y wrote:你真的認識工地嗎?...(恕刪) 阿原po都說...做了工地一年因為家人反對才又回去做白領工作...你才真的認識工地嗎@@?不要說什麼晚景淒涼工地不是不賺,而是如果跟人家學賭阿、喝阿,有的沒的賺的都拿出去了,當然晚景淒涼
朝鮮小弟弟 wrote:先說原PO本來國外...(恕刪) 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何時商人變成這麼有社會地位、人人稱羨的工作?自古以來都是 士、農、工、商,商人因為買空賣空,所以在過去的社會地位其實不高(當然也有少數紅頂商人)。真正出賣勞力辛勤工作的農人、工人的社會地位反而不高? 是整個社會笑貧的問題嗎?
重點是原po讀書的錢都是家人出的,而且還培養到送出國讀書。我自己也是父母送到出國讀書,結婚後一直很想在家做家庭主婦,老公也同意,但我爸媽就很生氣“送你讀那麼多書,不是讓你坐在家裡不做事!”我現在也還是乖乖當一個上班族,因為父母真的為我讀書操了很多心,從小學一直到研究所都是讀名校。成績不好,父母會省吃儉用幫我請一對一家教,陪我讀書寫作業。但是,我也覺得困在辦公室很痛苦,覺得讀書的時候在咖啡廳打工快樂很多。現在只能好好調整心態,努力去適應上班族的生活.....
我也是到國外讀書的高學歷份子,最近提供建議給一位手握1.5兆元的現任高官,此高官有聽進本人的建議,因而改良原有政策。國外讀書的高學歷份子有社會期待的責任,不只為自己活得開心,還須有提升全民福祉的心!國外讀書的高學歷份子不一定值得人們尊敬;國外讀書的高學歷份子之中,有人有提升全民福祉的心、智慧、能力與行動,才是值得人們尊重的原因。
JasonQ wrote: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何時商人變成這麼有社會地位、人人稱羨的工作?...(恕刪) 古代是中央集權的封建+農業社會,政府的稅收來源靠的是廣大的農民~因此農民地位高~現在是工商業社會,資本主義和科學當道,重視的是經濟成長,誰擁有資本,並用來能創造更大的財富,自然較受人尊敬~言歸正傳,最近有本書很紅叫 "做工的人" 有空樓主可以去書店翻翻.不是說做工不好,但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一般人還是寧願不做工~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