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替自己剛來的新公司徵才


noah0316 wrote:
請允許我保護自己,謝謝!(恕刪)


如果是這樣

你一開始就不應該來這裡徵才


也很意外會歪樓呀!

……

原本只是想找志同道合的


casavona628 wrote:
如果是這樣你一開始...(恕刪)
沒有挑戰樓主意味~

但在台灣真的徵才資訊太不透明, 相信勞工都有被資方不實徵才廣告, 欺騙的經驗(etc. 資方廣告打出來的薪資,還是一堆亂七八糟津貼加上去才有的,實際底薪卻遠低於廣告的薪資,然後所謂的暑假 也不過是工場沒訂單時,廠方要你拿年假來抵用)

版上很多勞工朋友都有血淚經驗上來分享)

大家被騙多了, 加上政府也對此漠視, 所以才會對資方不信任~

我相信有好的徵才條件, 不用資方打廣告, 勞工也會會相告知 (不然你看TSMC/台塑爭才 哪個不是大排長龍??)
各位,

我會這麼無償地替公司徵才

就是因為

1、我主管人在資訊、系統規劃領域很強,他只沒有用過EBS
且他有識人之明!

2、這次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所有EBS的,如果只是單一模組

對自己走這行,助益不大!

那麼多人一直在質疑公司的福利!

基本上,ERP這行到最後,就只能論自己能力高低去談薪水了!

公司的福利我就照104貼的吧

如果我一直去問人事部公司福利

豈不是太白目

但我想它應該很好,不然裡面年資都平均28年

供三餐,住宿,交通車,年度旅遊,勞健保
◆ 分紅/配股
1.員工紅利
◆ 獎金/禮品類
1.年終獎金
◆ 保險類
1.員工團保
◆ 休閒類
1.國內旅遊
◆ 制度類
1.員工制服
2.伙食費
3.誤餐費
4.完整的教育訓練
5.順暢的升遷管道
◆ 設備類
1.員工宿舍
2.員工交通車
3.員工餐廳
◆ 請 / 休假制度
1.週休二日
2.特休/年假
3.陪產假
4.女性同仁生理假
5.女性同仁育嬰假
◆ 其他
1.員工停車位
2.健康檢查
◆ 補助類
1.旅遊補助
2.退職金提撥

jupid wrote:
真的...也不曉得...(恕刪)


會砲的你也知道...

平常也大概是怎樣的人
noah0316 wrote:
替自己剛來的新公司徵...(恕刪)

ccl7713 wrote:
傳統公司保守的作法就是找個強手+一堆生手
系統也可以導入
就是慢,而且效果不保證

這就是台灣企業落後的原因:不相信顧問公司的價值
當然,台灣最大的顧問公司也很爛,只會導入,不扛責任,不保證價值

美國與日本為何會強大?
主因之一是尊重專業,反映在第四產業(顧問服務業)發達恕刪)



其實這也是我的疑問,導入ERP初期為何不由顧問公司來主導? 當然費用高昂是一回事,但是若導入失敗,無形的損失可大可小.

另外我要幫樓主說句公道話,如同前面其他幾位所說,有興趣的人直接私訊樓主即可,批判樓主的意義在哪?

就我來看這些職缺,如果你在大公司,資訊人員要碰到ERP所有模組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以SAP來說,FI CO SD MM PP ...如果你精通1-2項就很強了,這職缺可以練兵兼升級,Oracle ERP也是主力產品之一,學會了將來出路應該也不錯. 不過導入ERP想必會很操就是

有機會可以熟悉ERP的流程,這種機會不太多...
Dear All: ==

就是顧問公司弄得一團糟= =

= =,

正在收拾爛攤子!
資訊軟體這方面的流動率比較特別, 很少資訊工程師會在一家公司待太久, 如果一家公司能將資訊人員的平均留住時間拉長超過五年以上才離職, 可以肯定的是這家公司的待遇福利等, 和其他行業或公司相比, 付出與收穫的CP值絕對至少有中上的程度.

試想各位如果剛進一家公司不到3個月, 老闆請您幫忙尋覓相關領域的人才, 通常會有兩種情況 (1). 表面說好, 事實上根本當耳邊風. (2). 像版主一樣. 私下透過某些管道試著幫忙公司. 不可否認情況 (1) 的比例占多數. 為什麼呢? 很簡單, 因為進了新公司不到一個月, 發現很多不妥之處, 感覺有點像進了賊窩 上當了. 因此不想害別人遭受無妄之災. 或者新公司沒什麼特別吸引或直得留戀的地方.

許多工程師做久了, 對於技術和溝通, 脾氣很容易暴躁鄙視而回應不當, 然而版主自始至終的表現還篹穩妥, 所謂近朱者赤, 相信版主新公司的人員互動磁場應該不會太差.

工作久了, 漸漸地發現 (工作內容有點興趣) 及 (人際磁場效應) 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這兩者能讓人有80分的滿意, 理性思考後產生心動的感覺, 剩下的那些薪資福利及公司規範政策文化等雜項, 也不會令人太失望. 至於如何知道 (工作內容是否有趣) 及 (人際磁場效應), 就看自己與新公司面試期間的諸多互動感覺. 就跟找女友娶老婆一樣囉!

TWTIDAK wrote:
其實這也是我的疑問...(恕刪)


台灣的顧問很多都是半調子

小弟有推過ERP導入的案子

也是顧問來協助導入

但半桶水

公司流程只覺得是製造業沒什麼困難的

結果沒跟結帳的會計人員溝通好

導入完當月結帳結不出來

才發現成帳的過程有錯誤

搞得雞飛狗跳

還推回責任說是公司內部問題

結論就是....靠顧問倒不如靠自己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