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看了另一篇,很多人審別人的薪水比老闆還嚴苛..再看看韓國吧


cm4430 wrote:
一瓶可樂要台幣47元,目前台灣才賣18-25元,這個價錢幾乎是兩倍了。
如果台灣人願意支持用兩倍物價去購買所有民生物資,那台灣的人均所得就可以從目前大概2萬美金跳升到4萬美金,一舉超越韓國和日本。
可是不太可能,台北那個賣魯肉飯的漲個幾元大家就在叫,水果漲了也在叫。不許民生物資漲,只想著要工資漲,這合理嗎?專挑對自己有利的來講,這對嗎?
要比應該比實質購買力才能了解台灣人是不是真的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講反了吧, 人均四萬美的話, 誰會在乎滷肉飯漲個幾元
薪水就是低!難道能不省嗎?!



kubuz wrote:
人均四萬美的話, 誰會在乎滷肉飯漲個幾元

當然會,尤其是這種品牌性質的飲食行業,
人均多一倍,知名品牌滷肉飯可能得漲個3倍.
TAMAMA_TAIPEI wrote:
你不覺得這段話有點自相矛盾嗎?
外商也是需要基層庶務工作的員工, 但為何同樣是無須特殊能力的員工, 人家薪水就是比台企高?
外商也不見得每間都是全球百大千大企業啊~但人家就是有制度, 肯照顧員工
進不進的去外商不完全是能力問題, 外商很重視應徵者屬性是否符合公司需要
且外商工作本來就比本土企業少, 僧多粥少自然門檻高

外商願意多給一般來說是不懂行情
看過太多的例子了
只要有本國籍的人資或是主管往母公司報告
外商開出來的薪水馬上就降到與台商差不多
外國人來台灣不是要做善事
不要把外國人想像成大善人

cm4430 wrote:
一瓶可樂要台幣47...(恕刪)

可是再看一下其他如礦泉水、咖啡、鮮奶好像跟台灣差不多耶,
如果薪水能漲一倍,
可樂讓你漲3倍也沒關係....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emeryville wrote:
外商願意多給一般來...(恕刪)


我很好奇是哪些外商(或假外商)這樣搞?
至少我知道的幾間知名的外商都不會這樣搞
連我老婆同學在傳統產業的外商也沒這樣搞

外商又不是笨蛋,最好來台這麼久不會知道台灣文化與薪資水準
希望漲薪資,也不是振臂一呼就成

台灣這種外向經濟體,很多企業依賴出口生存。漲工資意味著生產成本上漲,產品單價有調漲壓力。

企業的應對辦法不出這幾個:
一是提高產品質量,即使加價,客戶依舊買單;
一是增加資本投入,改善成本效益,用較少的人力生產更多的產品;
一是催促央行降息,用弱貨幣抵消勞動成本的上漲;
最後是離開這傷心地,到別處開廠,或乾脆收起來不做了

一二多見於發達國家,也真正能提升國民購買力。但一非常難為,畢竟這麼好康的事,國際上競爭非常大;二也往往導致低技術勞工大規模失業,法國就是典型例子

至於三,其實是一種七傷拳,是透過榨取國民購買力來補貼外銷企業。即使名義上勞工漲了工資,但購買力沒有實質增長

四是死棋,不多說了

台灣企業中能做到一二的屈指可數,三是進行式,四也不少見,那麼薪水低也是不言而喻了

TAMAMA_TAIPEI wrote:
你不覺得這段話有點...(恕刪)


你不覺得,一個不需要特殊能力的工作開30k

為什麼一堆人不去外商領30k非得去爛公司領22k??

是因為能力不夠進不去?還是位子太少擠不進去

有哪個國家的好工作不需要競爭的?既然有競爭,一定是要比能力阿


一堆22k只有降自己薪水去跟別人競爭,不是靠自己能力跟別人競爭

整天罵老闆,阿,沒人去做22k的工作,老闆能活得下去嗎?

這才是台灣問題

JasonStock wrote:
就是因為大家都是領...(恕刪)


這根本是年度鬼話

可以告訴我在金融風暴前,為何周休二日一天八小時,那時候的OP起薪可以達到25K以上
現在老闆賺更多的更多人,當初那個22K就是被這些人利用的
能力一回事,但是這種最低薪資,實在丟臉

cckm wrote:
當然會,尤其是這種...(恕刪)


薪資變高

服務業馬上就能感受得到


當然,台灣一堆人最喜歡拿大賣場的價錢去跟人說,沒有阿,很多東西都很便宜

那也好

就讓財團用資金去掌控,大量的批發才會便宜阿

等到那時候就不要哭哭財團壟斷

cm4430 wrote:
一瓶可樂要台幣47...(恕刪)


那你是沒看到水跟其他的東西差不多嗎?
跟上次某人跟我說日本物價三倍

拜託,他說他在那邊工作幾年,物價三倍
我去超市,很多民生用品跟台灣差不多價格
有些比台灣便宜
去要裝的民生用品,一堆洗面乳比台灣還要便宜
但是人家時薪200-300...台灣呢?
要比較不是拿一樣東西來做比較好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