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大學生有感) 台灣老闆都把工讀當正職在用,還怪學生不能兼顧課業

一次想要討論的事情太多了導致這篇實在有點失焦
到底是工時太長呢? 工作和說好的不同? 薪水太低? .....
稍微整理一下會比較好
甚至" 大家又鼓勵年輕人多打工增進見聞,又一方面加諸不合理的工時,再來怪大家讀書讀不好 的矛盾現象,大家怎麼看 "
這個問題其實很籠統,因為大個大家和那個大家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如果你有本事...大學的課業不能兼顧也沒關係...
要60分真的太簡單了﹗
喜歡讀書的,不用人家說,自然就會把書讀好..
不喜歡讀書的,煩麻請去做工,前景不會比讀書的差..

改變社會改變別人是非常難的事,改變自己最容易了,
想辦法就能讓自己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有人第一名,自然要有人去做最後一名,
我讀完書才發現社會根本用不到,出了社會又拼命重學,自然是100%都用的到的本事,

五專時候工讀只讓我學到一件事,耐操....然後體會學生本來就一文不值(啥都不會啊)..
但我覺得經驗過就值得了...不然等到我20多歲才體會到,那就更悲慘了﹗
打混摸魚也是一種求生本能...其實我覺得什麼人都有存在的意義,
當你學到後,自然就能過你想要的生活了,別在意現在的薪水...
小弟也是從6000打工..到5萬六(工地扛鐵)--上班35K慢慢熬到現在200K,
一樣也是只能一天吃三餐啊,也多吃不了什麼...不用羨慕別人
只是生活上比較能隨心所欲了﹗
只能說還年輕

短視近利

為何這樣說呢?

一個人的人生是長期的不是短暫的

你想到的只是我現在怎麼栽就要怎麼收獲

可是人生不是這樣的,沒什麼什麼是馬上得利的

我大學快畢業時,教授曾經說過

你人生的高峰,是你到達最高點時能維持幾年

舉例來說,大學畢業,找到工作

當職員五年,當主任五年,當經理五年,當副總五年升總經理,總共二十年

你四十五歲了,六十歲退休,你有十五年的時間領年薪五百萬,你就有七千五百萬

老是計較你當職員的時候領多少薪水,你當主任的時候領多少薪水,結果工作換來換去

或是升不上去,只是壓縮了你當總經理的時間

你大學打工,你會計較說你做的是正職員工的事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就算大學畢業剛進公司,這些事還是要從頭做起

在大學時就摸透了最底層的事,等將來進公司你是否很快就能升職

如果省了二年,你當總經理的時間就多了二年,就多賺一千萬

而你在計較當工讀生的薪水

就算讓你一個月多一萬,只做你份內該做的事

一年也才十二萬,你算算跟一千萬比比。差了多少

上面的舉例是指人生的階段,不一定是主任,經理,或是總經理,也可以是老闆

人生就是不斷的累積

重點在態度

不要只看現在

真的成功的人,在前期工作中不會只看到領多少錢的

只是在為未來做準備

Frostbite Hands wrote:
p.s. 相信各位一定不知道在歐盟裡面還有許多國家是免學費的,並且有所謂的「ERASMUS」計畫,提供名額多到你都不想去的獎學金機會讓你能讀書。...(恕刪)


高社福就必須有高稅收,
台灣的稅收並不好看,(不過人民薪水也低)
受薪階級有接近4成是不用繳稅的,

別只看到別人的好
a24976440 wrote:
高社福就必須有高稅收...(恕刪)

真的建議大學時期就好好讀書,離開學校後一堆工作等著。連賺不到錢的窗簾業務也有,哈。

Frostbite Hands wrote:
大家身為大學生的時候...(恕刪)


很好奇你這個大學生會什麼~ 你能幫老闆賺多少錢? 自己要增廣見聞~老闆還要給你好的待遇 120太少? 有本事就領獎學金 自己發明東西賣專利阿? 現在滿街大學生~你還當大學生是寶阿?
看你的用語跟口氣,就不像是要討論,而只是在抱怨。




Frostbite Hands wrote:
大家身為大學生的時...(恕刪)

Katong wrote:
你這麼好學,方便透露一下,是哪一所高教學府嗎?

在高雄
那就絕對不是台成清交政

(我是原PO)

沒想到一個晚上之後樓能蓋到這,很高興有很多人願意參與年輕人的議題討論
我也是把身邊觀察到的現況,大學生的兩難處境和感受和大家說
------------------------------------------------------------------------

我不是因為計較薪水多少、短視近利發文的。
如果薪水少但能學到東西,當然很好,但又少又學不到東西你怎麼看?
能提早到企業裏實習,學知識、摸透工作對以後很有幫助
但是真正的「實習機會」大約只有一半是真的
我是少數幸運兒,學校有在五星級大飯店、機場、中華航空、鋼鐵出口公司...等等實習的機會,所以先排除,先就說大部分的大學生能擁有的工讀機會好了,大部分都是付出勞力的打雜,對時間要求也很大,大家有興趣可以到104,1111...等等網站看看。

所以上面有些人說的盡早學到東西這件事,對大部分人說根本就不存在,我看到的只有去付出勞力及時間換取低薪和影響學習
要不要打工是自己選擇沒錯,但這個選擇的代價會不會太高了?
我一個人勸別人不要打工,專心在課業上還會被當成異類

--------------------------------------------------------------------------
我不是來抱怨的,是覺得工讀生不該被趁機打劫,然後看到某老闆自己給人這樣的工時,當同學要準備考試請假還要被他說自己不會
善用時間,我不信老闆自己能這樣工作又科科考60分

我在假期當過家教,因為這科目很少人會,一小時有1000nt,所以我知道就算工讀環境這樣,如果有能力就是一切
但是在台灣的環境,大部分人難道註定永遠不能平衡打工和讀書嗎?
因為打工而荒廢課業的人不是少數,而是變成一種普通現象,所以才要討論
有太多人選擇去打這種工,這樣的規模,已經嚴重影響到基本大學生的素質,影響到國家未來
不是說我一個人自己有能力爽爽過就撒手,其他人就會自己變好,當不好的人是90%的時候已經影響到整個社會
這些大學生是以後的壯年阿!
我的現況是完全可以不用做這種勞力工讀,可以直接等畢業去職場了,其實不用這裡發文還要討人罵


因為這個循環很嚴重
不讀大學沒工作 → 沒錢不能讀大學 → 讀大學必須打工 → 打工不能顧好學業 → 學業不好就學不專精 → 大家都學不專精,經濟就不好 → 經濟不好,大學補助費就少 → 學費貴,必須打工 → 打工不能顧好學業......



說大學生們都抗壓性不足還自以為自己很強的那位話我不認同,是以偏概全吧
工作及讀書是兩個要兼具腦力體力的活動 8:00~16:00 上學, 17:00~21:00打工 ,六日也上班 ,這樣你可以把書讀好(別忘了你是大人已有職場經驗能力應該要更好) 我真的佩服你,不然說風涼話我也很會。



Dino M wrote:
一次想要討論的事情...(恕刪)
Frostbite Hands wrote:
大家身為大學生的時...(恕刪)


版主別抱怨了。

先去把外文學好,在家等等機會移民到北歐。

不然就看看有沒機會出生在北歐家庭。

不看遠在北歐,對面中國有很低價的生活,搭公車只要RMB 1元,RMB 10元以內就有的便當。

他們是很歡迎過去當國民。

以台灣人的水準,到中國任職,應該是很搶手的。

在台灣,已算不錯了,還有機會讓你去做做小吃店。在別的國家,小吃店要面對高租金,衛生法規。

不是租個店面就能立刻開店。

當你自己當了老闆,你先問問你自己會不會徵工讀生?

你也可以去競選立委,或是去推動嚴禁工讀生工作的法規,維護學生的學習權利。

先進國家能夠先進,是因為他們有選出好的政府,能帶動國家與國人。

一個國家的強盛衰敗,是有個循環的。

70~90年代,台灣靠生產代工,創造經紀奇積。

接下來的20年,就吃老本。現在雖然是有點辛苦,敲醒的鐘來點醒國人也是很好。

2300萬人口不算少,要自己有作為最重要。

北歐國家能有今天的福利,那是他們年輕人前面的幾代在努力。

台灣有今天,也是政府空轉幾年,只跟中國修好,等他們的紅利。

台灣應該在全球去推廣台灣,去吸迎投資進來,去吸迎遊客進來。

各國駐外單位,不是只有協助當地國人,要更積極去推廣台灣的好。

政府的作為,不是一天就能看到效果。相對的,政府的無作為,也是在幾年後才看到問題嚴重性。

就期待520後,與新的總統,新的政府一起努力再把台灣帶上來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