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拉拉拉 wrote:
這..你應該先翻一...(恕刪)
有問題可以私訊我,從386開始玩,電腦門市維修,SI.COM,ISP,上市上櫃公司,目前已轉行。。
有人私訊,本來不想寫太多,但是想想如果很多人私要一一回應,也不太可能,本人已經很少出沒此處了。
就寫一些小心得,因為將近十多年的光陰,背景因素不同有些經驗沒辦法完全借鏡.當成參考就好。
從電腦門市一直往上走,把系統的路走了一遍,發現千萬不要作太end user 端的工作, 那只會累死自己,但是學習的過程是必要的,當你越往上走,你有深厚的功夫底子,解決各種問題會如魚得水,除了你的專業的領域但是比別人多懂一點,就是你的價值所在。雖然MIS看似都是在打雜,但實際上都是在深耕你的人脈,當業務會計部門月底作帳,個部門年底盤點出貨時,系統掛掉,你雖然作的是你份內的事情,
(台灣MIS不是打雜就是外包)但那也是你領這份薪水的功用所在,所以不要抱怨,廣結善緣,當大家在這家公司的緣份盡了之後,也要記得常聚餐,有時他們都是你的貴人。而且你可以玩到很多東西,交換機系統,電力配置..等,抱持著當初進資訊業的熱忱,不斷的學習,學到的就是你的,不要抱怨公司為何薪水跟你的能力不相當,常換個立場想,如果全公司只有你知道電力系統在哪裡,老闆就不會輕易把你換掉,當然有時候要做好準備,雖然上面的人不清楚或者不知道你的價值。
曾經在某個要推I.P.O的傳產公司(其實是個坑)說得好聽是要上市上櫃,進去之後才發現公司的營業額未達I.P.O的基本門檻,而且連續將近二十年都沒有超過三億....企業的流程太過人治,但這也是有故事,就略過。
進去的前三個月都沒在做啥事情,就是每個部門去作需求訪談,了解公司運作(企業文化不同,作事態度方式也會不同,需要微調自己)然後把公司所有平面尺寸圖畫了一遍,把部門資產作統計整理,電力網路等個個系統,繪製相關圖面,把倉儲的空間,淡旺季的人力周轉率需求..等等 作了一遍,整理好了,但老闆卻不知道你在幹嘛..覺得你作的都是不相關的事情...包含業務部門人力流動的太快,一個月內有將近時人離職,後來也調整了業績獎金制度辦法(前一天,跟他女兒說,隔天總經理發佈該辦法)有時候一些小事情,要懂得建議老闆,或者作人情給家族企業中的人,或許他們不會感謝你,但你不會愧對這份薪水。
但這些該作的事情,看在其他部門主管眼中,確是基本中的基本,也就是後來他們介紹工作的原因,因為你只是作好你位置上為公司該作的事情。(所以減少抱怨,認真做事。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提供幾個階段的大致上的目標重點
1.摸索期: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如果不知道方向,不要冒然換工作,特別是你在沒有任何經歷的情況下,如果真的想換,快刀斬亂麻,然後這段工作資歷不要寫。如果真的沒有方向,可以先去朝業務方面的工作去作,雖然跟你的專業度差很多,但是他是一個廣泛接觸業界生態的好職業,然後你會聽到很多秘辛,但是千萬別說,業界很小的,但是你可以知道哪些公司的福利制度怎麼樣,然後跟IT部門接觸的好處是,他會跟你說很多不能說的秘密。這可以當成你選擇方向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甚至公司挖角你也是可能的,前提是你要夠優秀。
我曾經某一年工作運氣不甚好,連換幾家都要上市上櫃的公司,有一個月的,三個月的,六個月的。這個後面會補充,作到某個層級,除了作事(你的專業),更重要的是作人,工程師有個壞缺點,喜歡拿專業來談專業,但給薪水的是老闆,某種程度下要學會食君之祿,與君分憂。 否則沒有一個公司沒有派系與紛爭的,不要太靠專業以為不會有人弄死你,公司沒你不成,你很快會看到老闆桌上有一堆履歷表。
我在電腦門市工作時間約兩年左右,都是在組裝電腦,現在來說,算蹲點工程師吧,專跑公家機關的維修案,一度有幫私人組裝電腦,維修,賺零用錢,當時月薪才一萬八 兩萬,都作一年左右,(後來換第三家就掛主任了28K)
2.SI,上台北開始跑園區的廠商維修,資料庫備份,但通常都是晚上10點出門,凌晨回家,加上老闆很摳,這裡撐不到半年跑了。30K含住宿
3..COM 某竹科公司轉投資的一家公司,三五年後倒了,因為看不到未來 跳過不多說 到目前為止 工作約三四年了 薪水30K,為了跨越自己的門檻,跑去進修,網路工程師班開的課很多,但不要想說能學到多少東西,重點是去認識同學跟老師,爭取較多的工作機會,就這樣碰到朋友,介紹去外商的ISP...(認識的別爆料謝謝,我知道還有很多朋友還在資訊業會來這爬文) 補習班的老師本來要介紹去微軟,但我沒去。
去I.S.P是成長最快的階段,因為要英文書信往來,可以練英文能力,雖然聯考只有考六分,但是後來可以跟老外自由對談,這個時間是一段很重要的時間,然後待久了,跟很多公司的IT部門聊天,發現外商的福利有些是好到很誇張,不過還是要看公司,基本上福利制度
美商很現實,你要談薪水,要拿目標去談,你來公司能達到多少目標,要多少錢,讓你開,但是作不到時間一到他就請你滾蛋。而且這幾年經濟景氣不好,很多外商也撤離台灣,福利也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不過有證照,語文能力好均薪仍優於台商。但你常常會看到同事,早上在聊天,中午已經抱著一個紙箱跟你說再見,一秒變成畢業餐會。(離職叫做畢業)
德商荷蘭商或者法商,工作的步調跟民族文化習性有關,通常福利很好,但是越好的公司流動率越低,職缺通常就是一個兩個,工程師都待十年二十年的那種,當然他們也會招募新血,能夠有第二語言專長能力的工程師就很吃香,問題是沒有幾個工程師會特別去學法文之類的,但是英文一定要好,聽說讀寫流利是基本的,三五分鐘英文自我介紹,或者全程英文面試考試,都是常規。 有機會自己或者跟同事去出差。當然有些外商特別是老美,要配合他們上班時間開會..超級累人。美國東西岸跟你台灣時差多少你就知道你要幾點來開會..
台商有分,但通常待遇要看老闆,但小氣得多,大方的,要看你祖上有沒有積德,薪水調幅也不高,沒賺錢要你共體時艱,賺錢就是放自己口袋,資訊業大多是靠跳槽挖角來提升自己薪水,當然也不要以為離開了一個坑,不會掉進另外一個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會離開,公司缺人一定有原因,想辦法去面試的時候多觀察公司的地點,格局..各方面的資訊,對自己有益。不要不信邪,有些公司風水不好,來的人也很奇怪,這是後話了。不過本人有統計了一下,並且學了簡單的風水格局看面相之類的,累積久了,準確度頗高。
台商,去了大多是賣肝,但是如果你還年輕,可以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系統或者規模,自己要想好,有些是機會,但有些就是地雷,通常地雷比較多。賣了肝,也不能賣太久,薪水,新技術新領域,或者成就感云云..自己看公司能給你甚麼,你能給公司甚麼,在決定你要待多久,如果離開,又要往哪裡去。
離開I.S.P是因為有朋友Double pay 挖我,人窮志短,有時候就是賭一個機會,不要後悔就好。
在談到規模大一點的公司,其實都不是在作事情,因為要推I.P.O的關係,跟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會搞死你,基本上還有三朝元老在,特別是業務部,然後就算你掛個經理,也沒甚麼,上面多的是協理,處長,總經理,執行長,董事長...這時候要懂察言觀色,不要介入黨爭,看到一些奇怪的信件或非職務相關的東西,千千萬萬不要多嘴多事。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知道伴君如伴虎。所以一樣的工作薪水,太大的公司也不建議去,除非你雄心壯志,還有家族企業也不要去,通常傳子不傳賢,如果想要出頭天,那都沒你的份。而且裡面都是人家家族你連掃地歐巴桑都要很恭敬。不要以為總機小妹好欺負,她可能是老闆某親戚女兒之類的....
公司大小跟你的薪水沒有絕對關係,營業額就算上百億,你領到口袋的也不過就是那麼微薄的幾張紙。重點要看你去的職位能碰到多少東西,要背多少責任,薪水跟責任是不是成正比。結婚後開銷變大,能夠負擔工作變動的機會還有風險相對提高,所以趁年輕多看看,多認識一些朋友,到中期,其實不用找工作,放風聲出去,就會有人幫你介紹工作了,前提是你要夠優秀,底子好,人緣好,自然運氣也會比別人好。早期會有股票選擇權,現在最多讓你入股,但也要上櫃有辦法成功才行,光是財報要調整就要花很多時間。目前待過的就算年營業額三十幾億台幣,申請I.P.O到我離開了那麼多年以後,還是沒申請成功....,財務長都跑了...
再來是獵人頭公司,如果您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信心,語言能力又好,工作資歷完整,時間超過十年以上,想朝專業經理人的目標邁進,可以找幾家獵人頭公司談談看,最好TOEIC要有一定水準,通常他們會先篩過你的履歷,因為他們也是幫企業挖角或尋找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職缺,所以通常會廣結善緣,,但條件相對很高,或者有特殊需求,依照工作的年資還有能力條件開的都不錯,當然薪水等級也不同,幾百萬上千的都有,有機會可以了解一下,接觸個兩三家,交換一下名片會有意外的收穫。
還有補充出差的工作機會,因為比較大規模的公司,都會有境外工廠或者公司,可能是大陸,東南亞地區,美國,或者歐洲,有機會就爭取出去,可以看看,增加自己的閱歷。
打了不長不短,興之所至,文詞不暢敬請莫怪。 敬祝大家都能夠順利找到好工作。如果還有問題就請留言吧,大約我一兩周會上來看一下,然後大約會在周末統一回覆。
劃一下重點
1.如果還年輕,設定一段時間讓自己去嘗試或者接觸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工作類型,幫助自己確定好自己的目標與方向,然後再慢慢修正,我找工作的方式是,如果要進去該產業,工程師的職缺,需要的能力,還有往上一級資深工程師,還有經理職缺的經歷資歷,我在未來的這家公司有沒有機會學習到,如果沒有自己要去補足進修,如果有,我可以犧牲一點薪水來作交換,例如外商,在環境中學習,一定比你補習班有用。如果那是你要的,想盡辦法也要混進去,進去了再說。進去之後,要馬蹲一段時間,要馬快閃,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但連續幾個太短的履歷會讓人感覺你沒有忠誠度。
2.不斷的進修自己的各種能力,第一還是專業,第二是語言能力,第三是好人緣(千萬不要介入黨爭..很重要講一次要記住)當然多做好事也會讓你自己的運氣變好,我一直這樣深深的相信著。多多行善有益無害。證照在外商有用,現在已經是基本,但有些甚麼MCSE..太低階的看看就好,有些公司會鼓勵員工考證照,考過有加薪,不無小補(有些是公司標案要用,能考就多考)當然有些資料庫的證照比較值錢,有些考了只是花錢...,但有一定的資歷之後,你參與過的專案規模還有整合的層面才是重點,有沒有碰到大型的金流物流系統,或整合過那些東西,才值錢。
3.公司的文化遠比公司的規模重要的多,而且老闆是重點,強將手下無弱兵,甚麼人養甚麼鳥,要進公司之前多觀察各方面資訊,甚至查他公司登記營業項目,員工多寡,人員數量,年齡,臉上笑容,都是重點....奇怪的文化會讓你早夭,作足功課,所以朋友很重要。有人可以打聽,勝過自己瞎猜,還有不要得罪業務,業務的消息最靈通了。嘴巴甜一點,請他喝個咖啡吃頓飯,就算他曾經出賣過你,也要笑臉迎人。
有容乃大。
4.最重要的事情,無論這家公司再怎麼爛,那都是當初老板胼手胝足,一步一腳印辛苦創歷,不要批評,留點口德,日後好相見。
待不下去或者沒辦法幫公司賺錢,那就自己默默離開就好,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沒有永遠的朋友跟敵人。業界很小,細水長流才好。
5.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自己身體很好,記得幾年前有一陣子資訊業折損的精英年齡都在四十歲上下,而且都是身邊朋友的親身經歷..作到總經理副總,喝完春酒回家就沒醒來了。健康才是幸福,錢在賺就有了。
本篇若有問題,可以私訊。
02/24.補充,學歷很重要,經歷跟技術也很重要,外商公司重的是經驗與技術,不在乎你的學歷,學歷要升主管,或者某些職位的時候,一定要去補個大學畢業,或者加薪,,(這是HR定的規則,還有某些KPI的潛規則,大公司怪規定特別多,當然小公司也有潛規則)之前的公司在台灣約五十人左右規模,全公司/上下只有一個是資訊本科畢業的,而他是業務助理,技術部經理之前是修車的師傅,但是他UNIX 很強,怎麼學的,UNIX 原文書看到英文KEYWORD全部硬背下來。副理(現在是經理)以前試賣鋼板業務(長官看到了別打我,改天請你吃飯),我念機械,後來念紡織,但我就這樣一路學,感謝諸位貴人長官提攜就進了外商。後來也是朋友介紹進了要上市上櫃的公司。(鞠躬)只是高處不勝寒,董事長不喜歡你,三朝元老不喜歡你,就被弄走了。(後來的,不懂技術,但是會作人,聽說撐了一段時間,然後也掛掉了)
我們那個年代,很幸運見證了資訊的興衰,從286到現在資訊爆炸,從電腦公司到竹科興起,從薪水兩三萬,到外商搶人到處挖角跳槽,股票分紅,到現在慢慢的竹科沒那麼好了。PC一台三四萬,到現在桌上型沒人要剩下幾千,還有隨身碟微型電腦...世代總是不斷的在變化著。現在手機當道,很多醫療或者微型產品當道,你說資訊沒落,但我覺得只是應用在變化,如果你很努力熬個十年,年薪沒有百萬,或許考慮讓自己輕鬆一點,因為有時候爬的高了,也摔的重,兩權相害取其輕,人不就是想要安居樂業罷了。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努力過,然後順其自然就好。
如果要轉職前面的底子很重要,以系統整合來說,如果轉技術能力不要哪麼吃緊的,技術職可以有PM,業務,還有顧問(但顧問有很多型,每個公司需求都不同) 或者是產品經理,或技術部經理,大部分的工作職責是統籌資源分配,還有開會...(特別是台灣人很喜歡開會) 本人開會絕對不超過半小時,開會要有結果,但是你會看到很多人開會只是在抱怨...特別是非技術部門(很不幸的他們公司都委外,談各種單一或延伸需求會搞很久,就當是聽朋友吐苦水吧,工作幾年後當然也會有人要你幫他解決一些小問題,留意工作,或者有人擺明要挖你,自己看著辦。) 當然基本薪資還有分紅(往上一兩個階層才談的到) 要先談好,了解公司的目標,然後你的經驗資歷,能帶給公司多少力量,最後的薪資一定要談,最好都是談年薪加分紅,能達到的預期目標在哪裡(因為大部分的高階都是洞,但是要找到能把洞填平的,不如以前,而且有一定年資的人脈也豐富)公司要找到個人才,來跳某個坑(某個技術專案) 也沒那麼容易,有能力的不是自己自己開公司,要馬薪資水準也不差,就算給個兩倍,也不見的有人要跳槽,(跟景氣也有關係)。
道本無遠近,曲直在人心。
我有友人在做雜工…我認為是做雜工啦,因為他說在外包的「系統整合」商,在做什麼?幫契約戶修設備
諸如:電腦維修、舊設備汰換、拉網路線,就這樣
其實這類型的外包公司非常多,且又非常缺人,原因是什麼,多半是沒有固定下班時間與休假時間
說這類型的公司很專業?問他們有沒有在架AD、防火牆、switch、router,卻回答沒有,還反問那是什麼!?
一個真正在做SI的,是所有包含所有硬體整合、軟體維護、網路系統整合、伺服器規劃管理
再進階一點整體公司資訊設備完整的建置與規劃,而且建置出一套公司專有的系統
所以很多這種號稱外包的系統整合商,薪水都不高,而且工作又多到爆,因為有個問題,客戶契約端就一直叫修了
做這類工作,還不如進有點規模的公司當IT或MIS,別去SI系統整合商,台灣有規模的SI,根本就不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