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中國會走向美國市場那樣嗎?

大家來長一下知識吧!
全球行動支付的先鋒是從一隻低階手機開始的,如今數位付費在肯亞隨處可見,人們在商店以手機結帳、繳交電費,一些醫生甚至接受行動付費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77

是的,你沒有看錯,行動支付最成功的案例是在非洲,而且還不是南非跟奈及利亞這兩個大國,而是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遭遇饑荒跟乾旱的肯亞。另外他們用的不是蘋果等等的智慧型手機,而是一隻隻已經快要在台灣絕跡的低階手機。你會不會很好奇,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首先讓我們看些數字,來瞭解到底為什麼說他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行動支付。

肯亞人口將近四千萬,全國名目GDP約為380億美元,規模不到台灣的10%,假如加上購買力的因素,更是不到5%;你可以想像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太多的財 富可以放在銀行帳戶裡,所以五年前銀行帳戶是少數人的專利,大約只有10%的人有銀行帳戶,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以現金做交易。

但在經歷了行動支付洗禮五年後的今天,有超過1700萬人使用行動支付,從一開始是都市居民寄錢給鄉下家人的匯款工具,到現在佔領所有小額支付–商業交易、薪水支付、繳交水電費、國際組織捐款的提撥,甚至我在那邊跟同事搭計程車或者吃飯,他們都是用行動支付來結帳。

2011年第四季肯亞政府公佈的數字顯示,在行動支付平台內的資金餘額大約是20億美元,大概佔了商業銀行存款的10%,其中最重要的推手就是電信公司 Safaricom 在2007年推出的行動支付產品M-PESA (M 是指行動,PESA 是當地語言的錢)。

Safaricom 2011年 9月公佈的財報中指 出,M-PESA有1490萬的用戶,32000個加盟據點接受M-PESA電子錢的交易,2011年4月到9月半年期間總共有31.5 億美元的行動支付交易是在M-PESA的平台上,這個產品在這半年間替Safaricom 賺進9500萬美金的營收,相較於肯亞的經濟體規模,這個數字相當驚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M-PESA五週年之際,他的影響力已經開始延燒到整個非洲甚至 其他新興市場,例如中南美以及印度。



tyyan2 wrote:
拿非洲跟中國比,有可...(恕刪)


哇哈哈!丹麥政府計劃,明年 1 月起允許零售商拒絕收現金、僅接受流動支付和銀行卡。

羨慕嗎?噗哧!愛台灣拉!不要用支付寶!只要用新台幣!哇哈哈哈!

不用台幣就是不愛台灣拉!愛台灣!

Aznsilvrboy wrote:
請問中國在那一些網路...(恕刪)


開發中國家的網路發展比你想的要快歐

正因為基礎建設落後 才導致電子商務更容易在這些國家發展

出門就有超商跟提款機可用
自然降低人民對於電子商務的需求與學習的動力

台灣出門跑趟提款機可能只花30分鐘就好
中國出門跑趟提款機可能要花3個小時甚至更久

對於基礎建設落後的國家而言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種低廉服務的提供
因為國家建設速度遠遠不及人民的需求
發展網路遠比發展基礎建設要快很多

因為只需要有網路線跟將網路發出去的機房就好

末端的電腦是使用者的事

對於先進國家而言 學習電子商務的使用不是必須
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 學習電子商務使用則是必須

驅使雙方人民使用的動力是不同的
靈魂守衛 wrote:
中國出門跑趟提款機可能要花3個小時甚至更久.(恕刪)

3小時講得太誇張了..請問是什麼荒郊野外的地方啊?
我在蘇州,不到10分鐘路程就有提款機了
我相信二線城市也都可以在半小時內
不過這個主要是看距離跟網點的多寡,而不是時間吧?

另外,用卡感應一下就付款,大陸也有,不是什麼新鮮事
大陸叫「閃付」Quick Pass,很多信用卡都有支援,只是用的人跟商家都很少

前幾天蘋果跟銀聯也簽約支付合作方案,購物甚至不需要打開app或喚醒屏幕,看起來蠻方便的

12/24的新聞內容:
在推出一年後,applepay終於找到了進入中國的路徑。昨天,蘋果和中國銀聯宣布合作,將在中國推出applepay,預計最快明年初開放此項服務。屆時,銀聯卡持卡人可將銀聯卡添加到iphone、applewatch和ipad等蘋果終端上,日常消費變得更加便捷和安全。

今年以來,線上支付風生水起的支付寶、微信大舉搶奪線下支付市場。線下支付老大中國銀聯也奮力求變,日前公布了雲閃付業務。為了推動此項業務,銀聯邀來重量級合作夥伴蘋果。銀聯雲閃付將與applepay結合,支付時可簡單到通過手指的觸摸在一瞬間完成。在商店中,使用applepay購物甚至不需要打開app或喚醒屏幕,而是通過突破性的nfc天線設計,只要將iphone靠近支持銀聯雲閃付的pos終端,同時將手指放在touchid上即可。如果使用applewatch,只需連按兩下側邊按鈕,然後將錶盤貼近非接觸式讀卡器,便可直接在手腕上完成購買。

蘋果方面稱,applepay相關產品和技術嚴格遵循中國金融行業移動支付標準,並將按監管部門要求完成相關檢測和認證。雲閃付和applepay將通過token(支付標記)安全技術,保障用戶的支付信息。
morgan0512 wrote:
3小時講得太誇張了...(恕刪)


一點也不誇張好嗎

台灣滿街便利超商,大約幾步路就一家的超高密度,再加上各金融機構自設的提款機,在台灣30分鐘才能找到提款機絕對是非常非常偏僻的地方或是人煙稀少的山上,對比大陸偏僻的鄉村3個小時差不多吧,或許更久呢,中國那麼大.
我也想弱弱問一句

用手機支付寶

事不是就逃不了稅?
美國這邊的情況不一樣,我不覺得中國會跟美國發展的軌跡一樣,但有些相同的問題一樣要面對就是。

美國在過去50年內,因為商業交易蓬勃,所以發展起來貨幣以外的支付方式,先是支票,後來是信用卡,然後根據這些支付發展並且完善他們的信用制度,所以現在他們的網路第三方支付,基本上還是信用制度再衍生到不同平台的支付方式。至於中國,商業交易的發展剛好跟著網路電子興起的時間一起成長,所以他可以很快的就把支付的方式跨到電子付費。

所謂一樣的問題就是,如何去確保電子付費的安全性跟公平性。不管是貨幣、支票、或是信用卡,都有過偽造詐欺或是處理疏失等相關的問題,所以政府跟金融機構要不斷的去完善他的安全。我們當然希望便捷,但是我們也不希望金融制度因為某些安全問題導致大規模的損失而失去信用。尤其對電子商務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數位系統的安全性目前還有某些疑慮,你不知道哪個天才哪天會弄出怎樣的病毒或木馬對這個系統造成重大的損失。

我是覺得沒啥好比較的,有些人就很在乎先進與否,但是重點是先進科技對你帶來的利益與風險如何評估與完善。歐美不這麼快大規模導入不是他們做不到,只是他們比較小心。中國很快踏入也不代表他一定會出問題,相反的,他可能比歐美更快吸取經驗去完善他的系統,如此而以....

jinlin wrote:
一點也不誇張好嗎台...(恕刪)


雖然你是台灣人,但是我還是支持中國人這一方。
原因很簡單,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還有叫計程車這些商業模式,都比台灣進步太多了。
只是這樣的過度競爭,導致許多人沒辦法從中間撈油水,變成中產階級是輸家。
tom7629 wrote:
雖然你是台灣人,但...(恕刪)

基本上你連塑膠貨幣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我就無法跟你交流了.
對了,非常落後的台灣也可以線上叫計程車,只要手機有上網就可以,只是你不知道,你大概也不知道可以"嗶"一聲付計程車費吧?

jinlin wrote:
基本上你連塑膠貨幣...(恕刪)


你還真對自己發明的「塑膠貨幣」有信心(笑)
看來台灣人又在中國人面前丟臉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