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一趟日本發現,當地的物價實際上都比台灣便宜...uniqlo的外套日本價格是未含稅3990日圓,台灣卻可以賣到2600台幣...一堆好吃的拉麵也是比台灣的價格低。但是日本的薪資是台灣的四倍以上,台灣的低薪資卻有驚人的內需消費力...
kinyo wrote:請問這在哪呀謝謝...(恕刪) 前二張圖是台北101 千元爆米花的排隊現場,傳說中的101公主跟庶民排隊搶食物鬧上新聞的那一家啦,爆米花有好幾種口味,價格不一,分袋裝跟桶裝,袋裝分大中小,最小袋裝最便宜的口味是70元,最貴的袋裝是395元,桶裝也有分大小桶,最便宜的小桶280元,最貴的是大桶1080元.不過我覺得份量有點少小桶非常小,大桶一點也不大第三張圖是經常客滿的小B咖啡廳,基本上假日很難有位子.第四張是很受學生喜愛的薯條店,在威秀旁,生意很好,已經開好幾間分店了.一包份量跟速食店的大薯差不多,售價95~125元.吃法跟比利時的薯條一樣,是搞沾醬的.
8830705 wrote:去過一趟日本發現,...(恕刪) 日本的收入沒有逹到台灣的4倍啦,約1.5~2倍之間.台北最慘的是薪水沒人家高,房價卻比東京還高.根據9月26日日本國稅局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度在日本民營企業上班或兼差的上班族,其平均年薪約為日幣414萬(約台幣116萬),比前年高出了6萬日幣,雖然比不上1997年最高的平均年收入467萬(約台幣131萬),但卻是三年以來首見薪資所得提高;但另一方面,非正式勞工的年收入卻下降,薪資差異變大。以行業別來看,「家電、瓦斯等業」的平均薪資為696萬日圓(約台幣195萬),雖比前年低22萬卻是所有業種中最高的薪資,次為「金融、保險業」達617萬日圓(約台幣173萬),「資訊業」則為592萬日圓(約台幣166萬),而最低的則是「住宿、餐飲服務業」為233萬(約台幣65萬)。年收入超過日幣1000萬(約台幣280萬)的人比前年增加14萬、達186萬人,佔整體4%的比例,領高薪的人有增加的現象;但另一方面,年收入低於200萬日幣(約台幣56萬)的人也相對地增加,比前年多了30萬、超過1120萬人,佔整體的24.1%,薪資差異有擴大的現象。正式職員或派遣社員等與非正式的臨時員工相比,差異更明顯,扣除幹部主管的正式職員的平均年收入,男性為527萬(約台幣148萬),女性為356萬(約台幣100萬),整體平均為473萬 (約台幣132萬),比前年增加了5萬日幣。而非正式的男女臨時工的年收入都減少了,男性為225萬(約台幣63萬),女性為143萬(約台幣40萬),整體平均比去年少2千日圓為168萬 (約台幣47萬),正式與非正式之間相差了300萬日圓(約台幣84萬)以上。
那個krispy kreme也不知道是在排什麼的, 對小弟來說根本太甜, 也許我的口味不能代表大多數人, 但是相對比較不甜的Misster Donut剛開幕的時候也一推人去排, 所以只要有人炒作口味根本完全不重要
昨天台北又濕又冷,可是莫名其妙依然到處塞車。本魯昨日傍晚車停在國父紀念館,出場要繳費時真是有三條線到,連繳停車費都排了一串人龍,等了十幾分鐘。不過看到有位老兄排了許久,結果身上沒零鈔(繳費機只吃銅板跟百元鈔),看他很尷尬的凝結三秒鐘,對著排他後面的人笑了一下,跑回去跟他老婆拿零錢重新排隊,我也很沒同情心的笑了一下,感謝這位老兄,給我們這串排隊的傻子帶來一絲許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