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onnell.tw wrote:我有個朋友,一開始工...(恕刪) 樓主大阿別人的家務事 你去幫人想理由也太怪了吧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外人怎會去管呢除非他是你要娶的人才會考慮生活的經濟給不給父母生活費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會不會孝順父母親現在好像都變"子女不孝順父母是應該的 誰叫你要生出我來"父母不是有錢人就該死
丹尼爾 wrote:現在的人怎麼了?拿錢...(恕刪) 這有一各迷思爺爺那輩生的孩子多所以當父親這輩要回饋只需要出少部分錢 (除非你爺爺都生女兒@@)可能一各雙親有3-4個子女共同來負擔但是到了6-7年級之後來說大多數家庭都只有1-2個小孩假如一個是女兒那女兒嫁出去之後負擔全在兒子身上1個兒子要養雙親也難怪會變成負擔
有先去了解嗎?現在很多所謂的孝親費,只是父母幫忙小孩存錢的理由而已以我認識的給爸媽1~2萬的滿多的,不過也都是"換人存錢"倒是一些月入3~4萬的,沒住家裡,給5000,這5000就真的是給家裡花用的看每人家裡狀況吧,我也是給我媽5000,月入4萬多...其他的錢就存起來買房子..這樣開銷差不多..
我一開始出社會也遇到這樣的情形,但我不認為給父母錢有錯。只是我覺得,給了錢是要給他們用的,不是要他們來幫我存錢的。因為父親還在工作,家裡也沒有大開銷,我相信我的父母不是需要我這些錢過活。所以我後來就有折衷的辦法:辦兩張副卡給他們,一人一張,刷了兒子付錢。一開始我爸媽也不太習慣,也會一直念要現金。但我說服他們不需要替我存錢,我自己會做理財規劃。拿錢就是要花的,所以就刷卡吧。這樣才有實質的意義。後來這幾年,他們也刷習慣了,家裡的小用品,重大節日都會自己刷想刷的東西回家。不過這個做法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父母價值觀不能跟你差太多,否則哪天新光三越週年慶,你的戶頭就清空了但是,他們三不五時還是會唸我沒拿錢回家因為相比起來,其他人的兒子都拿xxxxx這麼多回家,別人問他兒子拿多少,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所以有時候父母要錢,扣除花費和幫你存錢以外,面子是很重要的原因。還有還有,這樣的做法,會得到一個結果,就是以後所有的人生大事都要自己付錢(我本來也沒希望我父母幫我付錢)結婚,買車,買屋.....等。全都要靠自己口袋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