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說,英文不好也有英文不好的應對方式,重點是你能不能有效的溝通。其實你現在最應該做的不是隨便去報名學英文,東抓一點西抓一點根本不可能發揮作用。你的第一要務是去了解整個展覽的狀況,了解你能在這中間幫上什麼忙出什麼力,然後把這個部份好好準備好就好了,根本不要去擔心太多問題。
我是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去。第一,機會出現你不掌握,用英文不好推掉,下一次有同樣機會出現的時候你已經被別人貼上英文不好的標籤而不會優先考慮。第二,出去見世面絕對是好的,即使表現不好,你都得到一個學習的機會,在這家公司黑掉又怎樣,這個成長是跟著你自己,以後不管去哪家公司都用得上。第三,根本不用擔心太多,既然那些大頭英文都好得很,就代表根本不太會搞砸,而且實話跟你講,那些大頭比誰都清楚英文要好就是要靠這種機會磨出來,像你這樣資淺的員工在外語溝通上一開始表現不好根本很正常。當然,你如果能表現很好那會讓人很驚艷,但是你既然沒辦法短時間達到就不要去想這事,把你能做的部分做好就好。
英文是要用才會進步,仔細想想大部分台灣人受的英語教育都超過十年,之所以還是不行就是沒在用,而沒有什麼比現實有需求能讓人快速成長到可以溝通的程度,語言的本質就是溝通,而溝通是群體社會生存的必要條件。你把一個完全不會講英文的人丟在一個只講英文的環境裡,只要幾個星期他就得想辦法練出基本的對話溝通,不然就不見容於那個環境,就是這個道理。
非常同意樓上的說法
在國外混了幾年
發覺台灣人其實英文底子都不差
但是只要英文一開口,原本自信滿滿的樣子都不見了
很多大陸人,印度人,歐洲人
英文不見得比台灣人好很多,專業上其實也是普普
但就是可以很自信地站在台上,用一口破英文把東西講得頭頭是道
專業上用得到的英文並不是像生活用語那麼廣泛
在短時間內惡補專業上的英文,效果會很好,
也可以有效地推銷自己想要推銷的東西
重點還是自信,老外很吃這套
如果因為英文不好,整個人感覺畏畏縮縮的,
老外根本不會把你想推銷的東西看在眼裡
第一: 你說英文不好不去, 就已經輸了 再也沒機會
第二: 參展有SOP可用, 先哈拉一下 nice to meet you
再來 換名片 my name is John... (這是重點, 回去寫報告至少有所本)
第三: 產品介紹, 這是可以先翻譯好 套著用
第四: 客戶提問題, 聽得懂就說 聽不懂 sorry, may you send your question to me by email? i will reply you soon.
好了, 打完收工
重點是, 老闆如果在旁邊 就一直把產品介紹那段一直run, 老外問問題則是: sure, we have to discuss with our engineers for your question? it's a good point. thank you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