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科技業工程師的出路


JUN0518 wrote:
台灣的科技業起飛也才幾十年,你看看國外的那些老工程師,我美國的同事我都覺得他年紀比我爸大.
別想太多,充實自己,一技在身別擔心那麼多.

...(恕刪)

是的
前幾天有個美國同事退休,他業界待了三十幾年,經驗老道
退休時的title也還是advisory engineer
在美國或是日本,工程師幹一輩子的,比比皆是
在台灣,好像過40還沒當主管的,就感覺前途茫茫似的@@
老公雞 wrote:
一堆工作都叫做 “工...(恕刪)


你點出了一個台灣的"虛榮心"問題.

就是

大學生真的有大學生的格嗎?
工程師真的是工程師嗎?
XX經理真的是經理嗎?

還是那個虛名下的本質學能是大學生比國高中生不如.
工程師只是個技術員.
XX經理其實只是個外務.

台灣這種冠名文化往往讓很多年輕人自我膨脹與不思進步.

當然,我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而是提醒每個人:

你真的是"名符其實"抑或是個"空心佬官"

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這樣?!
我的想法是, 那是你現在看不到, 未來10年就都會是老工程師了....
去過歐洲跟美國就知道, 40/50 歲的工程師很多, 而且是真材實料.
現在台灣也只是往這個方向再走而已, 實力跟職階對不對等就是另一個問題.

最真實的原因就是老的不退,中的卡不到位,新的沒有出頭天還要被叫草莓

科技代工業遲早重心會以大陸為主, 慢慢也不需要低階的台灣工程師.
所以看不到未來的會是新的工程師.
中間的若是找不到更好的就會繼續凹, 撐多久算多久.....



如果當工程師十幾年還會被新人輕易取代
那就不叫工程師
應該叫作業員
民國9十幾年我在園區我就已經感受到了
那時公司最老的是董事長45歲 ,總經理44歲
40歲以上的人,真的很少(除非是當主管),不然都是陣亡了,
雖然後來離職也當了主管,但最後還是選擇離開科技業
已經離開三年多了.........這決定現在看是對的!!

台灣不是喜歡新鮮的肝,而是喜歡低薪的肝!!

一鴛一 wrote:
小弟在園區上班發現工...(恕刪)


如果幾年都在做一樣的事, 可以預見40歲以後就很危險,
原因不是老, 是因為年資跟實力不成比例....
工程師就是幾個出路:
1. 一路工程師到底
2. 朝管理職邁進當部門主管
3. 轉PM,PM有兩類,一種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一種是專案經理(program manager)
4. 轉marketing或sales

工程師可不可以做到很老?
當然可以,只要你一直保持生產力,薪水又中等,老闆沒有理由不用你。
年輕人就比較好用嗎?那也不一定,培養人是要時間跟成本的,一個對公司忠誠有經驗的老人,比年輕人多一些薪水(譬如月薪5、6萬塊),還是很好用的。

至於要不要轉職,要看你的公司跟產業,小公司規模小分工不多,老闆一般不會希望你轉來轉去,最好乖乖的待在一個部門,在這樣的公司裡,你要轉職是不容易的;大公司規模大分工細,你要轉職比較有機會,不過你最好先在原職務表現不錯,公司基於培養人才的角度會讓你轉職,要不然就是表現很不好,公司基於人盡其才的角度,也可能會讓你去其他職務試試看(有時候人才變庸才只是沒有放對位置而已)。

要不要轉職其實是要看個人的,不過你要先瞭解不同的職務是在做些什麼,擔負什麼樣的責任,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也沒有喜歡做的工作,就看你要不要跟想不想而已,我年輕時差不多做了7、8年的工程師,從PC到PDA到智慧型手機,系統越做越複雜,我也很樂在其中,只不過到了智慧型手機後,我忽然覺得好像差不多到頂了,再來只是越塞越多東西進去而已,工程師的工作我還是喜歡的,只是覺得沒什麼熱情了,披荊斬棘很有意思,但是再來一次似乎不是很有趣,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自願轉去當program manager了,從動手的工作,漸漸的轉成動嘴巴的工作,做跨組跨部門的整合工作,再漸漸轉到面對客戶端的工作。

很多工程師喜歡動手的工作,不喜歡動嘴的工作,其實我也是,不過工作就是這樣,不是你喜不喜歡,而是想不想而已,我想,所以我去做了,過程很艱辛,工程師為了schedule on time,要沒日沒夜的加班,不過一人飽全家飽,PM為了schedule on time,能做的事情實在不多,因為工程師會不會出槌,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得要等搞砸了才知道,知道了之後,想的不是要怎麼解決(這是工程師的工作),而是要怎麼擦屁股,跟承受老闆的怒火。

大家常講研發工程師,研發其實有研跟發,在台灣90%的工程師是都是發工程師,只有不到10%是研工程師,發工程師當不了一輩子,因為不用多久你也會麻痺,喪失熱情,研工程師才有可能做一輩子,只是千里馬也要有伯樂才行,我大約10年前做智慧型手機時接HP的代工案子,HP當時就有專職的camera engineer,搞的我很頭大,因為太專業了,讓我很難跟他對話,我們的camera engineer知道怎麼把相機放進去,知道怎樣把他驅動起來,怎樣拍照錄影片,卻不知道人家要求的規格是什麼東西,這就是發工程師跟研工程師的差別。

其實大部分工程師都把自己規限住了,想說搞技術的一旦脫離了技術好像什麼都不是了,其實技術是不會脫離的,差別只是在於有沒有動手而已,一旦不動手了,你的頭腦才會被解放,才能夠容納更多的技術進來,而掌握越多的技術,才能夠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技新龜 wrote:
這種現象,我在10年前就已經感受到了
40歲以上的人,真的很少(除非是當主管),不然都是陣亡了,...(恕刪)


看公司啦!

我們公司還是有一堆40歲以上的工程師!

要工程師幹到老不能找生產單位,要找研發的單位或公司

外商就很多頭髮都白了的工程師, 薪水不會比經理低...

alvinwu1 wrote:
因為我不在園區 所以不是很理解科學園區的生態
我只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希望有人可以解惑
如果超過40歲的engineer可以被年輕的engineer輕易取代的話
那就代表 從25歲開始到40歲長達15年時間 都在做routine的工作而不是創造性的工作
所以這長達15年的職崖 沒有明顯的成長 讓一個engineer具有不可被取代的職場能力
如果這是常態...那是員工的問題 還是環境或雇主的問題呢?


這不需要在園區才能知道為什麼
工程師講難聽一點 跟生產線上的作業員沒啥兩樣
只有工作內容不同而已
我換工作都是為了學新東西
當然換之前我會自己去玩我想學的部份
但是環境還是很重要的
就像一個堂堂軔體工程師在家玩沙就能搞懂FB機房裡在搞什麼東西嗎?

alvinwu1 wrote:
所以這長達15年的職崖 沒有明顯的成長 讓一個engineer具有不可被取代的職場能力


這句很重要 再看三次
這是誰的問題?
3C的世界裡,別滿腦子只想著"超值"。就像無線網路一樣,別人推薦的,只適用在他家的環境,到了你家又是另外一回事。小烏龜牽到北京也不會變成千里馬。
平均34...未來平均可能會到43了~~

只要不離開園區,這些人年紀愈來愈大,以後全公司大都是老工程師

畢竟園區薪水高....有家庭的....很難離開

未來公司的薪水負擔將佔比愈來愈高了...

若是那種年輕年可取代的那種工程師,要趁年輕多存點,以免年紀大了,被公司砍了...就很難再進園區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