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新科大老說費了數學 會出現人力資源缺口....

我作IC設計, 早期作數位IC,
的確不需要太高深的數學, 像微積分等等,
但是需要邏輯清楚, 設計本身不需要, 但是應用方面,
卻是各個領域都可能遇到,等等都會用上.
像解碼編碼IC要用上數學裡多項式的運算, 像數位訊號處理IC也是需要很多數學,

後來也涉獵類比IC,這邊的數學就更多了, 像震盪器,運算放大器等等, 這些不能夠直接
丟電腦模擬, 要先用手算得到一個粗略的估計之後, 才能夠用電腦細部調整.

後來遇到的一些剛畢業的工程師, 數學都不行, 一心就是想甚麼都丟進電腦,殊不知
有時電腦跑出來可以, 現實卻是有差錯的.

蔡明介說的於我心有戚戚焉, 我常遇到講數學都聽不懂, 只迷信模擬, 出了錯才到處怪東怪西的人.
我曾是一間製作晶片電阻的科技公司作業員,
那些晶片電阻是我在排上線的,
同型別的電阻上線時阻質與上下批不能底於20%,
我數學不好要用計算機換算(雖然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
50幾台近60台的機器要花我近半天時間,
數學好的人心算換算很快就搞定~
所以我覺得數學重要

vanilla_sky wrote:
工程師們說說看你的工...(恕刪)


我覺得沒有...
有計算機就好了

邪惡吸血鬼 wrote:
我覺得沒有...有計...(恕刪)


計算機能幫你計算卻不能給你數學觀念
我做半導體濺鍍的
基本上,一個新的ITO成膜條件

腔內的溫度曲線在打點完後要怎麼要去重新調整才能讓膜值達到所想要的結構
讓蝕刻速率、穿透綠、面阻值的平衡,所需要的溫度、靶才功率、反應氣體流量
全部都是要用微積分算出來後,再投入工程實驗後根據做出來的值去做調整
然後再制訂出量產條件的

客戶只會開給你他要做在什麼結構與材質的玻璃上、面阻要多少、穿透率要多少、反射率要多少
剩下的參數就是要靠工程師自己去試出來了
總不可能用土法煉鋼這邊調一點、那邊動一下去試吧
讓你試出來,公司的單也被別家給接走了....

當工程師的說數學用不到,那表示自己做的根本也不是工程師的工作吧XD

vanilla_sky wrote:
工程師們說說看你的工...(恕刪)


看標題

感覺國文先"費"了

但應該也還好吧....


蔡董
不是講買東西加減帳的算術喔,更不是談微積分,工程數學,程式設計 ....etc

頂尖理工人材可從數理訓練中養成"思考力"......不是"計算力" !
後者交給電腦就可以了.


宅爸舉一個簡單的面試題目 : 台灣有幾把雨傘 ?
可以在幾秒組織 如何邏輯推論 + 簡單心算 的思考能力.
思考力 可來自優異的數理訓練 or High IQ.

畢節望族後裔

小南 4841 wrote:
問題不是所有人讀理工和電子資訊業發展工作
對於多數人來說讀數學根本是浪費生命
很多人這輩子生活中只要用加減剩除
讀微積分根本不知道在幹什麼?


照你這樣說!!
應該書都不用讀了..
國小畢業就可以出社會工作了!!
重點不是微積分如何如何...
而是訓練腦力..邏輯..思考..
如果大家只會簡單的加減乘除..毫無思考能力與邏輯觀念..
這個國家能富強??
個人覺得
訓練邏輯推理運算能力的重要性在於
區分你是工作者還是創造者
純粹當一個工作者當然不是很重要
視野高度的不同
樓上諸位真的認為台灣教育的數學是在教邏輯?

而不是背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