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xdey wrote:
2.選對公司:群創、友達、中科南科少數公司
這兩大身處慘業的公司還能被拿來當對的公司典範..
想當年進友達的同學的目標都是第二年破百...
如今早已榮景不在..
但是30K這麼低的標準還是不會有甚麼問題
目前科技業的待遇, 尤其是大企業
會跟中小型企業/非科技產業有一個蠻大的Gap
所以拿來相提並論時會發現有一種社會兩個世界的感覺
主要在於, 在專業技術上, local小公司要求的通常只是"堪用"的產品
所以人才的需求也只到需要到"略懂"的程度
國際大型公司因為要跟國際級的對手競爭
在人才上的要求就比較傾向專精人才
專精人才少, 所以就得出較高的價錢搶人
這沒甚麼對不對, 一切都只是供需法則
需求降低的確是國家/政府/企業的責任
但供給不出企業所需的能力, 凡事皆一般般的人
在一個經濟下滑的國家中..除了乖乖被坑殺..剩下的恐怕也只有自立自強了..
再多的抱怨..期望等著被現在的政府/企業照顧..
其實就像船正在沉了..還不想弄濕身體一樣天真...
PS:現在年輕人真的很可憐..這大家都了解..但只能加油不然還能怎麼辦?
小弟也錯過了黃金年代, 但很幸運的收入還算中上, 也沒有經濟壓力..本可過的無憂無慮
但想想剛出生的兒女,將來的處境可能比現在更可怕, 現在也只能咬緊牙根, 想辦法多賺點錢
看能不能先幫他們多存一桶金..拉他們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