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博士碩士畢業在賣場當補貨員這是少數案例還是普遍常態性

hsien01 wrote:
還有,有人在比土、洋博士,這實在也沒有甚麼好比的,既然國內大學要念國立...(恕刪)


不是要比甚麼土洋
而是台灣的風氣就是取經
不但學術取經,工業技術,經濟政治,教育制度
無不取經

台灣人從來就不想要從無到有
也不想要跳脫現有的制度,答案
去思考屬於自己的解學問題方式與架構屬於自己的思維邏輯

Santa Barbara 物理系徐一鴻教授曾經說過(大致上是這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sf-kvhw2yU
這個 youtube 真的是道出華人學生的大問題)

一個題目給華人學生做,他們有 90% 以上,會依照課本的方式,做得很好

一個題目給美國學生做,他們只有 50% 會做好
但有少數幾個,他們不依課本或課堂上的方法
但是,他們會以他們自己的邏輯,解法,把問題解決,雖然笨拙
而美國所要的精英,就是用自己笨拙的想法解出問題的人

反觀台灣要的所謂精英是
去國外學,越快越好,越熱門越好,最好短時間就有很多文章
然後也不管有多少文章是自己做的(很多都是掛第二三做者之後)
也不管文章獨創性
甚至回國後,表現平平,還需要國外實驗室奧援,甚至不如土博士可以獨立做業

看看台灣
只能一眛技術引進,等別人做出來確實可行,我門再來做
制度有問題,只能看別人怎樣解,然後我們也依樣畫葫蘆試試看,也不管國內的民情(教改就是最大的失敗)

台灣(華人)缺的並不是短時間能去取最多經回來的人
台灣(華人)缺的是能夠獨力提出創見能做 innovation 的人

s90711 wrote:
所以如果是儲備幹部先幹幹基層也不錯阿~~


這是當然,但樓主的意思顯然不是說這個囉。
其實真得很多台灣出去留學後就不回來了,回來的除非是國家給了特別的待遇,否則基本上就是"不喜歡領高薪外幣"的人了, 所以一些判斷很容易以偏概全, 還是前文提到的那個邏輯吧。

留學其實不容易,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種族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習慣不同; 土博士相對是幸福多了, 再學不好才是真應該把屁股。
hsien01 wrote:
其實真得很多台灣出去...
留學其實不容易,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種族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習慣不同; 土博士相對是幸福多了, 再學不好才是真應該把屁股(恕刪)


錯了
審論文往往是要人脈的
而這些人脈,也往往在國外

國外教育本來就是讓妳發揮所有能解決的能力,國內教育都是找到最快捷徑的辦法,所以國外的懂得思考,國內的的只能制式化,解不出來就等人解出來,再來修改,國外念那些名校,教授題目丟出來,就是看你自己能寫出多少東西,來算你這學期的成績,不過國外念書壓力也很大就是了,一堆世界上的菁英,在學校比賽,聽說自殺的也蠻多的,不過畢業出來一定都是能獨當一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