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分紅費用化」 導致 科技業落寞 ?

tracer1000 wrote:
你不覺得這才是正常的...(恕刪)


想要正常的生活,也有那種準時上下班的電子業可以待,
反之自願進入爆肝的公司,想要趁年輕先拼一下的也大有人在。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K1Pan wrote:
老闆是最大的員工 但也是最大的股東................(恕刪)



神是他、鬼也是他分紅費用化老闆也可以好好處理讓震波降到最低,但就好像時間點到了老闆也賺夠了......就一起沒落吧

tracer1000 wrote:
原來不加班,公司會倒閉,產品會不良

難怪臺灣的工時這麼長...(恕刪)



你以為是在裝冷氣喔? 有時產生問題時 要想辦法解決啊
做東西簡單 DEBUG才是最浪費時間的
不是拖到下班時間 就是拖到出貨時間 拖到出貨時間 你覺得公司會賺錢嗎?
我這邊只是舉個例
還是你以為是公務員 時間到了就可以走? 事情如果都像你想的這麼簡單 那人間就處處是天堂了
當然如果有個有錢老爸 那當然也可以時間到就走啦 反正只是來公司交朋友的

如果可以早下班 誰不想早下班
但現在大家的確是早下班啊 不過台灣經濟也不好啦

寧靜海^_^ wrote:
你以為是在裝冷氣喔? 有時產生問題時 要想辦法解決啊
做東西簡單 DEBUG才是最浪費時間的
不是拖到下班時間 就是拖到出貨時間 拖到出貨時間 你覺得公司會賺錢嗎?
我這邊只是舉個例
還是你以為是公務員 時間到了就可以走? 事情如果都像你想的這麼簡單 那人間就處處是天堂了
當然如果有個有錢老爸 那當然也可以時間到就走啦 反正只是來公司交朋友的

如果可以早下班 誰不想早下班
但現在大家的確是早下班啊 不過台灣經濟也不好啦


這樣來講好了

如果上班不能把事忙完,要加班

一個就是公司要給加班費

不然就是公司要多雇人來分擔工作

再不然就是發紅利 (費用化之後就發不出來? 根本是老闆摳門)

如果都沒有

表示公司就是要凹你,讓你以廠為家,這樣行嗎?

上班完回家照顧家庭陪陪家人,這才是長遠的工作環境吧
heliboy wrote:
不能說全部, 但在臺灣科技業的確是普遍現象!...(恕刪)


我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做了幾年拿了股票,公司還沒上市就就退休了。退休之後當 Investor。 有賺的人要回報,這把火才能不停的燒。如果人賺了錢就跑,不管分紅與否,火早晚會滅的。
我覺得前面有朋友講到一個重點,我們台灣很喜歡去follow一些國外制訂的規則
他看起來是很正確沒錯,但現實面就是別人已經把重重屏障設在那裡,站好位置確保自己穩贏不輸後才來制訂規則,你照著規則走就是受限在別人制訂好的框框內很難突破。
這樣一來你走不走?走了表面上很有面子,國外有的我們也有,但實際上拿到什麼好處?這叫得了面子輸了裡子。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受限於資金規模在產業鍊中能占到的位子已經很小了,真正大規模的研發投資勢必要靠政府力量主導,5年10年都還不見得有成果,就算有成果要轉換成專利那又是一筆龐大費用。
一個外國專利申請一個國家起碼10萬起跳,世界上多少國家,這還只是一件專利,以系統廠或品牌廠來講要涵蓋產品所需的各種技術又要有點規模的專利武器庫沒有個1000件高品質專利根本連上桌叫牌的資格都沒有,再把沒價值的專利但因為鼓勵研發才申請的必要浪費算進去那至少要5000件以上,這還只是把研發成果轉換成專利保護所要花的錢而已,前期研發投資那又是錢坑了。

我完全同意台灣老闆的思維真的要改進,但不可否認有些真正想做點事的老闆根本沒有能力請的起好的人才,要給他們一點武器縮短與外國間的競爭差距。

為什一開始政府給了那些電子業優惠?
因為政府沒錢,政府不願拿錢出來。所以,用促產條例給盡優惠讓他發展起來。
本來促產條例是有落日條款。是政客屈從壓力一直延後,甚至借屍還魂繼續生存下去。
才造成台灣產業一直不長進。
台灣人創業精神一直都存在的。
但資源是有限的。舊的附加價值不高產業占著資源不放。
投機事業,炒股,炒房沒有用政策控制。
導致生產型事業的創業無人願意投入資金。
才讓台灣面臨這種窘境。
正常企業應以配息,配股來分享利潤給股東或員工。
而不是用炒高股價方式賺錢。宏達電就是最好例子。
宏達電過去賺了多少?結果沒有繼續投入研發。
每年高配息,大股東笑呵呵。為什要高配息?這應不用我說明。
外加之前炒高股價。大股東更笑得合不嚨嘴了。
現在呢?只看眼前下場就是如此。員工再怎麼爆肝都沒用了。

台灣最大問題是大家沒有永續經營觀念。總想撈一票就走。
所以,那些把問題怪罪到分紅費用化的人。也是想撈一票就走的心態。
那台灣哪會有未來?

而且正常生活本來就是應該。你可以看到美國Microsoft,Intel。人家也是六點就回家鮮少加班。
請問人家錢有少賺?


樓主似乎少分析的兩點
1.老闆往往就是最大的股東, 股票員工分紅會稀釋股東權益
當然股民們是受害者, 但不要忘了老闆本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2.股票本身不可能沒有限度的發...印股票會增加股本
股本高了, 未來的EPS更難確保, 那個"夢"更難達到
另外, 在外流通的股票越多, 老闆也會怕他的老闆地位不保
在過去員工分紅入股, 本來就是一個恐怖平衡
真的不要認為所謂的高科技公司狂印股票就能賺錢
老闆要思考的, 真的是比嘴砲鄉民要多很多啦....
以上都是過去式...真的也不用討論了

小弟認真的認為
老闆住豪宅, 開名車, 包小三...嗯...天經地義...
開公司當老闆是賭身家
賭輸了,往往是家破人亡, 一家大小一起抱著燒炭
賭贏了,慰勞一下自己有何不可呢???
只是老闆在大口吃肉時, 不要忘了有一群爆肝工程師就好了
再過去, 這些爆肝工程師至少有湯可喝, 有骨可啃
現在....
老闆自己都半死不活的, 那核有可能會去照顧這些爆肝工程師呢??
這是惡性循環
分紅費用化, 就小弟認為是造成科技業落寞的原因之一
tracer1000 wrote:
如果都沒有
表示公司就是要凹你,讓你以廠為家,這樣行嗎?...(恕刪)


不是很懂你的意思,
現在公司要凹也沒人給凹了,
而沒人加班的情況下,競爭力就回到正常的水平。

台灣沒有別的競爭優勢,有的就只有人而已,
大家都知道產業要轉型轉型,
但轉型尚未成功,又沒了配股分紅的巨大誘因,
人才外流、慢慢沒落也是必然的結果。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cwyu1003 wrote:
我覺得前面有朋友講到...(恕刪)


這應沒這麽簡單。假設來説,如果完全不需要外國人的資金,那就可以完全按自己的規則玩。如果要那別人的錢,遊戲規則自然不同。請問,如果沒有外國資金,這遊戲玩了下去嗎? 如果有辦法玩,那就自己玩,也不要股票上市到外國,全部自己賺,更爽。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