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881pk881 wrote:
因該不能說排富因該要...(恕刪)
台北市 114萬 還是 台灣其他地區 ??
應該分開來看 ,
台北市 應該家戶所得 < 400萬 就算窮人吧 .
其他4 都應該是 < 300萬
其他 < 200萬
怎會 114萬切一刀 ?
taiwan2008 wrote:
台北市 114萬 還是 台灣其他地區 ??
應該分開來看 ,
台北市 應該家戶所得 < 400萬 就算窮人吧 .
其他4 都應該是 < 300萬
其他 < 200萬
怎會 114萬切一刀 ?...(恕刪)
以現在的狀況來看,
這樣做法是不是等於:補助收入高於低收入戶卻不甚有錢的人呢?
其他人不變,
增加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免費念高中。
但想念高職的一律免費,
以免全擠往不必要的大學管道。
或者應該改變說法,
朝三暮四改成朝四暮三,
政府補貼所有高職生,
高中生只補助收入不高的家庭。
高於114萬的是不平衡什麼呢?
看到別人可以免費念高中不平衡嗎?
政府也補助所有人去念高職啊。
這政策仔細想想並沒有那麼不堪。
pk881pk881 wrote:
所以年收114萬的不要在那邊哭了~以114萬的經濟水準繳學費剛剛好而已
用你的方式來計算,以我家為例
我家五口人,兩大三小
我家年收入約1,200,000
每餐100三餐約250,250X5X365 = 456,250
房貸20,000X12 = 240,000
其他開銷(水;電;瓦斯;電視;電話)一個月抓2,000 2000X12 = 24,000
這樣我一年剩下約 479,750
這還不包括要繳給政府的一些雜七雜八的稅
若以兩大一小年收入1,080,000的家庭來說
同樣的情況,他家一年可剩542,250
事實上我應該比較窮,可是我確要繳學費
我不反對排富,可是反對齊頭式,應該要家戶所得除家戶人數,然後設定多少錢這樣才公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