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kill wrote:聽到高雄一家保全公司的經理,薪水28K..... 我不知道這能代表什麼?幾年前有家公司,新人一進去,滿三個月當專案經理,滿六個月升系統分析師,薪水真的 22K,員工號稱80幾個人,目前已經結束營業。某上市公司,業務人員一進去一律稱為副理,滿一年升經理。保全公司,派駐大樓的組長,頭銜都是經理。經理、領班、組長,哪一個好聽?如果要刻意放大這類的事情,對職場沒什麼好處,反而讓資方覺得原來經理只要給 28K。
wnlee wrote:我看不懂你在講什麼。...(恕刪) 看起來你是真的看不懂~因為 "點出功績制的缺失" 並不代表 "贊同年功制沒有缺失" ~基本的邏輯,不用解釋~人家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講了~CWC20030205 wrote:許多公司待遇不光只是看成績,而是連同年資、學歷、官位、經歷都一起看,這並非是沒有原因的...(恕刪) 另外~就跟樓上的多數意見一樣~頭銜就只是頭銜,代表不了啥,實際所得薪資比較實際~
caf677 wrote:台灣人太重視頭銜了我們常說西方國家尊重技術職問題是我們本身還是崇尚管理職每個人莫不是認為拿個管理職位能夠換高薪,指揮別人做事事實上,依照組織規模職務不同,經理可大可小 沒辦法,因為有些人只要一點不爽快就嚷嚷:叫你們經理出來,大家都是經理遇到奧客時比較能互相支援。
另類思考一下 小弟之前某段工作 約12年前吧 因鍋爐不時異常 製程又無法長時間停機檢查 廠商派技師來好幾次 都抓不到原因 後來派2個東南亞(忘記哪一國了)技師來搭帳篷在鍋爐附近24小時輪班監控 2天候就抓到問題處理好了當時聽廠商很得意說那2個人薪水只要19000就很滿足了 本土技師快45000還無法解決 真的聽了5味雜陳啊真的 站在老闆的立場 領28000的能做的事 就不需30000元的人來做 不是嗎?現在 那家公司已經有很高外勞比例(不全是低階呦)且堅守在那邊的老同事領的也沒比當時多啊 這就是全球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