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皮 wrote:
那我想請問一下: 國...(恕刪)
以前有,但現在不一定
某些高級車,好啦…應該說是全部的高級車現在都開始流行搞一套培訓新血的遊戲
原因是有經驗有能力的業代不一定願意、適合、或足以供應高級車的業務需求
高級車客源少難以培植,對業代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和風險
如果賣的不好,月售一兩台,等於你全部的收入就靠這一兩台的獎金了
當然,每台平均獎金高一些
但千萬別小看有錢人的殺價能力,動耴幾百萬的車,業務賣一台只賺五千~一萬的比比皆是
加上人均月銷售量大約是二~四台(視廠牌及地區而定,有高也有更低)
其實收入也不能算高
再加上高級品牌比較特殊的就是容易出現王牌業務,每個縣市都有個二三位跑不掉
這些業務通常在高級車的客戶群有累積一定實力,甚至有些在十幾年前躺著賣雙B的時代就開始累積了
價格也很敢給,殺起來比一般國產車業代更兇(因為高級車的競賽和達成獎金也更高)
這些舊客戶就是他累積台數的本錢
國產車跳槽來的年輕人呢?
在國產車磨了五六年,賣了五百台好了,過濾後有能力繼續捧場的可能不到五個
還是得乖乖燒香拜佛等待來店客
而來店客成交,再栽培、續購、介紹,因為本身交易量少,滾雪球的速度自然慢
除非自家有背景或高層有奧援,不然就要自己想辦法活過三五年
當然,三五年內不要被FIRE掉是前提
講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在講為何進口車業代出現斷層,很多表現優異的國產車業代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
再加上國產車來的管理階層不一定看的順眼、層次談吐也不一定符合
最後很合理的,高級車的業代來源腦筋就動到了傻傻的畢業大學生上
所以最近很多高級車品牌都應徵一批批的無販售經驗的畢業生,進去還很有制度的培訓你
教你一些專業知識和基本話術
然後就有畢業沒當過業務的小毛頭站在大老闆面前想賣幾百萬的名車這種事發生了....
制度聽起來很完美,真的站出來那場面其實滿爆笑的...
夭折率就不用多說了,猜也知道
能活多久? 其實該說看他自己想浪費多少時間吧?
賺錢? 大部份都是拼了命的折價還賣不到,最終只是害老業務少賺而己
當然還是有活下來的啦,所以也不用想的太悲觀
反正一百個進去死了九十九個,剩下的那一個會告訴大家
「你看我就成功了,是你們不夠努力」
對吧?
這又牽扯到行行出狀元、還有幾個才出一個狀元、還有這行的狀元值不值錢的問題了
越講越多,其實都是自己年輕時的經驗了
還是一句老話,外面世界很寬,找個能留下專業的活幹吧
你該不會就是想去試試當雙B"培訓幹部"吧?
如果是就加油喔,但人生苦短時間寶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