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關於轉職~回南部工作


kirinbee wrote:
人力派遣都會壓薪資。...(恕刪)


http://www.withyou.com.tw/
我去的人力派遣是這家
大四時就主動找過我, 不過當時已經找到工作了
看ptt評價還不錯, 昨天才過去看看
有人給她們介紹過工作嗎?
我覺得樓主太委屈自己了,
憑著妳的家世背景,還有妳男友的身份,
妳真的要去找那些20幾K的工作來糟蹋自己嗎??

妳要知道妳將來是上流社會的人,妳去搶20幾K的工作要幹嘛?
妳老公將來的收入無可限量,如果他願意努力,將來月薪超過百萬都有可能,
甚至妳現在找到的工作,老闆可能比妳將來的老公還窮。

妳花在找工作的精神,不如用來研究怎麼做好菜,怎樣去美國生小孩,
哪間私立幼稚園比較好,哪邊的房地產適合投資...等等,
絕對遠超越你去做什麼20幾K的鳥工作做個十年。

就算妳不想靠老公,相信以妳的娘家實力,應該也會讓妳的生活不虞匱乏,
除非妳真的覺得沒工作在家太無聊,否則妳實在不需要這麼卑微地去找那些爛工作。

Tiersen wrote:
我覺得樓主太委屈自己...(恕刪)


樓上你害我目瞪口呆了
不管怎麼樣還是謝謝你的建議,但我喜歡工作,我想過有意義的每一天
而不是失去了家庭,失去了老公小孩,就什麼也不是的人
我看了也是目瞪口呆!
姝姐兒 wrote:
樓上你害我目瞪口呆了...(恕刪)

金貝貝01 wrote:
我看了也是目瞪口呆!...(恕刪)

金貝貝, 你老婆也是這樣嗎?
如果做得好那就像我阿姨, 成功的夫人外交
如果做得爛就像我舅媽, 拖後腿專家....
我還是去工作好了, 罵廠商比較爽快

姝姐兒 wrote:
小妹我去年六月從大學...(恕刪)


這篇文看到這裡實在很感慨,現在的社會真的生病了。

To樓主
你是要找"工作",還是要找一份未來有發展的"事業"?
如果是前者,那只需要考慮徵才廣告的工作內容和福利待遇;是後者的話,找到"對的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對的公司不一定待遇最高,但是可以學習、成長(個人和公司),未來不論繼續待或是換公司,都會越來越好。

我是自己創業,我公司現在給的起薪也很低,原因不是給不起或不願給,是因為現在的大學、研究所制度太糟,
靠畢業證書和成績單作為依據,根本和抽獎沒什麼二樣,全憑運氣。所以降低企業風險的方式,就是起薪低,進來一段時間之後看表現再調到適當水準。這種做法不完全正確,但卻是不得已的,而且越來越多公司這樣做。很遺憾有些社會新鮮人,拿了張還可以的畢業證書,就認為應該可以拿多少...,這樣的態度讓我很難接受。

社會上近期不斷討論用香蕉猴子來討論,在我看來只是代溝越來越嚴重,
就我接觸的公司,雖然攤在表面的大都只有香蕉一根,但實際狀況可能是每年拿15~20根,外加蘋果、哈密瓜...的,香蕉的等級還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反而有些公司,拿一顆蘋果吸引你,實際上拿到的卻是爛蘋果。
因為過去用學校、畢業證書和成績單來初步篩選的機制已經出大問題,企業很難判斷是不是猴子,只能先用香蕉試試看;新鮮人卻只看到眼前的香蕉就做了決定。結果是雙輸。
建議年輕人除了看香蕉之外,還要了解他的品種、果園、是否有其他水果...。

ian_wchsu wrote:
這篇文看到這裡實在很...(恕刪)


我覺得這是供需市場不平衡所造成的, 現在大學生實在太多了(感謝李遠哲
在南部要找三萬元的工作, 也沒比我現在多, 只是一樣而以, 就被南部廠商嫌得好像很過分一樣
我上面也說過, 行情35K~40K的工作, 公司只願意給26K, 那真的只請得到猴子
要求一大堆, 卻不願意付出相應的酬勞, 這原本就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
我懂你說的未來有發展性, 但這種事一向很難說, 對新鮮人而言, 看的當然是擺在檯面上的條件, 而不是畫大餅
公司未來有發展....who knows?
前面也有網友說, 工作經驗五年會英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一點日文....只開33500
你也覺得這樣合理嗎?
sorry, I don't think so
這一種條件還是留在台北吧

比較好找工作,

南部都是製造廠,就算南科,需要的外文業務,也會集中在台北辦公室

不然就要放眼那種全台灣只有南科或路科僅此一家才有可能

南部薪水,大概25000-24000

ian_wchsu wrote:
這篇文看到這裡實在很...(恕刪)

哈哈….我同意,大學普及後 全民大學生 素質差的大學生的確多如山 好的畢業生 不是只工作能力 而是態度, 態度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工作能力以及他能夠憑自身學習能力走到哪一個階段. 你是創業者, 將低風險的概念, 從古至今早有了, 不就是試用期3個月 保障薪, 能給多少老闆決定, 工作是否有未來性, 除了公司本身的獲利以及產業的市占率外, 是否也應該包含員工身涯規劃這一塊, 台企業, 一班很少涉及到這個領域, 所謂福利政策, 也只是請員工吃吃飯, 平常閃你點福利金, 薪資是員工是否願意留在公司的重要一環, 一張白紙領22K 三個月 天經地義, 那試用期過後呢?? 多少企業願意為學習態度正確的年輕人提高基本薪資, 1K 2K 變成24K? 有實質意義嗎? 況且22K這傳染病已經蔓延到就業年齡3~5年的族群, 倒退的薪資, 不成正本的所得, 內需市場疲乏, 加上外債 歐美不景氣, 你廠商都外銷賣不出去, 內需又疲乏, 現在又搞通膨, 你每個老闆都這麼想, 台灣才會退步那麼嚴重. 阿人才又嚴重外移, 鬼島不是叫假的 . 台灣廠商缺乏的概念是cost up的動作
說年輕人只要肯學肯幹,就加薪
22K 三個月 23K --> 半年 25K --> 1 年後 27K 再過一年 薪水沒調
第二年尾巴 29K
22K的原意是,要給完全沒工作機會的白紙 一個學習機會
結果被扭曲為,當成加薪的基底,被老闆們扭曲為 大家進公司 一開始都領22K
然後看表現 以這個為基底 開始調薪

是老闆扭曲政策,政策本身是良善的
但是實行上的配套 可能沒做好 這部分 我不是政務官 也不懂 無法評論
總之22K政策,早在幾年前就停止了,現在已經沒有這一條政策了,但是名間企業大多繼續go,把當成加薪的基底。22K應該是給白紙學習機會的薪資,而非一班正常福利
你說的部份正確,但後面呢?如果我是記者,我會問:
新鮮人22K okay,那3個月後呢? 公司的薪水看表現是如何調整?
如果你回答:看表現 + 1K ~ 3K,恭喜你,加入慣老板這個討人厭的族群(蓋章)
給得起蘋果的公司,還是比你的香蕉好,香蕉就是香蕉,包個禮盒,還是香蕉
用話術做包裝,多問幾個問題,就可以知道老闆是不是豬八戒了
你的回答很空洞,讓我覺得這只是在畫大餅

姝姐兒 wrote:
我覺得這是供需市場不...(恕刪)


To樓主,
我顯然還是如預期的被小砲了一下,你回應的內容正好就是證明了我所說的代溝,
沒有誰對誰錯,就是很單純的觀念不同而已。但若是你能克服這個代溝,你在職場上一定會比其他人更傑出。

我寫得是:"建議年輕人除了看香蕉之外,還要了解他的品種、果園、是否有其他水果..."
從頭到尾都沒有畫大餅的意思,我是建議新鮮人自己去了解、判斷,想清楚再決定,不是道聽塗說。
至於有多種才能,除了要看程度也要看那家公司是否有需求性,只能多找了。

至於你覺得試用期過了,或是每年調薪,老闆+1K~3K這類的想法,我只能說你太不了解現實的社會了,
如果是軍公教或國營企業,當然都是緩步上升;私人企業裡有能力的人是不需要靠老闆施捨的,
老闆只會想著要用怎麼樣的條件才能留下他,只要你有那個身價。

我公司就有類似的例子,同一年差3個月進來2個剛退伍的碩士,畢業證書和成績單看起來差不多,所以起薪相同,二個在同部門工作也都很認真負責,但做不同的工作。其中一個每年+2k~5K左右,另一個我每年都加超過4K,今年則是+8K,再加上年終和其他獎金,年薪應該比另一個人多50%以上,去年公司還送他出國去短期進修。
你若能想通企業為什麼會這樣做,你就容易在職場成功了。

另外一提的是,在這二位不錯的員工來了2年之後,另一個比他們早1年來的員工(留美碩士),
被其他公司每月多5K挖角走了,我留不住他有些可惜。但1年多後我們巧遇聊了一下,他告訴我他後悔離開,
他過去以後工作很順利也很受器重,但因為每家公司制度不同,月薪雖然較高但年薪卻是降低的。
這就是我所說的爛蘋果。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