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事實的真象是: 再吵,可能真的連 15K 也到不了!

公司產品的利潤是靠誰創造?
每天加班的RD
產線上每天辛苦組裝的作業員
應酬的業務
還是出錢的老闆

公司就像個金字塔
越是基層的福利越差
塔頂的希望賺錢
工作要有效率 精簡成本
當然也包括所有的人事成本
結果工作內容變多了
工資卻沒辦法變多

企業要賺錢 靠的是員工
員工要生活 靠得是企業

事實的真相是: 再吵,大家都不好過



cg6789 wrote:
這兩天大病一場,躺在...(恕刪)


我怎麼覺得好像是推銷文???

真的要去買機台.應該惦惦買

惦惦做.低調賺飽飽.

大佔先行者優勢.怎麼來這發文?

萬一你的競爭對手看到.

隨便找幾個金主.投資下去你的優勢就沒了

可以靠錢解決的"企業能力".

優勢很容易被趕上.

人力的素質就難的多了.

招募+教育訓練+教匯了還要願意待

通常帶點運氣.就是你跟這個員工感覺很合得來

他也很喜歡你.蠻像找老婆的

感覺對了.請好好珍惜

感覺不對.請不要耽誤他的青春

不要當打老婆的壞男人喔.

錯了.是不要當虐待員工的壞老闆喔!!!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就是拉 wrote:
樓主想得這點連國中生...(恕刪)


說得太好了

這群決策資本家自己升不了級賺不了更高的毛利但為了讓自己更有錢最好員工都能犧牲, 降薪砍待遇,

只會跟政府要更多的糖吃, 一方面也不想多繳稅, 又要政府給更多的稅務減免優惠, 再加最好無償的公家研發的技術移轉, 甚至在勞動條件上法規管的愈少愈好, 又要政府自己出錢[政府本身無錢, 錢來自老百姓的稅]研發但成果最好資本家免費享用, 還要少管資本家如何用勞動力, 怎好處都是資本家要?

光要勞工想對公司有無貢獻沒贡獻就是從基本薪起算;

若換個角度想, 這群資本家對國家是起了哪些貢獻? 只剩下養活絕大多數低薪勞工就是他們的貢獻?! 台灣該給這些資本家: 惠我良多?!

帶領台灣技術升級? 如果是這樣還需要每年付出千餘億的權利金給老外?

更別提最好政府出錢買一堆技術專利”送”給資本家用, 資本家都不用付出心血的? 沒貢獻憑哪一點爭取更多優惠?

[雖然這類回文對所謂的日理萬機<忙著撈非關本業的交關>的資本家是看不到的, 但同樣道理, 沒有貢獻憑哪一點爭取高薪豈不是有異曲同工?]

cg6789 wrote:
這兩天大病一場,躺在...(恕刪)


自動化很神
但,你會覺得那麼神,是因為你還沒有自動化

自動化可以把所有的工件以SOP整好

1. 再簡單的工件,總會有機器人做不到的死角,這些還是要靠人力,而且,機器做不到的地方,表示那是困難點,修困難點的人工,必須是有經驗的員工(高階人力)

2. 機器人的動作撰寫相當高深,要掌握機器人的人必須一步一步累積經驗而來,所以這個人勢必也是高階人力,萬一這個人留不住,再培養一個人又是痛苦漫長的過程

3. 最後一點,也是常被忽略的一點,高度自動化省卻了作業人力,但卻需要建立維修能量。設備越多,出問題的點會越多,馬達、剎車、給油、給氣、sensor、光電等等,全都必須靠維修來讓設備正常運作。
同時,自動化表示每個環節環環相扣更為緊密,萬一一具機器人出問題,整條生產線都會停擺,要及時讓生產線回復,或是趕快臨時用人工對應,那就看你的應變能力。

所以,別以為自動化後你就可以把所有東西裝貨櫃隨時帶走
高階人力的仰賴─有經驗的師傅、撰寫程式的工程師、有經驗的維修團隊
反而會讓你什麼都帶不走

這就是有一好沒倆好的結果
也是讓老闆難以抉擇的天平
養一排作業人力,或許還比養一間自動化工廠便宜
所以郭董的五十萬機器人大軍,現在下文呢?進度到哪了呢?

所以,這也是矛盾的地方
理論上我們要努力讓自己成為那種高階人力
但老闆卻偏偏希望只出15K然後養一排兩排三排作業員大軍(就像郭董的工廠一樣)
你周遭的老闆又有多少人有魄力想走向自動化,然後聘請高階人力?
政府談的轉型、輔導,又有多少老闆願意負擔自動化工廠,而且成本可能還比人工更高?
所以提高工資,其實也是變相逼產業升級
當作業員大軍成本高於自動化工廠,老闆才會考慮自動化
然後提升整體產業水準與人力水準
當老闆一心一意只想把低減成本念頭打在人力身上時
這公司應該也不會長久

一點小經驗共享之

我覺得本文最好玩的是,
各位資方覺得台灣的勞工不夠格領高薪,
我是想問現今你們還能出走到那去??

中國?東南亞?非洲?墨西哥?巴西?歐美?
我就不相信你們的管理方式還能在那些地方吃香,
台灣的勞工比那些地方好管多了,又不會鬧事,
又不會燒廠,違反法令又只會罰少少的錢。

這種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天堂,除了台灣還有那裏????

lingiles wrote:
我也待過這種公司呀。
公司研發部門是很純的是台大電機(佔公司80%)
我當年畢業進去起薪就41000了(無相關工作經驗)。
不過重點是,公司會要你是因為你馬上就能上戰場了。

我記得當時班上其它同學就是去上28000~33000左右的班,
這些同學畢業時確實是什麼都不太會。
(恕刪)


新人什麼都不會是正常的
各行各業的know how都不一樣
重點是你的潛力與資質夠不夠~

專科生的數理與英文夠不夠強?
台青交的數理與英文是專科生可以比的嗎?

產業要升級
能力也是要升級

隨便的產品
大陸人也會
台灣一堆廠商也會
公司沒競爭力
員工沒競爭力
公司與員工被淘汰是剛好而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willk wrote:
我有個客戶做的大家看不上眼的塑膠包裝

但是他靠自動化兼自創品牌...成為全世界第三大

工廠全在鄉間不起眼的小路上,光自動倉儲就跟國內石化廠規格相同

杜邦亞洲總裁親自問他...你為何不去中國也能贏

老闆說...就靠自動化

不過自動化可不是只買現成機台...後續流程跟機械改造才是致勝關鍵

尤其在中國近年靠歐債危機買了許多歐洲公司..也想走自動化

不走自動化以後玩不下去..至於到美國設廠..就看公司策略布局..跟台灣不是零和競局(恕刪)



大大您說的是彰濱的炎洲嗎???
說一堆似是而非的道理
說啥研發、自動機械化
台灣企業在研發投入多少錢?
你們投入夠多的錢就不會只有代工的分
台灣有中船時,韓國只能做玩具船
現今呢?中船只能拆船,韓國已經能自行生產軍艦

裕隆汽車幾十年了
還是只能生產拼裝車
換了牌子那隻細菌還是一樣啃蝕台灣

至於科學園區的廠商
台灣多少納稅人的錢砸在裡面
結果呢?
哪一家根留台灣的?
哪一家又有在作研發的?
研發幾年了還在代工

10年誰知道三爽
但10年前笨Q已經開始在作手機了
代工當時摩托(當時世界手機第一)
現在呢?
笨Q一樣在笨,人家三爽已經成為龍頭

我想問的是那些西進大陸的企業
你們的廠房已經借貸幾胎了?

西進大陸不用錢?
官商勾結比台灣嚴重的大陸打通關節不用錢?
不用爭辯沒拿土地廠房去跟銀行借貸
昔日台灣東X電機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公司
它西進都需要用廠房、土地跟銀行借貸了
請問西進的老闆你想騙誰?

台灣沒救了,台灣還沒被搬光,一堆啃蝕台灣根基的人是不會罷休的
說法根本有問題 沒有人工先幫你賺錢
哪來的幾十億 幫你蓋自動化變成世界地3?
無中生有嘛
我一直很想知道一件事


樓主說的那個研磨拋光的那個東東 , 用機械手臂不是說作不到 , 問題是.....

選項4 , 影片中 , 拿了件的第一個步驟 , 27秒 , 手臂去過的那個東西

兄台有沒有想過那個東東要多少錢???

如果說這個很便宜 , 買回來就是大發利市 , 那怎麼會沒有滿街都人手一台???


難不成以為買個手臂回來 , 全都依樣畫葫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