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line Pocket wrote:
不知道你說的是那種,除了修車外,美國應該是已經沒有黑手了。像三重,五股那樣的很多的小加工廠早已經不存在了。
還是有,金屬加工,車床,铣床,折床,CNC,NC沖床等等的.. 當然相對來說比較少
youngmth wrote:
這才對,分享一些心路歷程,別讓鄉民總覺得美國遍地是黃金,撿都撿不完..
說說我自己的好了
我弟弟是小留學生,國一沒唸完就被我爸騙說暑假去美國玩然後就被留下來唸書當然我媽也只好留下來
陪他唸書,我弟被騙來美國的時候我剛入伍,退伍後我原本已經申請到學校,學校也發I20了,結果去AIT
的時候被簽證官員以"有移民傾向"為理由打槍(當時我父母與我弟已經拿到綠卡,但是我並未辦理)
所以為了來唸書我只好開始辦綠卡, 但是綠卡也不是說辦就馬上可以辦下來,我就開始在台灣找工作
很幸運的經由學長幫我投履歷表進了外商電腦公司,幾年後被台灣的VAR挖走,做了一年又被找去外商,
在等待的中間原本想放棄,因為那時候我想結婚,但是幸虧得到岳家的諒解先訂婚,這一訂就4年後綠卡
辦下來我也正式到美國報到後才結婚,這張綠卡我等了快七年吧,從20出頭等到近30歲
拿到綠卡前,為了多存一點錢買房子我每星期一,三,五下班後直接開車到竹科某公司兼任顧問,
就算沒去新竹也是在陪公司業務應酬,幾乎每天都要半夜才回家後來未婚妻受不了經過溝通我們
決定到美國重新開始,兩個人都來唸書,接著換她開始補托福,申請學校,而我因為有綠卡所以打算
來美國之後再來申請學校
當98年底來美國之後我們馬上在美國註冊結婚,接著過了幾個月無所事事適應新環境的生活
然後我媽也過來跟我一起住,因為我弟去外地上大學了,因為房租太貴了所以就決定買房子
接著就開始申請學校的流程,當然計畫趕不上變化,99年三月我太太懷孕了,這個時候我必須決擇
接下來要怎麼辦,最後決定我太太上學,保持F1身分,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因為年底小孩
就要出生了,接著就開始我在美國的求職與工作階段,而我太太在一邊帶小孩一邊念書的情況下
花了4年多總算畢業了,然後在2006年也順利拿到綠卡
當時來美國才不到半年,人生地不熟只能看報紙一家一家的寄 resume,最後被一家公司錄取做
tech support, 剛好在報到前,老闆決定公司轉型從硬體生產轉型為e-commerce,當時剛好是
dot com 初期, 然後在報到當天,老闆找我去談了一陣子決定讓我負責建立公司的 e-commerce
平臺,在那邊工作四年後,2003年一家做web portal的 startup 公司來找我,希望我可以去他們那邊
負責技術部門,因為給的條件還可以加上上班很有彈性所以我就過去在那邊做了9年多,之後在2012
年中我換了來美國的第三個工作,換工作的原因是我想要有正常的上下班跟假日,過去9年我都是24
小時電話不關機,就算放假也必須在有電話跟3G訊號的地方,以便在有狀況的時候可以馬上掌握同時
交代處理方式,做了9年的 24x7 on-call很累的
我在98年底買了第一間房子, 買了之後矽谷的房價開始快速上漲,2006年因為原本的住家離公司遠
加上2個小孩上私立學校每個月要2500的學費,所以開始看南邊的房子,那時候因為太太也開始工作,
同時第一間房子也賣了不錯的價錢,考慮了一下就在2007年初買了目前的住家,家裡有2份收入後
存錢就容易多了,加上太太隔年連續換了3個工作,也順利取得CPA資格,薪水也增加不少,基本上
我們是花一個人賺的,存另外一個人賺的,盡量控制在一份收入就可以生活的狀況,但是錢也不能
光放在銀行,所以選擇最穩定的投資方式-房地產,在去年房市開始回溫的時候買了第二間房子
接著我家老大今年也要上高中了,下一個目標就是開始存兩個小孩的學費,希望能夠在老大上大學
的時後存夠兩個小孩四年的大學費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