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olsa wrote:
你是說美金嗎???...(恕刪)
你那個價格是小賣,作生意沒那麼貴啦,我已經算完了
也不可能賣那個價錢
豆漿有可能,看杯子大小,印象中好
像1000公升50
魯拉拉拉 wrote:
我是北高雄人...
...(恕刪)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從小在高雄到大,
近年來最受不了的,
就是高雄人過度迷戀CP值,
只問價格不管品質內容的劣根性,
簡單說就是節儉過度或是窮酸。
因為這會導致一連串窮酸輪迴,
用餐飲來比喻,便宜銷價競爭,
要嘛食材黑心、要嘛壓榨人力,
老闆利潤低、員工口袋空空,
出門消費花不起,又只能找便宜,
最後就是向下沈淪的輪迴,
窮久了,分辨力也差了,
養成只會酸人太貴,就是要便宜,
就算便宜是黑心,
就算便宜是啃老闆與員工的骨,
也無所謂。
很多中價位、中高價位品牌,
在高雄紛紛撤出,就是這樣,
玩不下去了,剩下高端與平民貨,
甚至高端市場族群也撐不太起來,
市場環境無法往高處轉型,
一直往低毛利集中,
薪資會改善才有鬼。
一堆人只能哀怨領低薪,
但出了門當消費者,卻又是百般苛刻,
高雄市場的通病是什麼,
「要求特別多、願意付的卻很少」,
二十年前,出手的闊綽去哪裡了?
當年不是很流行「錢再賺就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