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umo07666 wrote:我在美國己經退休了。不加班的是時薪藍領,沒人要付加班費。責任制的白領我還沒見過-週少過四十小時的。高薪族一週超過五十小時的多得是。 看美國電影中的白領上班族感覺步調很快壓力並不小
當一個社會漠視年輕人的出路與生涯規劃時,就是整個國家慢慢步入沉淪萎靡的開始,過程或許緩慢,後果必然嚴重。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年輕人沒發展出路,難道社會能持續繁榮和諧?年輕人也很難找到工作中高齡也是 只要有想要省錢的慣老闆心態老人很難應徵上年輕就算有經驗也無法面試上
風紫 wrote:傳產的技術水平不高,幾乎都是雇用來按按鈕的,老實說這是趨勢,看到您的留言更讓我確認這樣的現象,也許將來傳產的出路就要靠這些人了,如果雇用老人人口可以減稅甚麼的,讓廠家可以改善工作環境的話,會更好。 我認識不少模具廠幾乎都只有兩種人:年紀60歲以上的老師傅與30歲左右的外勞,這些老師傅有點像教學徒似的在教外勞。反而很少看到台灣的年輕人在做這行了,原因很簡單入門薪水太低,甚至連這些老師傅薪水也低,超過四十年年資月薪五萬多。
componentbeggar wrote:記得 1996 去德...(恕刪) 其實高齡就業與實際環境是有衝突的所以很難因為高齡會愈領愈多錢但對企業的效益卻沒有等效增加經驗並不是愈多愈好對企業而言, 到一個年數就很好用了另外經驗是很空泛的東西你看很多高層決策者也常有錯誤決策以現在的行業與科技替代可能只有中醫老師傅或老律師, 那經驗才愈老愈值錢而其他的, 都一直要吸收新知識, 老人雖然有經驗, 但常懶於補充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