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職場的年齡歧視-從減薪開始(中年失業/中年大叔打工仔悲喜談)

如果沒法自行創業,或換工作
那就接受降薪吧,生活還是比面子重要的


我跟你差不多年紀,已出來創業,要承擔的責任跟風險是你體會不到的。從我的視角來看,你對內的專業已到頂,一是提拔底下的人上來接你的位子,他們才有向上提升的機會。二是你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應該跨足業務,開拓事業體系,這樣你更有發揮,公司營收才能轉正,不然留你何用?

社會很現實,薪水就是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你領公司多少的薪水,就要有多少的產值
到一定的年紀,你只有跳脫技術的框架踏足業務,才有提昇的空間


PS: 業務沒那麼難,即使個性內向,但有技術底,客戶會更加信賴。而且你跨出舒適圈會看到更多的商場現況,結交高端人脈,未來要轉職,創業,都有好發展(前提是你有一定的實力)
________


我只想要一個平穩的生活,這有甚麼不好?
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4415






真正的人生其實是類似上面這樣的曲線。 你若平穩於一個輕鬆的工作、滿意於還可以的薪水、不想太多挑戰,隨著時間拉長,你的競爭力其實是默默地在下降,而當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其實人生就會不太平穩了。

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就算只.是.想.維.持.現.狀,你也不能只是維持現況,你還是得預先為了穩定,在某些層面上不斷改變。 你得定期有些提昇來抵抗「自然耗損」,生活才有機會維持在同一個水平上。

實際上要維持平穩,可比圖形上看起來的難的多。 因為你的嘗試上升多少是剛剛好? 多少的上升足以抵銷下降的拉力,其實誰也不知道。 而自然下降的力道其實是時時不一樣的,經濟差的年代可能降得快,你所處產業大賺的年代可能降的慢。 不同技能的人,降得速度也不同。 每年多少新人投入到你的產業中,也會影響這速率。 所以預估一個下降值,然後剛好讓自己提升能抵銷自然耗損,其實是絲毫不實際的。

反而應該盡量在所有能拉升的時間要拉升。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降力有多大,努力一輩子,最後都可能才勉強比原來高一些。

所以在年輕時就該不斷的提升自己,而不是滿足於小小的平穩。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大到能奮力去追尋的地步! 因為很努力地追求夢想,最後都可能只落到平穩過活。 更何況你若夢想很小,努力很少,你的努力會完全無法對抗自然耗損,最後只是讓自己走在下降趨勢中。 所以找出自己的天命所在,認真的強化,那恐怕才是讓生活平穩的唯一方法。
kao_king

您說地真[精準];我是大老粗要表達地就是這個意思;除非也特例[皇親國戚]否則????

2021-03-22 2:43
我說說台灣實際職場的經驗。
只就我個人看到的經驗,不代表全台。

台灣公司的部門,常常會有屏蔽,
這是由部門主管為首,托結高層主管
製造公司內黨派勢力,這是人的山頭。

除了人的山頭之外,技術部門會私藏
自己所知的技術,不會公開給其他人
甚至連部門內,也不會分享,以求自保
相對非技術部門,為求自保或工作輕鬆
製造各種部門內作業規定(非公司正式)
進行推諉卸責種種理由及藉口。

諸如此類的屏蔽現象,嘗試保護部門員工,
但其實不符合實事求是,
內耗降低競爭力,增加成本 做出產品
無法與同業競爭。

同樣的,中年低薪分兩類,
一種是部門保護傘下 長期保護,
當更換職場,依靠人際大於處事。
一種是無法融入共犯結構,
被排斥在外,不管有無實力。

被歧視確實存在,也是很無奈的。
這個問題每個在職的中年人都會遇到,內心一定會有很大的反彈及掙扎,就看你要花多久時間來面對

時間的巨輪無情的碾壓下我們無法抵抗,只有儘快轉換心境。要嘛心態照舊但跳脫這個環境,要嘛改變心態改變接受這個環境


給樓主拍拍肩,你的公司還算不錯沒有像下文那樣的逼退

----

商周文章【職場上最常見的虐心戲:老闆逼退56歲戰功彪炳的老臣,讓他自動離職減薪!】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20688



朋友老賴56歲,在公司任職今年滿20年,按照勞基法,他是可以辦理退休,但是養老金還未存夠,打算繼續做下去。年後老闆把他調至另一個單位,從帶領20人減到麾下3人,不再負責核心業務,因為年紀漸長,老賴樂得輕鬆,沒有任何抗爭就接受新的安排。

接著,老闆請來一位管理顧問,開會時,炮火都是對準老賴猛烈開打,而老闆在一旁始終諱莫如深,不發一言。漸漸的,其他同事開始附議管理顧問的發言,一面倒地也群起攻擊老賴,老賴抱怨:「現在年輕人也太會見風轉舵,拍馬屁成這個樣子。」...

「中年之後,必須有接受『減薪』的準備。」

的確很難倖免,幾乎都會減薪,有人45歲被減薪,有人55歲被打折,有人臨到65歲才做調動,不同的只是時間早晚,「薪資天花板」何時來到罷了。
板大好,
先不要自己提辭職,
職場像是在戰場打仗?
被擠下來之前不要離職,
外面可是地獄!

套句網友意見“看你頹廢自己退出戰場!!!同事多開心啊!但改變想法就改變你的世界”




引言恕刪“50歲了,人到中年,當然也知道自己在職場的價值越來越不高,即使經驗個人覺得是有隨著年紀而增加,但隨著年紀增加,專業卻沒有因此而得到主管與老闆的器重.

更不要說因為原本老闆的去職,狀況每況愈下,在今年的過年前,就遇到公司在所更換的上層壓力下,談減薪,但一減就是三成(減掉目前薪水的30%),當下我當然非常震驚SHOCK,只是對老闆說這會不會太多,老闆就開始東拉西扯,說我進公司有幫忙加薪等甚麼的.

但不好意思,老編由於是跟著專案進來公司,曾經自我起誓若無成績不會加薪也不會享受公司福利,所以老闆聽了不置可否?之後因為合作的硬體研發人員團隊抗議,因此並無在二月扣薪.

只是沒想到,公司在年後換了方式,將本是軟體開發團隊PM的我,要求在現有工作下,還要概括承受目前離職員工的工作,原因是因為公司營收不佳,遇缺不補,但問題是,我將要接手工作,與我目前工作毫不相干,是國內卡片生產的產品業務.............(待續)(謝謝大大指教,將文章條例式修改一次0314)

-------------------------------------------------這是分隔線------------------------------------------------

其實各位發言我覺得都言之有理,不管是關懷或指謫我也都接受,我寫這篇文的原因,可能是抒發,也是因為剛好遇到這件事情,那種忽然天塌下來的感覺想必很少人經歷,

尤其是前老闆還覺得你做的不錯,換個老闆就徹底否定你這種狀況,在剛遇到時的恐慌,無助,指天罵地,怨天尤人,我是個凡人,也當然都有.

我只想記錄這個現在進行式,也記錄事情的演變,我的心態,與目前正在想的辦法,當然,也感謝各位有耐心繼續看下去(絕對不會忽然有連續劇情的轉折啦!給Kao_King大大)

當然我就是一般人,目前也找過律師諮詢,業界友人與心理醫生談過,包含各位遇到勞資糾紛可以尋求的資源,後面也會一一披露(待續…記於20210316深夜)

-------------------------------------------------這是分隔線------------------------------------------------

接續3/14前一篇

當場,我就向新上司S表示,這個決定是否有點昌促,對我個人更是有點衝擊,首先,我專案根本還沒結束,其次,新的工作對我來說,我根本全面不懂,而且新工作是需要專業的,並不是普通人就行

當然,此時的我,對於需要甚麼專業,都還沒有認知,這樣工作會不會導致不良的狀況,由於新工作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學習專業,但我既有的工作又要處理,這樣的工作量我只能加班負荷,而且這樣的處理下,我可能最後會發生兩邊都做不好的狀態,

當然S就說,不用擔心,我們離職的會交接你,而且業務部的同仁也會幫忙你,後續針對這事情再度有點爭執沒有結論,S當場表示他覺得我不應該那麼激烈反應,甚至應該感謝他,而且要不是因為他覺得我一直以來對他很尊重,他不會這樣處理我,

否則以他脾氣,他當場就會翻桌,但對我來說,他這種調職完全沒有在乎員工本身體能與技術是否可行,當然不能同意,於是S就向董事長P告狀,董事長就要我進他辦公室,一進去,發覺業務部主管與S和另一位副總都在,董事長就表示在S的述說下,剛才我在會議中還有其他人在的狀況下,這樣的態度與表現是非常不妥的,而且以我目前的工作數量,他們評估我可以接下新工作,並COVER原工作,

無奈之下我沒出聲(因為已經跟新副總辯過,再跟董事長辯,不管輸贏都是對我不利),董事長還提出若是我要在原工作,薪水就要重談(就是暗示降低薪資),在這種狀況下我身為一個打工仔又能如何,只能在半威脅半脅迫下先去學習新工作的東西..(待續)

-------------------------------------------------這是分隔線------------------------------------------------

接續3/17上一篇

忽然,一切都不一樣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有點道理的,尤其非常適合現在的我….

走出董事長室的我,很難說明心理目前是甚麼狀況?不甘,卑屈,面對惡勢力的老闆,你遇到這種事時,心中會怎麼想呢?年紀到了一個地步,這種事情不會讓你想翻桌直接離開,畢竟家裡還有老有小等著你養……

但是,在當下,你會忽然恍惚了起來,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還有接下來該怎麼做,一般人通常只想說自請離職,或是認慫,先聽從公司安排再說,而在下午,我在線上跟朋友與之前同事說起自己工作的狀況?其中有一位朋友,當場就說,晚上來談談吧!順便請我喝一杯…..

而打完字的我,開始清理自己的辦公桌,為了離職與接業務做準備,很多東西,也是該好好收拾,或是打包回家了(待續.................)
中年大叔打工

Unemployed wrote:
老編今年接近50歲了...(恕刪)

大哥,我小你應該有七八歲,但我也是40有3的老妹,你千萬別放棄,我也失業了十一個月,但我沒放棄,一直努力,我剛找到了工作,所以你的心情我懂的!
台灣大懶……得叫

妳應該沒有結婚也沒有家庭壓力吧?

2021-08-05 18:41
版主的狀況是現在大份職場工作者都會遇到的事,不過真的要等到危機來臨時再來準備其實都已經太晚
不如心平氣和的安排自己接下來的計畫,做好最壞的打算

如果你真的認為在這家公司已不久矣,那不如破釜沉舟
在公司將自己化身成一個無感無覺的人,一切都不要在乎一切都無所謂
話說"死豬不怕滾水燙,硬的柿子沒人吃",公司最怕碰到這種員工,要欺壓要處理都會很為難
反而是有責任感競競業業的員工最好欺負,高層隨便找人放個話就可以將之嚇的魂不附體(版主就是這樣吧)
中年轉業真的是比較尷尬一點啦, 尤其是我們這個三明治世代, 很多的限制與現實的妥協逼得選擇更有限, 我會建議可以找工作的訊息放出去, 現在的職場生態跟以前不一樣, 產業變化很快, 很多時候是時運搭不起來的低潮, 這可能會發生任何人身上, 現在敢拍胸脯確定自己可以做到退休的人相較是少多了, 送出需要援手的訊息將來會越來越普及, 別那麼放在心上, 市場上訊息的互通有無是遲早都會有的需求, 有時候別想太多, 有些危機意識逼一下自己是可以, 不過別鑽牛角尖, 人生終究是有一些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 盡力就是, 谷底總是會熬過去的, 加油!
我三年前離開了待了11年的公司, 當初我進這家公司算是受到重點栽培, 那是一個比較保守然獲利不錯的傳統產業, 當初我會進這個領域是因為有家外商(不是我後來待了11年的那家)透過獵人頭公司找上我, 當時的總經理跟我說他要找有營建工程方面的專長, 又具有外語能力能跟他們國外母公司互動的Young Talent加入, Talent我聽多了, 不過Young這個字對當時已經30歲出頭的我還真的蠻具吸引力的, 而當時那家公司給我的offer不錯, 我就算是不務正業的正式轉換跑道, 做了一年多, 我被這家公司的競爭對手挖角, 而原雇主又有些組織上的變動安排, 所以我就去了這家我目前職業生涯待最久的公司, 這次一停留就是11年的光陰.

那個業界不大, 市場上比較大的幾個同業都是半外商半本土的組合, 我這兩次的異動都躬逢他們國外母公司打算大幅改革的時間點, 所以我都拿到還不錯的package, 後來這家甚至把我列入國外母公司的工作輪調訓練計畫中, 不過這個也是有好有壞啦,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美式企業其實非常熱中改組, 我這家公司更是箇中翹楚, 差不多兩年就有變動, 甚至有一年我們還跨產業跟另一家在台灣經營很久的營建設備公司合併, 這個瘋狂的實驗一樣是兩年就宣告結束, 這些變動的結果就是當初我參加的全球輪調計畫中等待機會的人龍越來越長, 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大家都得想辦法再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創造一些存在感, 因為以前都是當過客的心態的經營, 同仁也抱持者-反正你遲早會調去其他單位, 甚至其他國家的想法, 即便我在這11年間歷經了很多職位的歷練, 不過都只有廣度沒有深度, 也就是說如果我沒有機會去國外歷練累積一些credits, 那我最後可能就是在一個不實際參與Operation, 大概也交不出甚麼成績那種不上不下的位置上, 等到公司資遣這個沒產能的傢伙.

我當然不會是第一個遇到這種dilemma的上班族, 可是時間不站在我這邊, 主要是我自己的心情也調整不過來, 美式公司的養成是這樣的, 他們會利用很多方式來強化員工的精神武裝, 讓你能buy in公司安排的career path, 不過沒有閒暇去顧及屆時真的與個人規劃銜接不上時的fall back plan, 我一方面要安撫自己要相信未來機會之窗尚未關閉, 一方面又憂慮自己繼續在公司待下去是不是讓自己在市場上不斷貶值, 擔心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之餘, 最後搞到自己也很掙扎, 結果到最後是我後來的直屬老闆替我下了決心, 我們都是同一個Develop Plan中的成員, 只是我這個老闆比我拚多了, 當年他從香港一樣是升不上去位置上毅然決然接下挑戰, 來到台灣過水接下沒有人想接的爛缺, 打拼兩年後雖然成績斐然, 不過得罪光了台灣這邊的同仁, 結果他被調回香港時並沒有獲得reward, 那時剛好就是國外母集團把營建產業的子公司全合併起來的瘋狂實驗, 兵荒馬亂之下我這個倒楣的老闆被洗牌回到香港, 回任他當初離開時的位置, 只有在title前因為年資增長加了個senior的稱號, 然後龜了兩年的忍氣吞聲, 我這個老闆又因為改組再次回鍋台灣這個位置, 繼續回來面對這堆當初沒在甩他的台灣同事.

我跟這個年僅長我兩歲的老闆算是投緣, 而他對我也算信任有加, 不過當他發現自己瞄準的昇職目標不斷被比他更年輕, 學歷更漂亮的美國人搶下後也覺悟啦, 我這個老闆老實跟我說我的賞味期大概跟他一樣都已經過了, 除非有奇蹟, 不然我們已經是wash out的存貨, 既然公司不會獎勵忠誠, 我去外面同業過水後回鍋說不定還更有機會, 結果我就回了我當年跳槽的老東家, 以合作的方式吃下他們一些我擅長處理的工作, 同時也兼顧我跟我合夥人合開的事務所業務, 陸續工作一邊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不敢說現在的判斷是比較高明, 不過不再受限於當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綁手綁腳下, 我現在的路反而寬廣些.

現在呢? 還真的是中年的再度轉業, 現在不但是換了新東家, 連產業都不一樣了, 成不成功現在還不到一年自然不敢說, 我的學習能力是不比當年了, 可是在處理事情的手腕上是成熟了一些,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覺得啦, 現在不管是跟客戶或是同事間的應對比先前是有了成長, 不過最大的差別還是自己心態上的調整, 不再患得患失, 我想這樣會走得長遠一點.

中年有中年的優勢, 在人生的歷練上我有我的存在價值, 機會的確是少了, 可是競爭力及適任性都還在, 要有點耐心去跟這些機會搓和, 我不想去說甚麼天無絕人之路的老套, 但是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一下, 真的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有些事情急也沒有用, 然後慢慢去接受人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的事實, 用不同的視野去擁抱人生
我一個相當要好的小學同學之前待在出版業界, 跟他太太都是在同一家進口書籍的書局任職, 我同學自己本身跑外務負責學校教科書的線, 太太則是在公司內部做內業, 他們不是市場上的強勢品牌, 這幾年公司也是慘澹經營, 由於業務人員留不住又補不上, 留下來的人負責區域只得不斷擴張, 不過公司在薪資的調整方面並沒有等比例的成長, 只有聊表心意的漲幅, 我這位同學不是不能共體時艱, 只是長期處在高壓的環境下, 公司能提供的資源有限, 業績的目標卻沒有縮減, 某一天受不了了跑去跟自己的頂頭上司拍桌, 情緒發洩大家都會啦, 然而我想他可能高估了自己與他老闆之間的革命情感, 最後上司沒有辦法照其想法無條件力挺, 我這位同學也只有帶者很多負面情緒負氣離職.

職場上是這樣的, 彼此互挺的情誼在行有餘力之餘當然沒問題, 不過儘量別做那種情緒勒索, 跟主管抱怨也是要拿捏的, 自己的目的要確認, 是壓力釋放的碎碎唸還是真心要解決問題要弄清楚, 因為跟老闆要資源或權限來改變現狀通常是有後座力的, 要試者用有別於自己觀點的角度來評估衝擊, 這個會不會挑戰, 甚至是侵犯到其他人的地盤而引起反彈都要考量, 更不要把同事, 包含老闆的容忍與支援都當做理所當然, 沒有人欠你甚麼, 而且工作也真的不是捨我其誰, 公司裡幾乎沒有人是真的不可或缺的, 真的離開, 不過就是陣痛期拉多長罷了, 團體通常不會因為少了誰就撐不下去(除非像Jackson 5少了Michael Jackson, 或是Huey Lewis & the News只剩下News), 我以前負責過流程改善的Introduction, 這個工作在一開始我的trainer就跟我講的很明, 別把自己當作天縱英明的救世主, 理論的應用都一定會跟現實做某種程度的妥協, 現有的模式當然不見得是最好(所以才需要Process Improvement嘛), 可是演進到今天的平衡有其時代背景, 要做出變動不會只有好處而沒有副作用, 最後都是看有沒有真的Z>B才決定推不推, 還真的只有你看的到問題而有面面俱到的解決方法喔, 真的是一休和尚看太多了.

我這位同學在離開舊有工作後沒有甚麼太多時間可以沉潛, 大家都有家小要養, 可是在一個業界待了那麼久, 自己的人脈與交際都會集中在此, 雖然當初誓言旦旦說不再繼續待在這個讓他心寒的產業, 然而我覺得那個多少也是需要說服自己跳出舒適圈的自我催眠, 中年要轉換跑道其實是真的要很有決心, 沒有外在因素推上一把不太容易堅持下去, 要嘛是針對舊職深惡痛絕, 不然就是新工作的吸引力真的讓你無法抗拒, 我們都不再是那個不行大不了重來就好的年紀啦, 我是這樣勸我同學的, 不想重操舊業我懂, 而且我是真的懂, 因為自己在騎驢找馬的階段也經常內心在這樣天人交戰, 可是有時候就是時我不與, 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甚麼這種奢侈要有本錢來支持的, 我願意相信不管幾歲都不要放棄追求夢想的做法, 不過還是要量力而為啦, 想自己創業試可以去衝衝看, 不過最好是自己的能力與現有條件設下個停損點, 每個時間點的風險承受程度都不一樣, 年輕時可以滿懷一定成功的野心, 現在則是要有抱者失敗時的退場機制, 因為現實生活就是這樣.

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作家山崎豐子, 她在回憶自己從記者與作家的斜槓人生轉成全職作家時的心路歷程, 最終下定決心時寫信給平日常勉勵自己的前輩, 山崎豐子在信中表示自己終於有了把橋燒了的決心, 這個就是不留後路只進無退的宣示, 我當然認同, 也無比欣羨這樣的義無反顧, 不過人家是大阪船場老店之女, 有身家支持她的使命感, 我還是那句話, 想做甚麼都要多多考量一下自己的狀況, 不再是孤家寡人時責任可不一樣.
guest2000

在台灣,出版業可說是夕陽產業,實在很可惜.

2021-08-06 13:49
Unemployed wrote:
老編今年接近50歲了(恕刪)


能願意把自己挫折的經驗分享出來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先佩服這位大哥的勇氣!
很多前輩給了很多很好的建議跟評論, 負面的就不說了. 職場到了一定的年齡勢必經歷過一些波折, 小弟也是.
給這位大大兩個小小的分享. 不管如何千萬別喪失了自信跟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不論是選擇留在原公司還是離開另求發展. 第二就是別對於做的事情喪失了熱情, 不論是現在的舊工作或是之後的新任務. 有自信有熱情我相信大大早晚會遇到貴人與賞識的伯樂的!祝福大大!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