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決策小組 wrote:請問雲林是菜品...(恕刪) 雲林菜多到爆炸,之前去很多採收完還剩一堆,在地人說可以免費拿,還有水果合作社給我一堆比較小顆賣不出去的小柳丁,但我覺得小柳丁也很可愛,來台北榨一榨就是一瓶50元的柳丁汁了
賣菜或水果是要抓6成利潤的.東西是會壞的.所以有貨尾可以便宜買.高檔10/次等7/正常5/最差3/買回來直接丟0。水果攤到處有。台灣每天開的水果攤100家有吧.倒90也有吧.只要敢做都是好的.不用繳稅就是自付盈虧.好吧現在做大一點也要繳稅.產地有配送.根本不用自己載。讓專業的來吧.
賣菜1年12個月賠8個月,賺4個月就賺翻了,4個月就是梅雨季加颱風,哄抬物價高麗菜1棵50炒到200,要有固定銷路自助餐散戶賺不了多少,要有大型組合冰箱屯貨,這樣就行,農民+大盤一定要哄抬炒作才有錢賺,你一定會常常聽到颱風、雨災再來沒什麼天災來個病蟲害、天氣太熱生長不良還有.......一大堆理由,今年風調雨順完全無法炒作,果菜市場今年都不好,這是雙面刃政府想穩定物價,農民+大盤一定沒錢賺,百姓沒感覺,結果得罪農民+大盤,政府被修理後明年一定學乖了。
我和同學也打算未來如果退休,就一起去賣菜!不過後來觀察,這樣的模式,除非菜是自家種的,不然油錢,人力及攤位的租金,也都是成本,零零總總下來,要賺到錢的壓力會比較大!當然,如果是玩票性質就沒差。像我和同學會想要賣菜,主要是老了以後想做健康的。提到貨車賣菜,想藉樓主的樓搭個版面,下面這則新聞的主人翁就是為了生活,從台中批地瓜到台北銷售,想來應該也是在台北銷售比在產地更能賺到錢吧!先前在公視看到,曾在回家的路上繞過去買。小朋友被蚊子叮得一直抓,看了有些難過與不捨!【辛酸片】單親媽攜子夜宿貨車賣地瓜 再苦也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