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小牛 wrote:根據知名財經權威《Global...(恕刪) 如果把工時排名也算進去,應會很有趣工時也算個人付出的成本之一,和消費是一樣意思,花愈少錢買東西,所得愈高,排名愈高花愈少時間成本工作付出,所得愈高排名愈高,一樣意思這種購買力的所得,盲點很大,完全乎略人性,直接用物價平均值去除,很有問題低所得的台灣,只能選擇低物價來買,但像房和車高價的就無法選擇但高所得的國家,有高物價和低物價可選,別跟我說日本沒有便宜東西可買,不然大創,UNIQLO 是什麼,但高價的房和車在日本高所得下,購買力反而比台灣高太多了
台湾的人均GDP数字已经很扯淡了,台湾的人均PPP数字更加可笑还是我来提供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数字吧:台湾2017年人均社会零售额是5800镁,大陆是4000镁。韩国是13500镁。现在已知大陆人均GDP9000镁,韩国29000镁。主计处说台湾人均GDP22000镁,你信么?房市小牛 wrote:根據知名財經權威《Global...(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