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那攤一樣是賣3個10元啊!
http://nixojov.pixnet.net/blog/post/303013167-【三重美食】3個10元紅豆餅-絕版的銅板
圖片備份

這次變成紅豆餅,
不管是三個10元,
還是一個25元,
重點是你分得出其中的差異嗎?
是薄皮(脆皮),還是厚蛋糕皮?
是廉價粉攪水的紅豆泥,
還是貴一點的現成顆粒紅豆泥,
還是自己熬煮的紅豆泥?
油脂呢?沙拉油?
還是乳瑪琳?還是安佳奶油?
有的小攤販,都用上法國奶油了,
吃不出差異嗎?
麵粉等級也很多,
發粉也有含鋁泡打粉與不含鋁,
更費工的還有天然酵母做的。
今年光是年初到現在,
進口奶油與麵粉就漲多少次了,
還以為真的有那麼好賺?
上面有人說可以月賺八萬的,
要不要教大家怎麼賺,
開放加盟造福一下好不好?
如果台灣的水準,
還是只會看價格,
只求果腹不管成分內容,
劣幣逐良幣、黑心充斥,
產業水平無法提升,
產業沒競爭力也等於薪水停滯,
也只是剛好而已。
論手機、論造車,
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何台灣產業難以走出去?
為何還是偏重代工而難以實現品牌價值?
回到飲食的市場,難道真的沒有半點分辨能力?
難怪色素與香精、劣質油等等如此氾濫了,
分不出來、便宜好吃就好,
味覺都被香精騙習慣了,
平時吃下了多少莫名的東西也毫無警覺。
若有人真的用心製作出一顆紅豆餅,
一顆賣25元說沒賺還在苦撐,
我相信,但恐怕還可能被當笑話的份,
幹嘛那麼費工與堅持,原料廉價點,
餡料買現成(儘管不知道源頭怎麼做),
發粉等等選便宜就好(儘管好像不安全),
油脂也買最便宜的就好(管他來源是啥),
這種糕點類的成分油脂含量都很高,
若油脂品質不佳,買一份吃下肚的含量並不少,
若啥都分不出來照樣給他吃下去,
我也真的是服了各位。
我最後一次買雞蛋糕,
是在屏東的某個大馬路旁攤販,
一整包很多顆很便宜、很多口味
但咬下去,滿口的廉價乳瑪琳味(反式脂肪),
廉價假草莓果醬(色素加香精),
廉價假巧克力醬(反式脂肪加香精色素),
這類東西確實從小吃很多,
古早味也多半是這樣,
但當你實際參與這個產業後,
自己投入製作、耳聞老師傅的業界黑暗經驗,
學會分辨,真的很多東西都不敢再碰了,
而肯用心老實做生意的人,
讓我吃的出來有用心、良心,
即使較貴也絕對給他經常彭場,
因為我真的希望他能做起來,
當然也有劣質品靠網路渲染賣高價,
但能讓這樣的店家火紅的,
也是無法分辨優劣的消費者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