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經驗是,看到絕大多數的台灣年輕人就是不斷的在“打工”,做事為的就是領那個薪資條,然後賺到的錢就是用在日常生活。當然,這樣的行為乍看之下是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問題出在自己完全沒有在思考自己的未來。不斷的”打工“,然後只要覺得不如自己的意,無所謂,就再換個打工的工作,所以幾年下來,永遠在打工。
事實上,一份再不起眼的工作,都有可能往上走的可能,前提是除了自己要有表現之外,你也必須待足一定的時間,必須表現出穩定性。今天如果你是主管,兩個表現相同的員工如果要升一個起來做小主管,如果不是有明顯的差距,我想絕大多數的主管會選待的比較久的那位,因為有一定的穩定性。
但是我看太多年輕人就是不斷的在換工作,十年後還是做同樣的工作,然後在抱怨大環境,制度不好,機會不夠。但是在這樣的大框架下,也是有年輕人,一開始做的可能是不起眼的工作,但是把這項工作做到出色,然後職位慢慢向上爬,爬上去之後,機會多了,自然要找更好的工作也就有本錢了。
內文搜尋
X




























































































